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钻石失窃记

作者:〔美国〕爱德华·霍奇




  当代美国侦探小说家爱德华•霍奇(Edward D. Hoch)于2008年1月24日在家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77岁。
  霍奇曾出任美国侦探作家协会主席,是侦探小说界的大师级人物。他的去世在圈内和众多 “粉丝” 中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发电子邮件表示哀悼。“……我无法说清多年来爱德华•霍奇的短篇小说之于我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的故事篇篇皆精彩,伴我度过许多漫漫长夜。”霍奇是史上最多产的短篇侦探小说家之一,自从1962年在专门刊登短篇侦探-推理小说的《艾勒里•奎恩神秘故事杂志》(Ellery Queen Mystery Magazine,1941年由弗雷德里克•丹奈和曼弗里德•李创办,“艾勒里•奎恩” 既是两人合用的笔名,也是在许多作品中出场的大侦探)推出第一篇作品后,共发表各类侦探小说(亦含间谍小说)约950篇,以其创作之众遥遥领先于有史以来所有短篇侦探小说家。
  1973年以来,他的作品见诸于每一期《艾勒里•奎恩神秘故事杂志》,绵绵不绝,直至辞世。除了寥寥可数的几部长篇外(如1970年出版的The Shattered Raven),他的作品皆以短篇小说形式呈现。
  仅仅数量多并不能在侦探小说创作非常成熟、读者欣赏水平高而且又十分挑剔的美国取胜,霍奇的成功首先应归于其作品质量高。他想象力极其丰富,非常善于编排匠心独具的情节,在有限的篇幅内安排好伏笔,使高潮迭起、结局神秘莫测。他从未到过新德里、布加勒斯特等地,仅凭借互联网、导游手册、照片等二手资料便写出带有浓郁异国风情的佳作,全无破绽。
  有评论家认为,霍奇之所以不愿多写长篇的原因是他的灵感太多、纷至沓来,恨不能尽早将其付诸笔端。他本人则将自己对短篇的偏好表述为一种喜新厌旧的好奇心理,“我一两个星期便可写出一个短篇,一部长篇则要花费两三个月。在尝试那几部长篇时我发觉自己写到一半便感到兴致索然,迫不及待地欲把下一个想法立即写出来。”
  同其他侦探小说大家一样,霍奇笔下有约10位在诸多故事里反复现身的侦探,如萨姆•霍桑、迈克•弗拉德。《钻石失窃记》中的警官利奥波德队长亦是其中之一。
  
  9点刚过,一名拎着镶银手杖的男子拐进联合大街,精神抖擞地穿过晚间购物的人群,穿过做完一天工后匆匆赶回家去的成群结队的店员。时值晴朗的4月里的一个夜晚,这人穿着夹大衣,不冷不热,即使冬末的冷风袭来也有备无患。他一边走一边不时瞥一眼商铺的陈列橱窗,一直走到联合大街与麦迪逊大道交会处的街角才驻足。站在那儿,他望着中央钻石商店的橱窗,犹豫了一会儿。随后,他先很快地向两边瞟了瞟,似乎是要确定身边没有人,随即挥动手里的镶银手杖打碎面前的橱窗。
  报警器厉声尖叫,与玻璃破碎声响成一片,此刻这人迅速把手伸进橱窗。几个行人惊呆了,站在那儿动弹不得。这人转身正要逃走,街角处突然冒出一个穿着制服的警察。“站在那儿别动!”他喊道,一边伸手去掏枪。
  听到警察的声音已很近,这人惊慌地转身举起手杖抡过去。警察走得更近了,他再一次抡起手杖打过去,这一杖正落在警察的帽檐下面。警察摇晃一下便倒在地上,这个拿手杖的人绕过街角撒腿便跑。
  一个只穿衬衣的人站在钻石店门口高声喊道:“抓住他!我们遭抢了!”
  那个挨了手杖的警察头晕眼花,满身是血。他试图跪着起身,随即又倒在人行道上。一个年轻人从惊呆的旁观人群中跳出来,去追这个逃跑的强盗。他跑得很快,在这条街的尽头赶上了拿手杖的人。这强盗尚来不及举起手杖,他俩便一起跌倒在一摞废弃的盒子上,接着又滚到人行道上。
  强盗设法挣脱开,他丢弃了手杖,起身朝一条巷子奔去。一辆听到报警赶来的警车吱吱响着在街上刹住,两个警察端着枪跳下车来。“站住!否则我们要开枪了。”冲在前面的警察喝道,随即向空中鸣枪警告。
  枪声在街上回荡,那亡命的强盗在小巷口猛地站住。他回身双手举过头顶说:“好吧。我没有武器。别开枪。”
  冲在前面的警察拿枪指着他,等他的搭档啪地给强盗戴上手铐才收枪。
  
