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抉发隐在事象背后的真相
作者:任富强
之歌》的时候写道:“我们研究贝多芬三十年了,在这期间,我们不仅更清楚地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而且了解了一个人……现在,为了一块面包,我们已经不能把贝多芬这一个人看成是想像中的英雄,看成是由不锈钢铸成的具有倔强性格的英雄。”④他对贝多芬的这种新认识,不是对他自己在《名人传》中所持观点的否定,而是对原有思想的继续开掘和不断深化,使人看到了贝多芬作为伟大的艺术家的痛苦的深度。
罗曼·罗兰的这种认识的深化,其实也启示我们:消除对经典的“仰视心态”,破除对文本的盲目崇拜,否则就很难与文本产生真正有效的对话。我们既要立足于文本思考,又要跳出文本观照。杨贤江说:“教科书常被认为是最后真理……承认教科书上的话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毋庸怀疑的,差不多崇拜教科书为‘天经地义’;其结果养成了只会盲从而无独立思想的恶习”,⑤因为我们开展阅读对话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养成虚心的不武断的精神,也就是尊视独立思考而不盲从权威、传说及他人意见的初步。”⑥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太多不容置疑的权威和预先设定且不容争议的结论,所以,抉发隐在事象背后的真相,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就变得尤为必要。
四
那么,历史上的贝多芬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无可置疑的是,他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一个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强者。在贝多芬的生命历程中,战胜恶劣的命运,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激越的主旋律。他自幼不幸——母亲的早逝,父亲的冷酷,接二连三的大病,直到后来耳朵失聪,再加上经济的窘迫、爱情的失落……简直可以这样说,他的人生始终就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但面对贫穷、孤寂、残疾,他把悲观深藏在心底,“由痛苦换来欢乐。”——生活并没有给予他欢乐,他却将所创造的欢乐赐予了这世界。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闯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的关隘,达到了对人生的最清醒的领悟。
但从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传记作品来看,就贝多芬的真实的思想和生活面貌而论,他不可能是完人,更不是什么道德的高标。日常生活中的贝多芬有时甚至是一个庸人,至少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么宽容和仁慈,尤其是当耳疾发生后,专横、暴躁、多疑差不多伴随了他的后半生。
比如贝多芬对女佣粗暴和横蛮的态度:“贝多芬通常要亲自一一检查放在盘子里的生蛋。他把蛋一个个拿到窗边透视,一个个嗅一嗅,如果一闻到味道,就麻烦了,立刻把女佣召来臭骂一顿。据说:如果那位可怜的老妇人行动不够灵敏、躲得不够快的话,她的背上可能挂满流着一股火山熔岩似的臭黄色的蛋汁。”“根据1819-1820年间贝多芬的日记显示,管家、厨房以及室内仆役们,无不兴冲冲地来,气冲冲地离开,都待不了多久。”“他常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肆无忌惮、不可靠的商人,他狡猾地把早期作品当成新作品提供给出版商,设法以微不足道的作品换取大笔金钱……贝多芬毫不考虑道德问题,把同一件作品同时提供给好几位出版商。”⑦
“除了和朋友在一起时,仁慈和蔼都跟他沾不上边。”“他充满了鄙视,不仅鄙视弱者、愚昧者、普通人,同样藐视贵族甚至那些热爱和崇拜他的好心人。这是种可怕的对全人类的鄙视,对此他从来没有成功地完全克服过。”⑧
这是作为英雄的贝多芬的另一面,也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序》及《名人传》里所没有涉及的一些背景材料。综合起来,我们眼前的贝多芬似乎被卸去了令人炫目的光环,但这倒是更接近于原型。这并不会让贝多芬因此而黯然失色,恰恰相反,使我们觉得贝多芬就是与我们一起生活的、可以理解可以亲近的人。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就有着作为血肉之躯的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缺点,这是人的缺陷。也只有这样冷静地面对人生,客观地观照人性,才会对人性的弱点持理解和宽容态度。如果我们把人性神圣化,甚至迷恋于道德的想像或热衷于道德的叫嚣,那么去做一个好人都将是困难的,更不必说去做一个英雄了;如果这样的教育配叫做人文教育,那么,或许只能产生违反常情、逆背常理的矫情的伪道德。因为在我看来,沉溺于自己幻境中的完美执著,将人神化,跟把人妖魔化一样,都与真正的人文教育南辕北辙。
①⑤⑥《杨贤江文集》(第二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第682、673、683页。
②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阐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第41页。
③《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第1页。
④http://www.ywzk.com/readarticle/htm/29/2004__10_28_978.html
⑦⑧转引自《音乐不承担道德担保于对音乐本质的思考》,邓双林作《中国音乐》,2001.1
浙江慈溪中学 31533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