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巴黎评论》莱辛访谈录

作者:邓中良 华 菁/译




  莱辛:不是的。我确实有的时候会把之前写的稿子收起来放到一边去,然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总的来说我喜欢做完一件事情再做另一件。
  问:我可以想像你从头至尾地专注于一件事,而不是把一些事混起来做……
  莱辛:是的,我是这样。我从来不用别的方式做事。如果你断断续续地写,你就会损害文章形式上的连续性,而这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一种内在的连续性。只有当你想重塑它们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问: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你在写作时会渗入到你使用的各种文体内部。比如说,《好恐怖分子》,甚至像《简·萨默斯日记》此类书中的现实主义视角要比你早期的现实主义更为超脱。
  莱辛:可能是因为我年纪大的缘故吧。我们的确会变得越来越超脱。我把每本书当成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框定了你的形式。并不像你所说的:“我想写一个科幻小说。”你是从另一端开始的,你想说的框定了你要选择的形式。
  问:你是一直不间断地写作?还是会在写完一部作品之后稍作休息呢?
  莱辛:是的,我并不是一个劲儿地写,有时会有很长时间的间隔。但是你总是会有一些事情要做,你要写文章,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现在我就在写一些短篇小说。这很有意思,因为都很短。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的编辑鲍勃·高特里伯说,很少有人寄给他短篇小说,但是他发现它们很有意思。我想:“哦,上帝,我已经有年头儿没写短篇了。”所以我就写了一些一千五百字左右的小故事,这其实是很好的训练。我很喜欢这样。我已经写了不少。我想我会把它们命名为“伦敦写生”,因为它们都是关于伦敦的。
  问:所以它们不是寓言式的,也不是异国情调的?
  莱辛:是的,完全不是。它们是完完全全的现实主义作品。我经常去伦敦的大街小巷闲逛,对伦敦了解不少。所有的城市都是一个大的剧院,不是么?
  问:你的工作有规律么?
  莱辛:这并不重要,因为这只是习惯的问题。我带孩子的时候学会了如何在非常短的时间来集中做很多工作,捕捉灵感。如果给我一个周末或者一周的时间,我可以完成的工作你难以置信。现在这已经成了我根深蒂固的习惯。其实如果我写得慢一点,我可以写得更好一点。但是习惯是不好改变的。我注意到有很多女性作家是这样做的,而格雷厄姆·格林每天只写两百字。人家是这样对我说的。事实上,我觉得我自己在文思喷涌的状态下写得更好。你开始写一个东西的时候可能有点生涩,但是当你抓住了某个点,一切突然豁然开朗。每当这时,我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坐在那儿,为了一个单独的短语而绞尽脑汁,我反而写不好。
  问:你最近都读哪些书呢?你看当代小说么?
  莱辛:我读得很多。感谢上帝,我读得很快,否则我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么多的作品。作家们会从他们的出版社得到非常多的书。我每周会从出版商那里得到八九本,甚至十本书。这其实是一个负担,因为我一直是一个尽职尽守的人。只看前面一两章就能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了。如果我喜欢,我就继续往下读。这不公平,因为也许你当时心情坏极了,或者一直想着自己的工作。但对于那些我一直敬仰的作家们,他们最新的作品我是一定会读的。而且,当然还有很多别人推荐的书,所以我一直在读。
  问:你能跟我们再多谈一点你是怎样让《简·萨默斯日记》愚弄了评论家的吗?我觉得你用假名作为两本长篇小说的签名的做法很有雅量,你让世人们了解了年轻小说家们的遭遇。
