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沧州铁狮历次维修保护概述
作者:王玉芳
【摘要】铸于后周广顺三年的沧州铁狮子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周身不断出现残破缺损。历史上曾对铁狮子进行过5次大的维修保护,本文详述了历次的维修保护过程,记录了各次工程中铁狮的残损情况、维修项目的具体实施以及测量资料、数据等,以为今后铁狮子的维修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沧州铁狮位于沧州市东20公里,沧州旧城中部,东经116°49′,北纬38°19′,铸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铁狮身长6.264米,体宽2.98米,通高5.47米[1],体内为空腔,体壁最厚为35厘米,最薄3厘米,重约31.5
吨[2]。铁狮为立式,体首向南,身披障泥,背负莲盆,前胸及臀部饰束带,鬃作波浪状披垂项上,巨口大张,昂首怒目,四肢叉开作行走状。其气势阳刚雄伟,造型生动逼真,堪称我国历史上年代最久远、体积最大、形态最优美的铸造工艺珍品。
据史料记载,铁狮头顶和项下铸有“狮子王”3字,头顶内有“窦田、郭宝玉”几字,狮右项及牙边皆有“大周广顺三年铸”7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等字,《沧县志》载,狮身内壁原铸有《金刚经》文。因多年锈蚀,目前仅能看到头顶、项下的“狮子王”铭文,其它均已泯灭不清。上世纪60年代初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考察铁狮子时,还在狮背上的莲盆内发现有“贝王□□用”字样[3]。铁狮的铸造工艺为泥范明浇法,范片多数为长方形,一般宽35~45厘米,高20~25厘米。据现场实测,铁狮四条腿共有范片168块,莲盆52块,狮身208块,狮头81块,合计约509块(因有残缺,此为大致数字)。因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州铁狮至今已历经1054年的风霜雪雨,虽周身残破不全,但雄风依旧。铁狮子名誉中外,其现存状态也引起当地政府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如何科学地保护它并完整地传及后世,这是有关专家学者们在不断思考研究的问题。历史上曾对铁狮子进行过5次大的维修保护,笔者在此逐一予以记述,以为前人的总结和后人的参考。
第一次维修:1893年
史籍中对铁狮子的维修保护没有专门的记述,通过查阅相关史志,发现对铁狮子残毁的记述有六处,但官府差人维修只有一次。
明万历三十三年《沧州志》记载:“周世宗北征契丹驻跸沧州,有罪人善治,输金铸狮,镇城赎罪,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夜被州人摇去尾腹铁,至今缺之。”
清康熙《沧州新志》卷2《古迹》载:“铁狮子在旧城开元寺,今寺废。相传周世宗北征,有罪人善治,输金铸狮,镇城赎罪。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口吻、腹、尾今俱残缺。我朝康熙八年,圣驾南巡,驻跸临幸。”
康熙《畿辅通志》卷11《寺观》:“开元寺在旧城内,有铁狮子,相传周世宗时有罪人铸以赎罪。今寺废,狮亦残缺。”
乾隆《沧州志》卷13《古迹》:“铁狮在旧城开元寺,今寺废。相传周世宗北征,有罪人善治,输金铸铁狮,以镇城赎罪。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口吻、腹、尾今俱残缺。”
