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佚名




  编者按: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建设区域性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策略的探索
  王少华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建设区域性教师学习资源中心自然就成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1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构成及要素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使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已经不是原有的概念,不仅仅只能提供图书、录音、录像等固定在图书馆的资料。而已经发展为除以上资料以外的一种全新的开放性的资源共享多媒体学习环境,并存放着一大批有合理编目和索引的各种学习媒体资源,并配有视听设备、计算机终端、外联接口和其它支持媒体的设备,教师学习资源中心除了传统的服务项目以外,又增加了信息资源服务.还建立了知识管理中心和交互式学习实验室,支持教育训练的研究以及整合电子资源和课程、协调特殊课程设计。教师学习资源中心还能反哺社会,协助政府成为社会知识管理(社会知识管理是指整个社会的知识管理体系,包括图书馆、信息情报中心、国际互联网等知识管理形式)的组成部分。利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十分有利于教师学习提高,还能掌握信息技术和提高信息的获取、处理及应用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实施步伐,努力促进教师教育体系和卫星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及其它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有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也就是说我国将逐层建立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即形成国家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省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市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县(区)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及学校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呈现出由高到低的辐射态势,将覆盖全国,使全国教师受益。这一过程又不是简单的单向的输入,而是自上而下同时又自下而上的多向交流过程。上层能为底层提供各种理论和信息;底层能为上层或中层提供一线的典型案例,供上层或中层分析、综合、提升,再回到一线,这样循环往复,使得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
  2建设学习资源中心的策略
  2.1资源整合的策略
  1)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长期以来,教研、教科、电教、培训几个部门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各自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各自积极工作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多头”管理,也给基层学校增添了麻烦。因此,新型的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不能再走“老路”,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独立”作战,相互碰撞、冲突的局面,要通过培训、教研、科研、电教“四合一”,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重组和整合,改变现有的职能格局和工作状况,走“教科研师培一体化”的道路,为他们参与教科研、进修提供更为便捷、实在的服务。为防止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也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建构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2)建设适应广大教师更高层次需要的学习资源中心。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显示,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一直是教师学习的主要载体,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学习行为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只有将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工作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以服务为宗旨,才能让自身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要将服务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着重改变以粉笔黑板和讲解为主的培训教师方式,有效地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建立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教学设施,收集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拓宽性阅读资料及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改资料等,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实现更大范围内和更高意义上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使学习资源中心成为广大教师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站或教学点,成为优质教学资源的集散地;
  3)构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发资源是新的形势赋予的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具有以下显著特点: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中,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功能;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强调课程目标,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在现阶段的资源建设应紧密结合最新教改和课程改革的精神,重点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发一批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 在资源的开发建设中,应充分体现学科性,紧密围绕知识点,按照各学科知识的特点来进行资源的分类和建设。
  2.2功能发挥的策略
  1)多形式提供学习资源。这是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提供教师学习的资源有多种方法。一是提供有形资料。印发学习资料,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及时购买有关现代教育理论的书籍供老师学习、提高;二是建立教师专用的电子阅览室。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可能,从而开拓教师的学习空间,满足他们更新知识的需求;三是提供必需的软件给教师。让教师随时进行学习和操作;四是建立教学信息资源库;
  2)让学习资源“活”起来。采用动态的观点来建设学习资源中心,才能唯有源头活水来。目前,利用网络学习的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高速发展的网络,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而传统的资源库建设的思路是存放已开发的素材,课件,网上课程教案、文章等产品,从功能发挥的视角看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则应建立动态的、有生命力的流动板块。通过流动板块引导信息流、知识流,带动资源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网络信息、知识和学习资源的建设者。管理者则更应该具有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和学习能力,知识不断更新,能胜任“动态学习资源库”的建设。能帮助学习者在大量信息面前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实现自主和协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3)确保教育资源建设的高质量。目前教育资源的建设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师学习资源评审机制,并提高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来规范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行为。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可操作的区域教师学习资源中心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制定要突出教师学习资源的教育特性和新课程标准对资源的要求,并要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为保证资源评审的科学性,可采用专家评审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专家评审应建立包括各方面专业人员的评审小组。小组成员有学科教学专家、教育专家、电脑技术人员等。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每个成员要各司其职,把好相应环节的质量关;同时还要注意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协调意见差异使评审过程得以顺利完成。专家评审宜采用三级评审制:第一级是技术层面审查(初审);第二级是学科内容层面审查(复审);第三级是综合层面评审(终审)。教师评价从时间上看,分为使用前评价和使用后评价两种。使用前评价是根据事先制定的教师学习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为不同教师编写不同的问卷来获取评价信息;使用后评价则主要依据发布该资源后被引用情况的统计信息(如:被点击次数、被下载次数、被引用次数等)以及教师使用该资源后在网上的评论信息,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评分。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