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何谓经典:一个演讲

作者:[南非]J·M·库切 作 吴 可 译




  考验和生存准则并非最低的限度,实际上,贺拉斯准则(贺拉斯说,事实上,当一本书自它被写出来之后,仍能在世上流行数百年,那么这本书一定是一本经典之作)表明了传统考验可信赖的准确性,并且还表明了另一则可信赖的准则是:如果不是经典之作,那么在一个音乐家的生命终止之后,专业人士将不会一代接一代地付出精力和劳动去保存其作品。
  正是基于这种信念,使得我们能够回到这篇讲稿自传段的中心部分,我提议的选择性分析已见到些许乐观成分。至于1955年时我对巴赫音乐的反应,我的问题是:它是否是一类人某些与生俱来的品质对音乐产生的真正的反应,而不是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欧洲文化背景的个体为逃离社会和历史困境所做出的象征性选择,这便是这个倾向于被怀疑的问题之本质。那么,巴赫这个词应仅能代表欧洲高度文化的对立面,即巴赫或巴赫的音乐本身没有价值——“它自身的价值”这个词事实上应该是怀疑问题的客体。
  无需引发任何理想主义者有关“它自身的价值”的辩护。或者试图从那些经受了考验而存活下来的作品中分离出它们所共有的某些品质和最重要的特性。我希望我已经允许巴赫、经典之作这些词带着它们自己的价值呈现出来。即使那种价值只存在于职业的首位、社会的第二位。重要的是巴赫是某种试金石,因为在我们之前他已经历了成千上万的有智之士和成千上万的同时代人的考验。
  用生动的语言去说经典之作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作品,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典的概念是否也是这样呈现它自身的呢?
  欲对这个问题做最认真的回答,我们不能够做得比这更好的就是对我们自己这个时代的,波尔•兹比格纽•赫伯特伟大的经典诗章的沉思。对赫伯特来说,经典的对立面不是浪漫主义,而是粗俗。再者,经典与粗俗相对并非像反对党与其对手之相对那样。赫伯特以波兰的历史观念在写作,那是一个被西方文化围困的、经常受到野蛮邻国侵扰的国家。在赫伯特眼里,并非某种本质性特质使它可以让经典之作经受得起鄙俗之词的攻击。更确切地说,幸存于最恶劣的攻击之下,幸存是因为数代人不愿放开紧握住它的手、忍眼看它就此流逝,以至于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愿一直将它保留着——这即真正意义上之经典。
  因此,我们到达了某种充满着矛盾的境地。经典由幸存而阐明它自身。因此,无论多么势不两立,经典之实质便是经典历史的一部分。无法规避,并且甚至是受欢迎的。因为经典是需要预防攻击的,否则它如何得以证明自己的经典之身呢?
  有人甚至敢于沿着这条道路冒险走得更远并且说,批评之功能便是由经典而明确的,批评便是责无旁贷地对经典发出质问。因此,对经典在恶意的批评下难以生还的担心可能会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与其成为经典之劲敌,批评、的确对大多数可疑作品进行批评,可能便是经典用来阐明它自身并确保其生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可能便是历史娴熟的乐器之一。
  (责任编辑 张颖)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