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百科”塑我编辑观(一)

作者:王德有

也就解决了一大半。剩下的那一些,只需调理一下,就能顺过来。我们采取的是“激励”法。先到西方哲学史编写组去鼓动,请他们选一小部分内容先做个样子,相当于我们的样板田,再请他们到主编碰头会上介绍经验。他们做得很好,不但拿出了相当不错的样板,还在会上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对学科内容熟悉,不过是归并一下而已!”这句话多多少少有些刺人。谁愿承认自己对本学科内容不熟悉?中国哲学史的常务副主编听后笑了,忙说:“可以!可以!原则有了,经验也有了,我们会编出来的。”两个哲学史是重头戏,他们都可以,其他人也就没有什么说的了。就这样,经过专家们的一段努力,一个比较理想的框架也就出来了。《哲学》卷出版后,这个框架以《条目分类目录》的形式列在了正文前头。
  2008年的四五月份。一位读者通过间接的方式询问:《哲学》卷的《条目分类目录》为什么与其他各卷不一样;每一页中都有一些空行,是否具有特殊意义。真是问到了点子上。就整体而言,它是以史带论,先史后论;就史而言,它是断代下面分学派,学派下面含人物,人物下面含学说、著作和概念;每逢并列的内容,为了避免混淆,便用空行隔开。可以说,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哲学学科的知识体系。
  说到体例设计……
  说到装帧设计……
  《哲学》卷编辑工作的微观创新,主要指稿件的结构设计。我所说的稿件结构设计。涉及稿件的类别和各类稿件的内容、层次、要点。这在《哲学》编辑组拟定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写细则》中做了细致规定。规定的主旨,是要使稿件符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性质。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它以条目的形式,简明、准确地向读者介绍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既要方便读者查找检索,又要方便读者系统阅读,对象是高中以上的非专业读者。编撰《哲学》卷,不仅框架设计要顾及于此。而且稿件结构设计也须顾及于此。但是想要作者全都站在这个角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我们有了文字约定,虽然我们做过解释说明,但是想让他们写出符合要求的稿件,仍须一个与他们不断磨合的过程。常常是通过审稿,就具体稿件进行讨论,修改几次,才能将稿件的结构设计融合在他们撰写的稿件中。就连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也不例外。
  我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指导我们的是一个导师小组,组长是张先生。有一次和张先生聊天,聊到了一些学者的治学特点,张先生说:“我和冯先生(冯友兰)写东西,基本上是下笔就写,不用修改,即成文章。不过冯先生写的很有文采,而我只能做到平铺直叙,理顺文通。”可是没有想到,后来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写条目,张先生还是打破了以往的惯例。
  张先生撰写“中国哲学史”这一条。稿件交到出版社,我一看便为难了。稿子从先秦写起,孔、孟、老、庄,墨、惠、荀、韩,一直写到孙中山。一万五千多字,大有飘若行云、势如流水、时舒时疾、逶迤千里之势。真是一篇好文章,可惜就是不好用。为什么?因为不合“百科”需求。“百科”需求什么?需求检索。不仅全书要提供检索路径,长条目也要提供检索路径。一篇一万五千字的文章,既可让读者系统读下去,又可让读者快捷地提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我就要了解先秦这一段:它有多少学派?各派的特色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品是什么?这个断代的哲学特点是什么?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如此等等。而文章却以人物为主线,顺着时间写下去,以上问题皆都潜匿,要想得知,尚需长思。作为“百科”的条目,还未到位。
  怎么办?要知道,张先生可是我的导师,又有下笔即成、勿需修改的自识。要让修改,怎么开口!当然,要说抬抬手,也可以过去。一个国学大师写的东西,谁去挑三拣四?且不说文章如此流畅,如此精彩!可是我的心里过不去。为什么?因为《哲学》卷要代表中国哲学界的水平,当然也要代表编辑的水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典,来不得一丝苟且,来不得一点通融,否则的话,就对不起读者,对不起后人,当然也对不起自己。我三思又三思,还是把问题提到了编写组。
  大师毕竟是大师,不仅满腹学问,而且胸怀大度,特别是对他的晚辈,更是这样。虽然经过一番讨论,虽然还有一段插曲,张先生还是按照“百科”的需求做了修改,而且还修改了两次,第三稿才收入《哲学》卷,就是书中的那个样子。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经历使我体会到:编辑工作不能完全摆脱理旧,但也不能局限于理旧,那要看你怎么做,按照什么标准做;编辑工作可以创新,而且必须创新,创新是编辑工作的灵魂,没有创新,说明你还没有进入编辑的角色,你的编辑工作还没有到位。
  “理旧”指什么?指审读审订、整理处理已有作品;“创新”指什么,指赋予作品新的内涵、新的品位、新的功用、新的价值。说编辑工作不能完全摆脱理旧,是因为编辑工作需要原料,没有原料你就没的可编,没的可辑:说编辑工作的灵魂是创新,是因为创新是编辑工作的初衷、编辑工作的主旨、编辑工作的产生根由、编辑工作的存在价值。
  我从事了二十多年编辑工作,也思考了二十多年编辑工作的价值,为上面的体会找到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
  
  解读编辑深层内涵
  
  《哲学》卷如期发稿,在我心中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一种许诺,也是一种象征。
  说它是许诺,是因为……
  说它是象征,是因为《哲学》编辑组用它来衡量自己是不是真正进入了编辑角色。在四年的编辑实践中,《哲学》编辑组逐渐产生了一种理念,认为编辑工作不应该只是一种劳作,而应该还是一种艺术。劳作只是编辑工作的表层形态,艺术才是编辑工作的深层内涵。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行为主体对客体本质特征的体悟、提炼、形象再造和对行为过程的审美感受。编辑就是编辑行为的主体。如果编辑对编辑工作的本质特征有了比较深刻的体悟,经过大脑的思索,能把它准确地提炼出来,用得体的形式将它设计出来,在实践中巧加实施,编辑的过程就会和谐、顺畅,编辑的成果就会内涵丰富、立久传长,编辑主体也就会在行为过程中得到审美享受。《哲学》编辑组是这样理解编辑工作的,也是用这样的理念来衡量自己工作的,认为做到了这一点,才算进入了编辑角色。我们是否进入了角色?尚需编辑过程和编辑成果来检验。编辑成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了,而编辑过程却是眼下能够看到的。四年的编辑过程,虽然非常辛苦,但却比较和谐,比较顺畅,基本上按着预期轨道平稳行进;最后的发稿能否预期,是检验我们是否进入角色的最后一环,你说能不在意吗!
  将编辑工作作为一种艺术,这种理念价值何在?现在总结起来,除了顺利推动《哲学》卷编辑工作、保证《哲学》卷内在质量之外,还有三种意义:
  其一,它为我们标示了编辑工作的高度,确立了编辑工作的标准。促使我们进入艺术工作状态,努力体悟编辑工作规律,注重提高编辑工作技法。使我们在提升编辑工作层次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在编辑方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