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作者:佚名




  1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表明,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根据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的,而是在积极交往互动、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的。因而,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让自己走进学生的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不再消遁。与此同时,笔者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笔者经常告诉学生:“数学在我们的课堂中,数学在我们的课本中,数学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你们的智慧去探索,你就会觉得数学无处不在,也会觉得其乐无穷。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得靠你们自己。”这样,学生不但对数学课堂充满了兴趣,而且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构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因素。创新能力的起点在于观察能力,没有观察能力,就不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观察是“源”,创新是“流”;善于观察才善于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事物的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可把内容引伸至学生生活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无意识地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培养观察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也同样要培养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数学,去发现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笔者在教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时,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具体的概念,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与实物接触的少,一个鸡蛋重多少、一桶油重多少,有些学生无法确定这些重量单位。因此要求学生在逛超市时,去观察物品,让他们去观察哪些物品用克作重量单位,哪些物品用千克作重量单位,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辨别的。通过实际观察,在课堂上再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就很好的掌握了这一单元的内容。这样,课堂中难以接受的问题在生活中解决了,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积累了好的、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最后,锻炼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粗枝大叶,匆匆浏览一番,不能在观察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那就很难发现事物包含的隐蔽的和细微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培养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如果没有问题的提出,人们解决问题只能是表面上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得到提高和发展。在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利用创造性的思维,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完成从维持性学习到创新性学习的飞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灵活地运用现有知识,并以自己方式接近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提出问题,并能以全面的态度对待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是对复杂事态的研究,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把握全方位的思维风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者是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时,笔者让学生课下准备了几根木棒,有40㎝、30㎝、20㎝、20㎝、10㎝五根木棒,让学生任意拿出三根(不能再换)组拼三角形,最后有的学生摆出来了,而有的学生没有摆出来,这时积极引导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因为是任意三根木棒,摆出来的和没有摆出来的都要进行思考,为什么我的没有摆出来(或为什么我的摆出来了),这时,学生们就想到了三根木棒的长度,进而经过同学们的问题的提出、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启动学生超常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在错误中暴露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
  4开拓学生的丰富想象
  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曾经知觉过的各种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至是并不存在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力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力的重要支柱和助推器。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其次,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例如: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后,有一个活动课——你说我摆,就是用学具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摆你最拿手的东西,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老师把要求说完,还挂出了一些参考图,让学生看图模仿,并提示他们:可以自己设计、创新。学生就迫不及待的进行了,过了几分钟,笔者请一组一组的同学来表演。结果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活动轻松快乐,摆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和不同形式的房子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难免产生压力。经过长期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1] [2] [3] [4] [5] [6]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