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近代中国边界变迁与边疆问题(二)

作者:厉 声




  1912年外蒙“独立”,也影响到唐努乌梁海。2月,在俄国的策动和支持下,唐努旗副都统贡布多尔济宣布属下三旗“独立”,并请求俄国出兵保护。此举遭到另外两旗的反对。1914年7月,俄出兵侵占唐努乌梁海,并委派了俄乌梁海边区事务专员管理当地;次年,又宣布俄国的民法、刑法及各类法典均适用于唐努乌梁海地区。
  1915年6月《中俄蒙协议》签定。次年北京政府依协议宣布派往乌里雅苏台的佐理专员兼管唐努乌梁海事务,但俄军仍占据当地。十月革命后,白俄残匪窜入唐努乌梁海。1918年下半年,北京政府任命严式超出任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率兵进入当地;次年6月,收复唐努乌梁海。
  1919年冬,中国驻唐努乌梁海地方长官曾与苏俄代表就该地主权问题举行过会晤,但双方对立,会晤未取得成果。1921年3月,占据库伦的白俄残匪侵入唐努乌梁海,大部分中国官员和驻军遇害。7月,苏俄红军以支援东方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名义,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剿灭白俄残匪。8月,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成立了“唐努图瓦共和国”。9月9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在致乌梁海人民书中宣布:“苏维埃俄国不把这块领土视为自己的领土,而把它的自决与蒙古的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承认了唐努乌梁海的独立。
  1925年7月,苏联和“唐努图瓦共和国”签订“友好条约”,建立“外交关系”,但实际上操纵着“人民政权”的运作。1926年11月,“唐努图瓦共和国”改称为“图瓦人民共和国”,并颁布了“宪法”。1928—1929年,人民革命党开始仿照苏联模式在全国建立基层组织、建立军队,清洗维护传统的右翼领导人。1930年,唐努乌梁海开展了“反封建革命”,对反对政府的事件进行武力镇压,清除喇嘛教,实行农牧业集体化,同时推广一种新文字,停止使用蒙古文。1941年6月,唐努乌梁海宣布派兵参加苏联卫国战争。1944年8月,“图瓦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非常大会通过一项宣言,“请求”苏联接纳唐努乌梁海。同年10月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其“请求”,作为一个自治共和国纳入到俄罗斯联邦的建制下。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唐努乌梁海的独立。
  (四)西藏问题
  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纷纷乘机分割在华利益。沙俄煽动外蒙独立,英国也迫不及待地企图分裂西藏。1911年11月13日,驻藏清军发动起义,拥护共和。此时达赖仍停留在印度,在英方支持下发动叛乱。1912年4月藏军向驻藏清军发起进攻,同时煽动民族仇杀,“声言洗汉”,“以达赖名义通告全藏官员、喇嘛,驱赶各地汉军及汉人”。经3个月对峙,藏军占领拉萨。内地在西藏的官员、商人及民众大多遭杀害,其余中央驻藏官员及军队等被迫撤离。12月,英军护送达赖返回拉萨,达赖大肆奖励叛乱有功人员,进一步策划西藏独立。
  针对西藏事变,1912年4月22日,北京政府发表声明: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藏族同为中华民国国民,同时下令组织川、滇军入藏平叛。8月,英国出面干涉,并以不承认北京政府和以实力支持独立相威胁。北京政府一面对英方无理要求予以驳斥,同时也下令川、滇军暂停进藏并恢复达赖名号。英方遂要求组织中、英、藏三方会议,谈判西藏问题;又威胁说如中方不派员参加,英将直接与西藏当局谈判。川、滇军停止进藏和恢复达赖名号后,北京政府做出了与达赖和解的姿态。对此,达赖也回应表示愿与中央“妥商”西藏事务,并先后通过新疆巡抚袁大化和停留在川边的川军首领向中央提出了和解条件5条。1913年初和4月,北京政府又先后派出杨芬为“劝慰员”、陆兴祺为驻藏办事长官,拟分别自印度入藏,与达赖和平协商。如无英国干涉,西藏事务完全可以在中国主权范围内解决。但英方不断施加压力,并封锁了中印边界。中国被迫同意参加中、英、藏三方会谈。