  “他妈的!这就是你从那机器里弄出来的最好的东西?”队长利奥波德咆哮道,眼睛瞪着队副弗莱彻摆在他面前纸杯里的淡褐色咖啡。
  “机器出毛病啦,头儿。我们已经叫人来修了。”
  利奥波德喃喃抱怨着,勉强端起杯子,只吞下一口便再也无法下咽。接手凶杀和重案警察队时局里的同事送他一只咖啡渗滤壶,由他专用。今早他的咖啡罐空了,只好从大厅里的自动贩卖机里临时买一杯。
  “还是给我一杯可乐算啦,弗莱彻。好吗?”说着他把咖啡倒进办公室角落里的水池。弗莱彻回来时,他问道:“菲尔•贝格勒住院了?”
  弗莱彻点头称是,“你桌上有一份报告。菲尔遇到一个人从中央钻石商店的橱窗里抢走一把钻石,那家伙用手杖击打他的脑袋,打完就跑。他们逮住他了,不过菲尔因为脑震荡住进医院了。”
  利奥波德拿定了主意,“我该去看看菲尔,他是个好人。”
  “他们认出那个抢钻石并打了菲尔的家伙叫鲁迪•霍夫曼,纽约人。他有不少砸橱窗抢店铺的案底。”
  利奥波德点头道:“或许单凭菲尔的脑震荡我们就能把他永远关在牢里啦。”
  弗莱彻点点头,“但愿如此,头儿。不过这个案子还存在一个小问题。”
  利奥波德问:“什么问题?”
  “他们在离现场只有半条街的地方逮住了霍夫曼。有一个年轻人追上去扭住他,跟他搏斗,之后一辆巡逻警车开过去了。霍夫曼从橱窗里拿走了价值58,000美元的钻石,在他被捕前每一秒钟都至少有一个人盯着他。”
  “结果呢?”
  “钻石不在他身上,队长。钻石不见了。”
  “他把钻石扔到街上了。”
  “他们找过。他们在街上找,在他身上搜,甚至还搜了押送他的那辆巡逻车。没见钻石。”
  利奥波德不由得心中无名火起,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居然打乱了早上的日常工作。“他们没有审过他吗?”
  “他不肯说,队长。”
  利奥波德叹口气道:“好吧。把他带来。我来为你们示范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做。”
  霍夫曼40出头,头发灰白。利奥波德看出来,长期坐牢使他脸色很苍白。他眼睛不住地瞟来瞟去,一张口讲话总要伸出舌头舔舔嘴唇。他犹疑不安地先看看利奥波德,再瞥一眼弗莱彻,如此循环往复。
  他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律师在场我什么也不说。没有律师在场你们不能问我问题。我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
  利奥波德在他对面坐下,“鲁迪,这一回可不是简单的砸橱窗抢店铺案子。挨你打的警察可能会死,那你就会在牢里呆一辈子。”
  “他只是脑震荡而已。我听见看守们说啦。”
   “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可以告你用致命武器攻击警察。加上你的案底,这也就足够了。我们甚至不需要指控你犯有抢劫重罪。所以你瞧,你对钻石的事避而不谈也无法保护自己。就算找不到钻石,我们也有办法整治你。”
  鲁迪•霍夫曼只是笑笑,摆出一副困倦的样子,“至少我可以告诉你:那些钻石藏在你们永远找不到的地方。”
  想起躺在医院里的菲尔•贝格勒,利奥波德怒气冲冲地瞥他一眼。“那我们就等着瞧吧。” 说完他站起来,“好啦,弗莱彻。咱们不让这家伙再这么睡大觉啦。”
  回到利奥波德的办公室里,弗莱彻说:“明白我的意思了吧,队长?他不好对付。”
  利奥波德说:“我会找到那些见鬼的钻石,再把它们一颗颗塞进他嘴里。给我讲讲,从他打破橱窗那一刻起都发生过什么事情。”
  “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队长。那个追他的孩子现在就在外面,等着做陈述。想见他一面吗?”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