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库切短篇小说两篇
作者:〔南非〕J·M·库切作杨振同译
这里介绍的两篇小说,《不情愿的贵宾》译自2003年8 月23日英国《卫报》,《当女人上了年纪》则是库切2004年1月15日的得奖后之作,译自美国《纽约书评》杂志。库切是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作家,1986年他出版过一本小说《福》,把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重新演绎了一番,让作家本人也过了一把主人公的瘾。但他似乎意犹未尽,2003年12月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他发表的受奖词《他和他的人》(见《译林》2004年第2期拙译)又拿笛福和他的礼拜五衍化成一篇故事。那篇受奖词也可以说“文不对题”,要发表的是演讲,但他一上来就语惊四座,读了一篇新创作的小说了事。没办法,他只用作品说话,那就让他说去吧。既然他是名人,又是文学大家,就没有人计较他“文不对题”之类的“小错误”了。这在他也不是第一次了,1998年11月11日,库切以第29位尤纳讲座基金获得者的身份,应邀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琳•B•汤森人文学科中心给老师和研究生做报告,题目是《非洲的小说》,但他出人意料却念了一篇小说,这篇作品曾收入《动物生命》,后又收进了2003年9月出版的《伊丽莎白•科斯特洛》。该书的副标题为“八节课”,实际是八篇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年近七旬,作品不多却屡获国际大奖。她深居简出,从不愿抛头露面,但却不得不东奔西颠,参加各种国际文学活动,去面对驳诘、冷落和各种尴尬场面。借着女作家那份偏执劲,作者毫无顾忌地表达出他本人的文学理念,将自己对理性的批判引向较为极端的方向。写的是伊丽莎白,又是个女的,但实际写的是他本人,他的性格和为人、经历和观点、迷茫和彷徨、极端和偏狂。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思辨色彩,是一部近乎于柏拉图《对话录》的理念小说,甫一问世即受到广泛关注,一时好评如潮,获得布克奖提名,我国也以最快的速度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立即在读书界引发了关于文本的讨论,连译者北塔也在译后记中声称:该书“是我读到的形式上最新颖的小说”。其实这本书是个“拼凑”之作,书中的不少内容以前就在《动物生命》等书中收录过,有的单独发表过,用英国著名作家大卫•洛奇的话说:“(单独发表)并不引人注目,而汇编成书后却非同寻常。”见大卫•洛奇的书评《惊世骇俗之作》(Disturbing the Peace),载2003年11月20日《纽约书评》杂志。英国《观察家》上有一篇文章甚至对作品的形式直接提出质疑:“作品是很新颖,但实际上是小说吗?”见2003年9月14日《观察家》杂志《作品是很新颖,但实际上是小说吗?》(《Its very novel,But is it actually a novel?》),作者亚当•玛斯琼斯。但不管怎么说,伊丽莎白•科斯特洛这个近乎乖戾的女作家的形象还是震动了世界文坛。
本来应该写够了吧,但库切还没够,《当女人上了年纪》就是他乘着获诺贝尔奖的东风一鼓作气写出的。在这篇作品中,库切一下子让伊丽莎白长到了73岁,老了,晚年生活都要子女操心安排了,想来她该看看孙子,颐养天年,再不会发表 “奇谈怪论”惹得上下左右都不高兴了,但是不,她依然我行我素,该出手时就出手,全然不顾儿女的面子和儿媳妇的感受。我一直没有看到《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全书,看了这篇作品就误以为是该书的一部分,但直到看到该书的中译本,才发现我“链接”错了。《当女人上了年纪》虽然和《伊丽莎白•科斯特洛》是一个路子,但不是该书的一部分,可算是该书的续篇吧。
不知道这次库切是否过够了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瘾,反正在这篇作品里他已经让她很老了,想必不会再让她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了吧?也许这是库切要收笔的迹象?该不会像柯南道尔写福尔摩斯那样直到把他写死,后来读者不愿意,又把他写活吧?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不管是译者还是读者,我们恐怕只能拭目以待,因为我们弄不懂库切下一步要干什么。
很有意思的是,美国《纽约书评》杂志基本上没有发过创作作品,可到底是库切面子大,他拿来《当女人上了年纪》,《纽约书评》就给发了。要是一般投稿者,我想编辑先生一定会以“因不符合鄙刊特点”而退稿。您说会不会?
译者
不情愿的贵宾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是一位作家, 出生于1928年,今年66岁,快到六十七了。她已经写了九部长篇小说,两部诗集,一本讲述鸟类生活的书以及大量的新闻作品。论出身她是澳大利亚人。她出生于墨尔本,现在还在那里居住,尽管1951年至1963年她是在国外(在英国和法国)度过的。她结过两次婚,有两个孩子,每一次婚姻生有一个孩子。
伊丽莎白以她的第四部小说《埃克尔斯大街的房子》(1969)而闻名于世,书中的主人公是玛丽恩•布鲁姆,她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另一部小说《尤利西斯》中的主要人物利奥波德•布鲁姆的妻子。在过去十年当中,围绕她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批评圈子;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甚至有一个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研究会,该会出版了一份《伊丽莎白•科斯特洛通讯》季刊。
1995年春,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去了趟,或者说去(下用“现在时”)宾夕法尼亚州的威廉斯敦,去阿尔托纳学院,接受斯托奖。该奖项两年一度,颁发给由评论家和作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选出的一位作家,奖品有五万元美金的奖金和一枚金质奖章,其中奖金由斯托庄园的一笔遗赠设立的基金会资助。这是美国较大的一个文学奖项。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科斯特洛是她娘家的姓)的宾州之行,由她的儿子约翰陪同。约翰在马萨诸塞州一所大学有一份教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工作,但由于他本人的原因,这一年他休假。伊丽莎白的身体有些虚弱;要不是儿子帮忙,她恐怕就无法绕半个地球进行这次异常辛苦的旅行。
这些我们略去不表。他们已经到达威廉斯敦,被送到他们下榻的宾馆。这么小的一个镇上居然有这么一座大得出奇的大楼,这是一座六角形建筑,外面是清一色的黑色大理石,里面则是水晶石和玻璃镜。她房间里正在进行谈话。
“您会舒服吗?”儿子问。
“我肯定会舒服的,”她答道。房间在十二层楼,凭窗远眺,可以看见一个高尔夫球场,再往远处看,是林木茂盛的层峦叠嶂。
“那干吗不休息一下呢?他们六点半来接我们。我会提前几分钟给您打电话。”
他正要离开,她开了腔:“约翰,他们究竟想从我这儿要什么呢?”
“今天晚上?什么也不要。只是和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吃顿饭。我们不会让今天晚上拖得时间太长,我会提醒他们您已经累了。”
“那明天呢?”
“明天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恐怕您得为明天的事做好准备。”
“我都忘了我为什么答应来。没什么来由地把自己这么折腾一通,就像是场巨大的灾难。我本该求他们别搞什么颁奖仪式,把支票邮寄给我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