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阅读·质疑·表述

作者:程祖进




  师:请大家阅读短文《“始作俑者”辩诬》,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始作俑者”辩诬
  
  “始作俑者”一词出于《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说:‘最早发明陪葬木偶的人,他没有子孙吧?’”显然,老夫子对以木偶陪葬极其不满,甚至顿足捶胸地诅咒发明这种东西的人断子绝孙。由此“始作俑者”被后世用来指称“带头做坏事的人”。
  但是,用木偶陪葬真是一件坏事吗?众所周知,在我国奴隶社会,奴隶主死后往往用活人殉葬。从有据可查的考古资料看,商代人殉制度就已盛行,此后历朝历代这种恶习绵延不绝。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以贵族子车氏的三个儿子以及其余一百七十七人集体殉葬,《诗经·秦风·黄鸟》反映的正是这一幕悲剧。战国时代的《墨子·节葬下》有“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的记载,可见当时殉葬作为一种制度的普遍性。到了秦始皇总算是以兵马俑代替了大批的杀殉,但殉葬现象直至明代还是史不绝书。唐代杜牧《奉陵宫人》诗:“玉颜不是黄金少,泪滴秋山入寿宫”,便是以活人终生陪侍死者即另一种意义上的殉葬悲剧的真实写照。当我们赞叹西安兵马俑的雄伟壮观时,大概还不曾料到它也代表着文明的一大进步吧!
  由此看来,始作俑者革除了活人殉葬的弊陋,该当冠之以文明缔造者的美誉。那么主张温柔敦厚的孔子何以对此深恶痛绝呢?我们再求助于宋代朱熹的注:“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肌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这回弄清楚了,孔子主张“束草为人”,而不赞成用俑,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就可能用活人来殉葬了。
  其实,考古史告诉我们,活人殉葬在前,以俑代之在后,俑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孔子不了解这一点,所以对“始作俑者”深恶而痛绝之。语言习惯一旦养成,便成了一种稳定的结构。“始作俑者”便是一例。本文并不指望推翻这个词的传统语用习惯,只求能指出被掩盖了的历史真相。
  生:圣人也有错了的时候,居然不知道人殉在前以俑代之在后,冤枉了“始作俑者”。
  生:作者不迷信名人权威,敢干大胆质疑,可师可敬。
  师:权威也有不权威的时候。读书使人明智,你的感受就是明证。
  
  [质疑]
  
  师:提醒大家,既然圣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那么本文的说法难道就尽善尽美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众沉思)
  生:好像没有。作者与孔子的观点不同,退一万步讲,也得算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吧?
  师:这种辩证思考的品质是可贵的。哎,你早上吃东西没有?(生愕)这不应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吧?(生笑)生活中有些问题真的就是非此即彼的,这就是所说的事实真理。你能概括一下本文的基本观点吗?
  生:孔子不了解活人殉葬在前,以俑代之在后,俑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所以对“始作俑者”深恶痛绝。
  师:请你再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论据。
  生:一是商代人殉已盛行,一是秦穆公人殉之事见《诗经·秦风·黄鸟》,一是战田《墨子》有记载。
  师:你注意到了墨子的时代,很好。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
  生:春秋末年。
  师:请大家联系论点和论据,想想有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众沉思)
  生:有点不合常理。作者是仅仅依据一点“有据可查的考古资料”便大胆推测的,难道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还不如作者知道得清楚?要知道孔子距离事实更近。再说,如果孔子错了,为何先前那么多皓首穷经的研究者没发现呢?(众点头)
  师:反问得好!可是,如何反驳作者呢?与他争吵?没有说服力。另找事实证明?不巧妙。(众沉思)
  生:如果我能证明他的论据不能证明他的论点,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这是反驳别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同拆下大厦的基石,让大厦轰然倒塌。
  生:我来试着拆一块。孔子是春秋末年人,既然在他之后生活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墨子都知道人殉之事,那么距离事实更近的孔子不会不知!
  师:你认为孔子和墨子谁的信息更灵通、更丰富?你的根据在哪里?
  生:应该是孔子。他有门徒三千,信息网覆盖天下;(众笑)曾周游列国,遍览各地风俗制度;曾做鲁国的大司寇,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众笑)先前人殉的一些法律条文肯定背得滚瓜烂熟。(众鼓掌)
  生:我来拆第二块。作者说秦穆公人殉之事见于《诗经·黄鸟》,而《诗经》乃孔子删订而成,孔子怎会不知?
  师:何以证明是孔子删订而成?
  生:孔子干完活后曾感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众笑)
  师:很有说服力。你们知道(黄鸟)里是怎么记载这件事的吗?(众摇头)全诗共有三节,(老师背第一节)每节都在悲伤——‘谁从穆公?’每节都在哀号——“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良人就是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口虎。另外,提醒大家,(左传)里对这件事也有记载……
  生:(急忙)老师,我来补充。(左传)和孔子也有关系。老师曾经讲过,《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传,即解经之作。董仲舒说,孔子作《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因为过于简洁含蓄,后世便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来为之作传。这也可以证明孔子不会不知。(众点头)
  师:能够学以致用,很好!其实,还有一本书也和孔子有关,我们可以借它来击倒第三块基石。这本书就是《尚书》。一般认为,先秦历史散文《尚书》乃孔子编纂。《尚书》即上古之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汉书》说:“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由此看来,孔子不会不了解商代人殉之事。
  生:不知怎的,我们越是证明作者对孔子的否定不成立,我越是不明白孔老夫子为何对“始作俑者”发那么大的火,甚至咬牙切齿。无论怎么说,用俑代替活人殉葬也是一个进步啊!(众点头)
  师:问得好。想知道孔子为何发火吗?(众点头)怎么才能知道呢?(众沉思)
  生:如果能查到相关资料,看看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的火就好了。(众点头)
  师:你们找到了读书做学问的正确方法。今天,资料就不让大家查了,我已经查好了。(分发与“始作俑者”有关的两段资料,分别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和朱熹的《四书集注》。学生阅读,讨论)
  相关材料三则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