乾隆《大清一统志》卷17《天津府·寺观》:“开元寺,在旧沧州城内,有铁狮子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相传周世宗时有罪人铸以赎罪。今寺废,铁狮亦残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沧县志》第13卷载:“铁狮,在旧州城内开元寺前,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背负巨盆。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字,右项及牙边皆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腹内、牙内外字迹甚多,然漫失不全,后有识者谓是《金刚经》文。头内有‘窦田郭宝玉’字,曾见拓本,意系冶者姓名,字体为古隶。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铸此,以镇州城。后有考据家辩云:‘罚罪人之说不足信,周世宗素不信佛,狮既在开元寺之前,且背负莲盆,当即寺中物。或李云捐造以状寺观者,是说较近理。’又云:‘背负之盆作莲台形,或原有佛缘,未可知。’然不可考。或以东光县之铁菩萨像,实之非是。清嘉庆八年三月大风倒地,口吻、腹、尾俱残缺。据郡人张《幞沧杂记》,又有相传康熙初年有怪风自东北来,风过狮仆之说。然其它所记,较前为详。光绪十九年(1893年)署州事宫昱遣坊者扶起,以砖石补其残,然已失原状。”
以上记述表明:(1)民国以前的史料只记述了铁狮子的状态,而没有人工修缮的记录;(2)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以前铁狮的尾巴已缺失,清初铁狮子的口吻、腹部、尾巴都已残缺;(3)清嘉庆八年(1803年)铁狮子因大风倒地,但造成口吻、腹、尾残缺之说有误;(4)铁狮子倒地近90年后,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代理知州宫昱派遣泥瓦工匠把铁狮扶起,并用砖垒砌撑住腹部,项上和背上垫石条以撑起头和莲盆。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官府组织对铁狮子的维修和保护,但没有施工过程的详细记录。
第二次维修:1957~1975年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沧州铁狮子的保护工作,1957年曾拨款加固修缮。这一次维修加固没有原始方案的资料可查,但从一些相关记录和参加施工人员的口述中,可大致了解当时的工程情况。
1972年,沧县革命委员会给河北省革委的《关于沧州铁狮子文物保护工程的请示报告》中这样记述:“1957年曾拨款保固修缮,建八角亭至今。”“五六年所建工程由于未做全面规划,仅建一八角亭,将铁狮围住,且亭柱紧靠狮身,参观者不得见其全貌,更无法摄影拍照。因年久失修,亭已十分破旧,兼之亭内狭小,起不到保护作用,风雨过后,日晒猛烈,加剧氧化。又兼儿童不时攀登,游人刻字留念,致使狮身狼藉不堪,社员反映‘亭子活像棺材罩,狮子锈成铁蛋了’。铁狮地处四条道汇合处,地势低于周围农田1.5米,从公路上眺望只见亭盖。夏秋之季节,雨水汇集成坑,原建工程虽有下水道,但经多年淤塞沥水无法排出,几乎至狮身腹部。”
据1957年铁狮子加固维修工程施工负责人罗秀峰回忆:1957年施工时,在铁狮子下垒砖墙以支托狮身,先后将铁狮左前、右后两足周围及下部填土挖去,使狮足悬空,在两足下浇筑直径约1.5米、厚0.45米的混凝土墩,并用水泥修补了铁狮脚趾。后按同样的办法做了右前足和左后足,并将地面砌成椭圆八角池状,池边修砌3步台阶。当时由交河县某建筑队设计图纸并组织施工,建了一个坡檐的八角亭。政府还委派工业局,责成沧州群利铁厂修补铁狮子脖颈残缺部分,按尺寸大小铸出残缺块后,工匠用铆钉把铁块与狮子颈部固定[4],并用工字钢架起了狮背上的莲花盆。这些工作从1957年4、5月开始,11月结束,最后又清理了一下铁狮子北面的铁钱堆,见其体积很大,没再做工作。时任沧县文化馆馆长的杨继武回忆:“1956年上级拨款5000元,1957年修建的亭子。因铁狮锈蚀严重,1973年由我起草给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要求拆掉亭子。经省文物局批准,于1975年初由文化馆刘赫勋同志主持,拆掉了亭子。”
曾任沧州市文物保管所所长的王世杰对这次维修工程是这样评论的:“1957年,好心的人们修建了亭子,把铁狮全身遮盖,于是不仅狮身见不到阳光,且坑中积水既不能很快蒸发,水蒸气又不能很快的扩散,在亭内造成一个高温度的小气候。从此,狮腿浸泡,狮身受潮,铁狮子锈蚀、腐烂程度加快了。七十年代又不知所措地把亭子拆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