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名人徐元元

作者:周 刚




  信写得很肉麻,呕尽了徐元元的心血。
  
  七名迷心窍
  
  一个月后,徐元元忽然收到一封从杭州寄来的挂号信,信封中没有信笺,只有一张一个女子在西湖边拍的彩照。照片上,那女子穿得很露,乌黑长发像瀑布一样遮掩了她的背部。她一脚高、一脚低地在湖堤上站着,伸出右手向后摇着,侧过半个脸,回眸一笑……照片的背面有两行繁体写的秀娟小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徐元元先生惠存。张瑶。”
  徐元元看了激动得从心底喊道,这哪像照片,分明是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名人到底是名人,拍个照、题个词都会让人感到它的收藏价值。不过,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什么意思?他思索一会儿,觉得好像是《诗经》上的句子。
  他走进图书室,把照片放在办公桌上,去书架上寻找《诗经》,好大一会儿,找到一本《诗经选注》。查阅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徐元元的心突突地跳起来,会不会张瑶读了自己的信,产生了不寻常的情感?他掩不住心头的喜悦,回到办公桌上拿照片。照片却不见了,只见王丽英两手放在身后,正在对他鄙夷不屑地笑。
  徐元元面带愠色地说:“你开什么玩笑,快把照片还我!”
  王丽英把照片往地上一扔,说:“什么稀奇宝贝,还不是一张封面女郎照片。你要,这儿杂志上多的是!”
  徐元元哭笑不得,拾起照片,说:“丽英,你别使性子,她就是张瑶!”王丽英一怔,凑上前看了一会儿揶揄道:“人家拍个背影,露半张脸,你就鬼迷心窍了!”
  徐元元把张瑶的照片和题词放大,镶在文化站大门两旁的宣传画廊里,大标题是:海峡两岸知名女作家张瑶在陆巷。在说明中,还把照片上的西湖说成了莺湖。
  画廊中张瑶的照片和题词,引起了游客的好奇,特别是那些爱读言情小说的痴男怨女,纷纷猜想张瑶和徐元元会不会像三毛游青藏高原时同西部歌王王洛宾传出的绯闻一样?他俩也有暖昧关系?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张瑶到陆巷的事成了蓼州城乡酒肆茶座的热门话题。《蓼州日报》、蓼州电视台的记者知道后,相继采访徐元元,他们问徐元元,张瑶为什么送给你照片?“悠悠我心”是什么意思?你同张瑶到底是什么友情?
  徐元元瞒天过海,大言不惭地说这次张瑶游陆巷的全过程都由他陪同,张瑶不愧为名门闺秀,性格开朗,他们从生活谈到文学,很谈得来。他还说张瑶很欣赏自己的文才,她要拉自己合影,他婉拒了,她才给自己留下了这张彩照和题词。他对张瑶很崇拜,他对张瑶的感情是纯真的,他们是知心朋友……
  《蓼州日报》刊载了记者采访徐元元的文章,蓼州电视台播放了采访徐元元的录像,一时间,徐元元又成了蓼州的新闻热点。
  林桂枝看了报纸和电视,不禁火冒三丈,她赶到陆巷,把画廊里的照片和题词取了下来,往徐元元桌上一扔,说:“人家送你一张妖里妖气的照片,就到处张扬!什么知名女作家,倒像是个广告女郎。你别骨头轻,你肚子里有几条蛔虫我还不清楚?婊子傍大款,明码标价要钞票。你傍名人,到底为什么?你不敢说,你连婊子都不如!再说,你什么时候见过张瑶?什么时候谈得投机过?同张瑶的纯真感情从何说起?圈内人都知道,你连张瑶的影子都没有见过!他们都在背后戳你的脊梁骨,骂你不要脸,说你是个欺世盗名、弄虚作假的无耻小人!你说,我听了心里难过不难过?”
  徐元元被林桂枝一顿臭骂,连正眼也不敢看她一眼。
  王丽英悄悄地在门外听壁脚,听林桂枝把徐元元像训儿子一样训斥,心中暗暗高兴。
  停了一会儿,房里又传出林桂枝带着哭腔的声音:“这几个月来,你把心放在了哪个浪荡女人身上?连家都快忘了!别以为我心中没底儿,你说,她是谁?”
  王丽英听到这里,忙下了楼。
  林桂枝大闹文化站的事传到镇里,人们都捧腹大笑。笑过以后,邱家明对小李说:“去告诉徐元元,为了不影响陆巷的形象,张瑶的照片还是要挂上去。不过,那些装腔作势的假话,以后不要再说了。”一场风波终于平息。