  莱辛:首先要说的是原先并没有打算要写两部的!原打算只写一部的。情况是这样的,我写好了第一部,然后告诉我的经纪人说,我想把这当作是一位伦敦女记者写的第一本书来卖。我想找一个和我类似的身份,不能太不一样。我的经纪人了解了我的意思,便把书发给了出版社。我的两个英国出版商都拒绝了。我看了看阅读报告,内容非常傲慢。真的是很傲慢!第三位出版商迈克·约瑟夫出版社(我的第一本书的出版商)当时的经理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女人,她叫菲丽帕·哈里森,她看了我的书后对我的经纪人说:“这让我想起了早期的多丽丝·莱辛。”我们当时有点惊惶失措了,因为我们不想她到处这么说!于是我们请她一起吃午饭,我对她说:“这就是我的,你相信吗?”刚开始她还挺失落的样子,但接着她真的变得很喜欢那本书了。当时在美国诺普夫(Knopf)出版社任我的编辑的鲍勃·高特里伯也猜到了这是我写的。这样就有三个人知道了。然后法国的出版商打电话过来说:“我刚买了本一位英国作家写的书,但是我想你是不是对她进行了指导!”于是我又告诉了他。这样总共就四五个人知道。我们都希望书面世时,每个人都在猜想谁是作者。在正式出版前研究我作品的专家们每人都收到了一本这样的书,但没有一个人猜出那是我写的。所有的作家都很讨厌被这些专家给框住——成了他们的财产。所以,结果非常棒!这是天下最好的事了!欧洲的四位购买此书的出版商都不知道这本书是我写的,这也非常好。然后书出版了,我像第一次发表小说时一样受到了评论家们的评论,但都只是些小报的,主要是女记者们写的,她们觉得我和她们是一样的。然后《简·萨默斯日记》收到了很多的读者来信,大都是非文学界的,而且一般是由于照顾老人而要发疯的人。还有很多社会工作者们写来的信,有的同意书中的观点,有的不同意,但都非常高兴我写了这本书。于是我就想,好的,我应该再写一本。到了那个时候我已经对简·萨默斯很着迷了。当你用第一人称写作时,我不能离那个人的本真生活太远。简·萨默斯是一位中产阶级,英国人,家庭背景很一般。没有比英国中产阶级更狭隘的事了。她没有上过大学。她很早就开始工作了,而且直接就进了办公室。她的生活就是在办公室的。她的婚姻形同虚设。她没有孩子。她不怎么喜欢出国。当她和丈夫一起去国外,或出公差的时候,回到家的时候总是最高兴的。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得砍掉所有涌到笔端的其他各种东西。删!删!她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女性。她的是非观也是很清晰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一目了然。
  问:她的穿着呢?
  莱辛:随便什么都可以!我有一位朋友非常在意自己的穿着。她为了让自己在穿着上完美而绞尽脑汁,苦不堪言,我可不想让我的人物受那样的罪!简·萨默斯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集合。另一个这样的人是我母亲。我想她要是现在很年轻,而且也在伦敦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第三个这样的人经常说:“我有一个非常完美的童年。我非常喜欢我的父母。我喜欢我的弟弟。我们有很多钱。我喜欢上学。我很早就结婚了,我非常喜欢我的丈夫。”——她会这样没完没了地说下去的。可是突然有一天她的丈夫去世了。然后她从一位很可爱的女孩宝贝变成了一个人。我把这些人都集中成一个人物。以第一人称写一个和你很不一样的人物时,你会有很惊奇的发现的。
  问:你最初写《简·萨默斯日记》时只是想看看文学界的反应,是吗?
  莱辛:是的。我对文学界这架机器已经了解了很多年了。我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不是要看出版商的反应,也不是要看评论家和批评家们的反应,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我知道将要发生在这本书上的所有的事!就在来这边之前我还接受了加拿大电视的采访。他们问我:“你觉得将会发生什么呢?”我回答说:“英国的评论家们会说这本书不怎么样。”他们真那么说了!我看到了那些酸不拉唧的、令人讨厌的小评论。而与此同时,这本书在其他国家颇受好评。
  问:你在《什卡斯塔》的序言里写道,现在这个时代图书触手可及,但人们却看不到这种优势。你是否觉得我们正在远离书本文化呢?你觉得这一形势有多严峻呢?
  

[1] [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