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与评价
作者:杨 杰
一、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的历史回顾
纵观新时期三十年的发展轨迹。作文命题形式发生了三次较为明显的转向:一是由直接命题作文形式转向材料作文命题形式.二是由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转向由话题材料导引出作文话题的命题形式,三是由材料话题作文形式转向直接提供作文话题的命题形式。每一次的作文命题方式的转轨都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指航灯。这其中,既有成功探索的喜悦,也有不尽人意的焦虑,但都浓浓地渗透着全社会对高考作文乃至整个中学教育事业的一片殷切关怀。
客观地说,伴随着我们语文教学由拨乱反正走向学科发展的正规的步伐,发生的第一次作文命题改革——由直接给题目作文到材料作文——是成功的。这不仅丰富了命题的形式,而且增强了作文写作的难度。体现了作文考查的综合性特点。因为这种命题方式要求考生必须在准确理解、把握题目所给材料涵义的基础上正确立意行文。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理解的基点之上的,从这个角度讲,有人称之为“阅读与写作”考题是有一定道理的。审题、立意难度的增加更有利于提高考试的区分度.让优秀考生脱颖而出,这实际上也吻合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历史使命。当然,这种命题形式的局限性也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来.由于命题的限制较多.往往束缚了考生的发挥,加之考场特殊的紧张氛围。常常由于审题不慎或文章立意的“一念之差”,导致“一招不慎。全盘皆输”的结局,使不少平时不错的学生“败走麦城”。与命题形式变革相呼应的是作文评分标准的改革,由原来的综合性一次评分演化为分项分等给分。
当历史车轮即将驶入新世纪的时候,作文命题发生了第二次转向——由材料作文转向材料话题作文。其标志是1999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直到2006年山东卷的作文命题。所谓的“话题”,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指“谈话的中心”。关于“话题作文”的含义,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作文题目只为考生提供写作的基点,作文内容只要与题目阐发的思想感受有关即可的命题形式;二是提供一个话题、一个写作的中心的作文命题形式;三是用一段揭示语引出一个话题,启发考生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经过8年的实践证明,这种话题作文命题方式的弊端较明显。
因此,针对材料话题作文的诟病而进行的大胆尝试的作文命题的第三次转向势在必行,由材料话题作文向直接话题命题作文的嬗变也就水到渠成地步入高考的殿堂。2007年山东卷的作文命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就是典型代表。紧接着2008年的山东作文试题“春来草自青”继续采用直接话题的命题方式。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三次转向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在教育理念以及高考命题方面的印记。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地球村”的形成令人们的视野得以极大扩展,中学生的见解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方面都超出了之前的任何时代,以往那种囿于相对狭小圈子中命题的方式显然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于是,话题作文以其简捷、灵活的优势得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的青睐,成为耳前主导的作文命题方式。
二、关于作文命题的思考
值得肯定的是,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替代材料作文的明显转变是命题对现实社会中新事物的关注所呈现出的实践品格,倡导教育要面对人生、直面鲜活的当下社会,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向五彩的现实生活。这种导向使作文命题思路清晰而正确,在评价体系中大张旗鼓地奖掖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点无论是从作文题目设计上还是在评分标准的制定方面都能得到有力印证。当然,脱胎于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话题作文决定了它的初期形态依然保留了前者的“影子”,即:先给出一段文字,由该段文字引出作文的“话题”,然后要求以此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相对材料作文明显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减少了作文写作的限制,为考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为那些思维活跃,涉猎广泛,富有创造力的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施展天地,较之以往被戏称为“带着脚镣跳舞”的作文要自由许多。此外,值得称道的是,话题作文的命题对文体形式限制不多,放宽了考生对文体选择的限制条件,打破了以往存在的文体之间的“歧视”,使考场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姿景象,这是过去难以见到的。尤其是2001年,一改往年对诗歌、剧本的“封杀”,允许考生自由选择体裁和表达方式。体现了不同文体的平等。其实,文体本身无高低之分,只要有利于主题表达,有利于考生施展才能,有利于考场发挥,不管什么体裁都可以展现考生的写作水平的。我国有着几千年的诗歌历史,诗歌几乎受到不同时代的厚爱,为何今天受此冷遇,惨遭封杀?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典范的诗歌,理应发扬光大。
在肯定话题作文命题的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还须清醒地认识到,材料话题作文存在的严重缺陷,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高考命题的两个“有利于”原则,也与本文主张的遵循作文自身规律,有利于发挥考生写作水平的原则相抵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命题自身设计、表述不够逻辑、严谨,在华丽的外表形式下其实质仍为“新瓶装旧药”。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如果对考生作文的限制过于宽松。就助长投机、抄袭之风。材料话题作文看似与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相仿,实则有质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审题难度下降,将作文题的限制作了大幅度的降低,如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题材广泛,写法灵活,仿佛是写什么都可以,无怪乎有的阅卷教师戏言曰:“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能装。”如此浅显化、直观化的题目,不需要考生进行阅读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倒退,又回到了直接命题作文的起点,与其说给材料,倒不如说与没有材料一样,因为命题在提供材料之后,又明确规定以“XX”为话题写作,这同直接命题为“XX”差异何在?而且,一个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