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的生理周期刚好是一个月,和月球的公转周期大致相当,莫非月球上真有一股神秘且不为人知的力量吗?对此,有一些人认为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不过也有人对此持有反对观点,例如德国《每日镜报》认为,女性月经周期的长度是一个平均值,有些人的时间长,有些人的时间短,即使是同一个女性也可能有不同时间长度的月经周期。如果它们真的与月球周期有关,那么所有的女性都将在同一时间生育,这也并不符合逻辑。
不过《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
月经,是女性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月经的产生,实际上是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孕育胚胎,月经期形成的原因在于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发育成熟的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颗卵子,如果排出的卵子成功受精了,那么受精卵会通过输卵管逐渐转移至子宫中发育;但如果排出的卵子没有受精,那么在排卵后14天左右卵巢会停止分泌性激素,这时候子宫内膜中的血管会收缩,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引起出血,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大姨妈”。
上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女性生理周期是如何形成的,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月经整个形成过程都只是受到体内激素的控制,并没有涉及到月亮,怎么就和月亮有关系了呢?实际上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激素的分泌是可能是受到月球的影响,这些影响就包括月球的亮度以及所产生的引力。
我们知道,月球的亮度变化的周期大约也是一个月的时间,经历一个从新月到满月的过程,另外根据女性内分泌的特点,褪黑素是受光照调节分泌的,明亮的环境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昏暗的环境会促使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会影响女性性激素的分泌。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也就使得月球公转周期与女性生理周期在时间上恰好吻合。
美国华盛顿大学与耶鲁大学的研究员同样于2021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一篇人类睡眠质量与月球周期关系的论文。
这篇文章介绍到:
在人造光出现之前,月光是唯一能刺激夜间活动的光源,不过,关于月相调节睡眠时间的证据仍存在争议。在这里,我们将展示一个清晰的夜间睡眠时间与月球周期的同步关系,参与者生活在一个农村没有电的环境当中。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满月前的夜晚,当黄昏后的几个小时里有月光时,睡眠开始得更晚,睡眠时间也更短。我们的数据表明,在工业化前的社区,月光可能会刺激夜间活动,抑制睡眠,而获得人造光可能会模仿早期夜晚月光的祖先效应。
参与实验者睡眠质量与月光之间的关系
从睡眠质量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满月状态下,人们的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了(上图A,横坐标No-ML为没月光,F-ML为满月),同时入睡时间增长了(图B为入睡时间)。也就是说,月亮越大,人越不容易入睡。
如果结合这两篇研究论文,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巧合”。女性的月经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在满月时更容易排出卵子,而这个时候人们的精神又恰好比其它夜间更好,不易入睡,那不正是“扩大队伍”的时候嘛。这些规律在人类没有发明人造光源时,一切都显得非常合理,毕竟生物的进化方向总是顺应周围的环境。
现在女性的生理周期在时间上依旧大约是一个月,但出现的时间并不与月满和月亏有关系,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对光源的利用,月光现在对我们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现代化的发展和进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改变了我们部分生理规律。这也解释了文章开始所提到的一些疑问。看了这些你是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参考资料:
[1]Women temporarily synchronize their menstrual cycles with the luminance and gravimetric cycles of the Moon.[J]. Science advances,2021,7(5)
[2] Moonstruck sleep: Synchronization of human sleep with the moon cycle under field conditions.[J]. Science advances,2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