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内容—知识—技能三级语文教学设计

作者:曾 洁




  ⑥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整体感知:紧承上文,引起下文
  教师提问:该句在上下文联系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真心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吗?
  文本解读:该句是承上作归结又启下的句子,从对“另一世界”的感受自然过渡到下文“无边的荷香月色”的描写。
  作者为排遣这几天的“颇不宁静”,来到了月下荷塘,体味到自由自在、无牵无挂的月下独处的妙处,按理作者应是尽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才对,但作者却说“且”受用,“且”是姑且、暂且的意思,是无可奈何之举。联系上文“好像”“觉”,使我们明白,原来作者寄情于荷塘月色,是现实中找不到出路;而不得不采取的行为,反映的正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现实的不能忘怀。正如历史上很多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在诗中表达出的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山水田—园风光的热爱,却不能说他们真的就忘怀于现实,超脱于现实,而很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才使得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慰藉。因此,“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反映的只是作者对荷香月色的主观期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摆脱,实际上作者并非真能超脱于现实之外,真能置现实于不顾而沉醉于无边的荷香月色,最多不过是希望享受片刻的逍遥,但无从解脱的淡淡哀愁仍暗藏其中。就全文看本句是解读全文的关键句,“且受用”就是理解全文的“文眼”。
  解读方法:抓关键词。
  3.总括全段思想感情
  教师提问:作者从“心里颇不宁静”到“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心情有无变化?
  文本解读:作者带着现实生活中无以排遣的不宁静来到月下荷塘,对荷塘“另一世界”妙处的体味,使作者心生了可以摆脱现实羁绊的向往,有了淡淡的喜悦。但“好像”“觉”“且”等字无一不透露着现实生活对作者的牵引,使想要解脱却无法解脱的淡淡哀愁弥漫于字里行间。而从下文“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可见作者不能置身于现实之外,不能不关注社会现实。作者并非是个“自由的人”,不过是个想追求自由的人。作者的心情并无实质的变化。
  解读方法: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
  
  教案二:言语知识取向的教学设计
  
  一、教案说明
  教育心理学中,对“知识”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狭义的知识则仅指陈述性知识;广义的知识包括技能,狭义的知识与技能并行。本教案取“知识”的狭义概念。言语知识,包括从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等基础理论学科中提取出来的,反映语文规律的陈述性知识,也包括进行听说读写言语活动时的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态,不包括操作形态。前者往往以概念、命题的形式存在,后者则以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也被称为“规则”)的形式出现。这些陈述性知识往往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言语能力,必须经过大量的变式[注],练习,实现向程序性知识(或曰“技能”)的转化,才能最终发挥出它彳门调控言语活动的功能,形成言语能力。但很多教师教学时,却只满足于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命题或规则,对这些知识如何才能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没有科学的设计,致使大多数学生学了没用,教师教了没劲,造成语文教学中“知识无用”的现状。本教案教师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此属程序性知识陈述形态的学习,但教师的教学也就就此打住,没再深入,致使教学收效大打折扣。学生所获只是静态规则本身,却少有学生能将其运用于新文本的解读。
  注:“变式”是概念正例的非本质变化,属教育心理学术语。
  
  二、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体味作者淡淡哀愁和淡淡喜悦交织的复杂情感。
  2.认识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解读文本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教师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并明确告诉学生这是解读文本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并标出段落句序。(同教案一)
  2.教师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逐句分析,体味作者思想情感。(同教案一)
  3.总括全段思想感情。(同教案一)
  4.总括理解全段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刚跟随作者一起体味了“另一世界”,在这里,“独处”的“妙处”使作者心生了可以摆脱现实羁绊的向往,有了淡淡的喜悦,但那种想要解脱却又无法解脱于现实的淡淡哀愁也弥漫在字里行间。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是我们感受作者复杂心绪的基本方法。例如,对文中“像”“好像”“觉”“且”等字的体味,就使我们较好地把握了其现实与追求之间的距离,从而能不被作者表面的喜悦所迷惑,反能深入其内心世界,把握住其刻意回避却无法回避现实的那种淡淡的哀愁。而通过联系上下文,又使我们对这种复杂心绪内涵的体味有了落脚点。全段除了第一句,其他各句都是通过联系上下文达到理解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能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来品味语言。
  注:在以言语内容为取向的教案一中我们列举了每句的解析方法,执教时,教师只需自己立足文本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体味文本的思想感情,而毋须向学生明示获得文意的方法。但以言语知识为取向的教学,与以言语内容为取向的教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教师会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有言语知识方面的收获,而不仅止于让学生获得文意(虽然有的教师未必有这种主观意识,但却下意识做了)。故教师往往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之后,都有对文本所涉及到的言语知识的总结。本教案是关于言语活动(此为阅读活动)知识的陈述形态的总结,此外,反映言语规律的知识,如表达方式、结构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方面的总结也属此类。总结可由教师独立进行,也可提问由学生思考解答。
  
  教案三:言语技能取向的教学设计
  
  一、教案说明
  教育心理学中,将知识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两种。陈述性知识以概念、命题、规则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表征。简单地说,产生式就是“如果满足了某种条件,那么就执行某一动作”,用’如果/那么”来表示。因此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产生式的条件项的学习,也叫模式识别学习,包括概念、命题、规则等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学习;一类是对产生式的结果项的学习,也叫操作步骤的学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技能的学习。本教案重点是操作步骤的学习,不涉及模式识别学习。虽有对概念如关键词、句的涉及,但只是作为操作步骤学习的支持性条件来设计的。因为任何操作步骤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在吸取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内化”学说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结构定向”实验研究,提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