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论爱伦·坡小说《泄密的心》的中译与修辞
作者:郭伟廷
句的辩护语气,那是较佳的。
2.12 跳脱,“Asyndeton”:
刻意把连接词漏去,连接词的缩略、或短句突接,令语句节奏更紧凑:
A shriek had been heard by a neighbour dur-ing Lhe night;suspicion 0f foul play had beenaroused;information had been lodged at the po-lice office,and they(the officers)had been deput-ed to search the premises,(第14段)
爱伦·坡故意省略案情曝光、警员上门的经过,令小说节奏更快,与其它放了大量笔墨在侦查过程的哥特小说不同,因《泄密的心》叙事是第一人称的,而且犯案者是一个精神变态者,与智能型、冷静型罪犯不同,若译者在译文当中加上一个又一个的连接词,使文字拖沓迤逦,便又是对小说气氛的破坏。
1.“有个街坊在夜间听到一声尖叫,疑心出了人命案子,报告了警察局,这三位警官就奉命前来搜查屋子。”(徐译)
2.“有位邻居在夜里听到了一声尖叫,怀疑发生了甚么恶事凶行,于是便报告了警察局,而他们(三名警官)则奉命前来搜查那幢房子。”(曹译)
3.“进来的是三个男人,自称他们是警员,由于附近的人在半夜听见惨叫声,所以怀疑是否有甚么凶杀案,就去报警,因此三个警察就来调查了。”(蔡译)
4.“深夜里邻居有人一声尖厉的呼叫,于是疑心谁在干不光明的勾当,就把情形密告到了警察局,而他们(警官)奉命来临检这座房子。”(杜译)
其实四个译本都不同程度地为句群加上好些连接词,大底感受到这样才“流畅”,但这种流畅却是牺牲了作者原意要做成的那种紧凑,其实在古今中文写作,这种在某些句子故意略去连接词的修辞手法向来都是有的,是省略修辞的一种。
2.13 递增加强(Auxesis)、顿呼(Apostraphes)和跳脱(Asyndeton)的混合使用
叙述者在幻觉中起先疑惑的是警察竟没听到埋在地皮下死尸的心跳,然后是肯定,不单只认为警察在怀疑,并且已经知道!不单只知道,还在拿自己开玩笑!爱伦·坡故意用了许多作突接的破折号,做成跳脱的修辞效果。
Was it possible they heard not?AlmightyGod!——no,no!They heard!——they suspect-ed!——they knew!——they were making amockery of my horror!——this I thought,andthis I think,(第17段)
徐、曹、杜的译本都做到把破折号保留和原句的跳脱省略效果,中以曹译较佳:
难道他们真的没听见?万能的主啊?——不,不!他们听见了!——他们怀疑了!——他们知道了!——他们是在笑话我胆战心惊!——我当时这么想,现在也这么看。(曹译)
而蔡译却是全忽视这些递增、顿呼和跳脱的修辞效果,改译成稀稀松松的、软弱无力的文字。
他们会听不到?这是可能的吗?噢!上帝,他们一定听到了,他们在怀疑,他们知道了,他们是在嘲笑正感恐惧的我。我这么想,而现在我还是这么想……(蔡译)
2.14 篇名中译问题:
小说篇名英文是“The Tell-tale Heart”,徐译、曹译、肖译均作《泄密的心》,蔡译作《告密的心》,都或多或少译出了“Tell-tale”修辞上的内涵义,略去概念义,嫌说得太直,原文“言在此意在彼”的趣味失去了;杜译作《心声》,已算捕得神髓,但“心声”毕竟又在感情色彩逊了一筹。
3.小结
透过分析爱伦·坡《泄密的心》中十三项修辞手法和中译文本,可发现原著赖得以成功的修辞手法,在中译时会或多或少地被忽略。除了造成语义上的转移和流失,有时甚至造成翻译上的“失效”。故此可知重视分析和使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是优质翻译的先决条件。
前面引述分析的五种译本,曹明伦先生最为有功,译本水平最高,翻译亦最全面,透过比较其译文与原著,观摩小说中英修辞手法的分歧与调和,对探求翻译与修辞的关系,不无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