  一天早上,徐元元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个女子,她操着粤腔普通话,自称是张瑶,请他在晚上八点去蓼州大酒店赴宴,务必赏光。徐元元放下听筒,惊喜得心脏剧烈跳动,耳边老响着张瑶甜润的声音,久久不能自已。他想向全世界宣布,他要真正见到张瑶了,而且是她主动约见的!让那些指着他脊梁骨嘲笑他的人看看,他徐元元什么时候作过假?
  徐元元来到蓼州大酒店,走进一间叫“浪迹”的雅间,一个长发披肩、雍容华贵的女子同两个男子已经坐在里面。徐元元一怔:她就是张瑶?但觉得比想象中或照片上老得多,他想也许是冥思苦想的创作生涯使她早衰了。正要上前招呼,她先站了起来,说:“您就是徐元元吧?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丁甲先生,中科院考古专家,那位是他的助手王锉。”
  徐元元对清瘦斯文的丁甲和矮胖粗壮的王锉肃然起敬道:“丁教授、王先生,久仰久仰。做好地域文化的宣传工作,是我们文化站的职责。从你们考古角度来看,陆巷还有什么秘闻珍藏,请丁教授不吝赐教!”
  丁甲说:“小徐,我读过你的不少文章,像你这样年轻的人,能知道得这么多,已很不容易了。但是,陆巷有个埋得很深的典故,却鲜为人知。”
  徐元元问:“哪儿?”
  丁甲反问:“陆巷是不是有个孙家村?”
  徐元元当然知道,那是孙喜婆住的村子,他点点头。
  丁甲呷了口酒,意味深长地说:“离孙家村不远,断龙山下的莺湖边,有一片大荒丘,叫陆家坟,它是陆巷乃至蓼州屈指可数的一块风水宝地!”
  徐元元心中惊叹:陆家坟远在天边,丁甲怎么会知道?于是说:“丁教授果然见多识广!不少外商都看中了陆家坟,说那儿依山傍水,风光旖旎,要开发天然游泳场水上乐园什么的,但我们邱书记特别看重那块地,都婉言谢绝了。”
  张瑶插话道:“你们邱书记真有远见,陆家坟是能随便开发的?谁开发了,破坏了那儿的风水,谁就是历史罪人。”
  徐元元吃惊地问:“有这么严重?”
  丁甲说:“正是这样。因为那儿有极深的吴文化底蕴,地下埋着一段历史故事。”
  徐元元听着,不觉来了劲儿:“丁教授,是什么历史典故?”
  丁甲干了杯中酒,然后说,这要从京戏《一捧雪》说起。明朝嘉靖年间,太仆寺卿莫怀古用了裱画出身的汤勤作幕僚。汤勤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他看中了莫怀古的爱妾雪艳,但无从得手,就投靠了严嵩父子。汤勤撺掇严家向莫怀古索取祖传玉杯“一捧雪”,莫怀古慑于严家权势,以假杯进献,却被汤勤识破。严嵩父子大怒,下令查抄莫家。莫怀古弃官逃亡,在蓟州被拿。严嵩命蓟州总兵戚继光将莫怀古就地正法,戚继光为人耿直,知道莫怀古含冤负屈,正值此时义仆莫成愿意替死,戚继光便带了莫成的人头进京复命。汤勤又识破了人头是假的,与戚继光争执不下。严嵩命锦衣卫陆炳查勘,陆炳怜惜戚继光是个忠勇将才,就断人头是真。但小人汤勤还是百般纠缠,关键时刻雪艳挺身而出,愿嫁汤勤,才平息事态。洞房之夜,雪艳刺死汤勤之后自刎。这就是有名的《一捧雪》的故事。
  丁甲叙述得简明扼要,一气呵成,听得大家全神贯注。说完故事,他举起酒杯风趣地说:“真不好意思,耽误了大家喝酒,来,干杯!”
  徐元元十分佩服丁甲的文才和口才,他干了杯中酒,问道:“这故事同陆家坟有什么关系呢?”
  丁甲说:“你有所不知,锦衣卫陆炳就是这儿的人,据说死后葬在断龙山下的莺湖边。”
  徐元元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陆家坟里埋着这么一个历史人物,还演绎了一段曲折惨烈的故事,就说:“丁教授,我宣传陆巷正愁没有新的素材,真该谢谢您了。”
  丁甲摇摇手说:“小徐,你不能操之过急。”
  “为什么?”
  “陆炳的墓址,我只在资料上看到过,还需要实地考察。若那儿真是陆炳的墓,墓中一定会有不少有利于考古的资料和随葬珍宝。你若张扬出去,就怕盗墓贼先下手了。所以,现在要严守机密。”
  

[1] [2] [3] [4] [5]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