  1913年10月13日,中、英、藏三方会议在西姆拉召开。会上英藏串通一气,先是虚晃一枪,提出西藏独立;遭到拒绝后,英方抛出《调停约稿十一条》,内称以金沙江为界划分内外藏,外藏脱离中国实行“自治”,内藏由中央管辖(这实际是仿沙俄分裂蒙古的手段)。北京政府拒绝了英方的提案。
  1914年4月27日,英与西藏地方代表私下在《调停约稿十一条》的基础上签订了《西姆拉协议》。7月3日,中方声明:凡英、藏签订的条约或类似文件,中国政府一概不能承认。
  随着英国加紧对西藏的控制,达赖周围的一些上层人物有所觉悟,开始主张加强与中央的关系,达赖本人也不愿长期受制于英。1924年,英支持亲英派擦戎举行政变,阴谋夺取达赖权力,事发被革职。
  此后达赖更积极向中央靠拢。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次年达赖派使节至南京会谈。1929年3月民国政府代表到达拉萨,宣布成立蒙藏委员会专门管理西藏事务。达赖致信中央代表,愿商议“恢复旧制”;后又派代表参加蒙藏事务委员会,并在南京设立了西藏办事处。
  1933年12月,达赖病故,中央派黄慕松入藏致祭,追加册封。次年中央在拉萨设立了行政院驻拉萨办事处,任命活佛热振代行达赖职权。此后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不断加强。1940年,民国政府颁布命令,任命拉木登珠为十四世达赖,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前往西藏主持继任典礼,并颁发册封金印等。达赖继任后,西藏内部亲英势力渐聚集在他周围,先是迫使热振活佛辞职,继而与英勾结,再次倡言“独立”。在英策划下,1942年7月西藏成立“外交局”;次年派出非法的“西藏商务代表团”前往美、英等国活动。此时美国也积极插手西藏事务,企图利用西藏在苏联腹部钉入一个楔子。与此同时,西藏地方大肆扩充藏军,并得到英印武器支持。
  1949年7月,少数上层分裂势力再次制造了“驱汉事件”,借口中央驻藏人员中有共产党,宣布所有与中央政府有关的人员(包括官员、职员、技术人员、医务人员、教师等)限期离开西藏。8月6日,民国政府发表声明,希望西藏当局改正错误,不要受人愚弄。8月10日,民国政府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关吉玉在西宁塔尔寺主持十世班禅坐床典礼,仍坚持对西藏的主权。
  (五)中印边界问题
  在西姆拉会议期间,1914年1月5日至13日,在英的唆使下,西藏代表背着中央与英就西藏与英印的边界进行了会谈。3月24、25日,英代表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代表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划定了一条中印边界线,即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西姆拉会议》期间从来没有讨论过中印边界问题,中国政府也从未接到或被转告有这样一项非法换文。英印在隔了10多年之后仍对换文和麦克马洪线保密。中国方面及西藏地方政府也一直按传统习惯线管理和控制中印分界。即使西藏地方的少数分裂分子也认为麦克马洪线割占了西藏土地。1936年,他们在对英声明中声称:他们把麦克马洪线视为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在这场交易中,西藏割让领土给英国,作为交换,英则要帮助西藏取得一条为他们所满意的同中国的“边界”,并从中国取得很大程度的独立。既然英国对这种补偿不能兑现,他们对麦克马洪线的同意也就不再算数。
  (六)“东突厥斯坦”分裂政权
  民国初年,境外“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 (以下简称“双泛”)渗透新疆。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形成了以“双泛”为旗帜的分裂势力。他们比照“双泛”思潮中反对欧洲殖民者、争取国家独立和穆斯林联合、突厥民族联合的言辞,把中央政府和新疆当局的统治视为殖民统治,声称要反对中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妄图将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