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也谈“创造性阅读”
作者:余彤辉
一直以来,我始终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所谓“创造性阅读”为何物,不懂什么叫做“创造性阅读”。最近拜读了几位作者关于“创造性阅读”争论的文章,尤其是拜读了李海林先生的大作《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再论“创造性阅读”》(见本刊今年第4期。以下简称《再论》)一文后,突然感到有些话不得不说,因此写出来供大家思考和批判。
一、什么是“创造性阅读”
《再论》一文有一个重要的结论,也是全文的前提,那就是,认为所有的“阅读”都是创造性的。作者明确地说“根本就不存在‘不创造’的阅读”,“任何阅读都是创造性阅读,任何阅读都包含了创造性的因子,都是创造的成果。”“‘创造’是阅读自身的规定性,并不是从阅读外面另加给阅读的。”(1.1——这是《再论》文中的小节号,下同。)作者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举证说,“现代文本理论、读者理论、哲学解释学、解构主义、建构主义等,都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证,它们讨论的所有问题,最后都形成‘阅读的创造本性’的结论。”(1.1)
这里,涉及了两个根本问题,第一,到底什么是“阅读”?阅读的本质是什么?第二,什么是创造?
什么是“阅读”?我以为,阅读是一个获取有用信息的过程。换句话说,阅读的本质就是获取信息。《现代汉语词典》说,阅读就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 ①。“阅”即“看(文字)” ②,或“看,观览” ③;“读”是“诵读” ④,是“看着文字念出声音” ⑤。“读”还有“抽释,宣扬”的意思⑥。当然,今天“看文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报了,但是,“看”这一点是没有变的。“看”就是人脑通过眼获取外部信息的过程。读则是在看的基础上通过发音器官使其以声音的形式再现的过程。阅读的目的首先必须是接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而不是“创造新意义”(1.3)。
肯定会有许多人反对这一观点。但是我以为,这一观点较之“创造本质说”更接近于真理。
有人会说,阅读是一个思维过程。阅读当然需要思维活动的参与,否则怎么“领会”呢?人脑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机器获取信息过程的本质差别就在于,人脑通过意义和逻辑判断对信息进行筛选,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这是通过思维实现的。阅读中的思维当然不只是意义和逻辑判断这么简单。我们这里要明确的是,阅读过程需要思维的参与,或者说阅读与思维密不可分,但是不能把阅读过程等同于思维过程。如果是在“等同”的意义上说“阅读是一个思维过程”,则是错误的。
有人会说,阅读是一个情感熏陶的过程。我们要明白,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是建立在对文字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意义的把握,就没有情感的产生。情感是阅读过程的一个衍生物,它并非阅读过程必然产生的,它随文本内容的不同、阅读目的的不同而不同。至于那种喜爱或厌恶阅读的情感、对某一类文本喜爱或厌恶的情感等,恐怕与我们这里讨论的不是一个主题了。
也有人会说,阅读是一个审美过程。审美同样是阅读的一种派生过程,它并非必然产生的,会因文本、阅读目的、阅读者的心情、甚至阅读环境的不同而异。把阅读过程等同于审美过程也是错误的。
还有人会说,阅读是一个提高修养的过程。个人“修养的提高”是一个很模糊的说法,什么是“得到了提高”,什么是“未提高”,很难清晰地界定,因而也很难得到验证。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得到了提高”必然是通过阅读得到了某种东西,因此我们说,所谓“修养的提高”是阅读的一种结果,并非阅读本身,不要混为一谈。
在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现象,那就是,研究者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扩大其研究对象的意义,有意或者无意地夸张其研究的意义。这样的研究初看起来似乎很“深刻”,其实认真分析起来不过是一种平面的扩张,而不是纵向的深入。在平面扩张的同时,往往也就失去了其本来应有之义,最后的结果可能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了。如今的阅读研究,遵循某些哲学理论,从关注文本到关注读者,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即所谓“对话”。这并不能说有什么本质的错误,但是千万不能夸大其词,无限扩展。例如有人认为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缘文会友的交往过程”“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人类素质生产的过程”;说“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际活动”“阅读是吸收也是倾吐”,阅读是“人类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中成长,人类文明在阅读中前进”。这里,除了第一个理解还贴近本质之外,其余的论述都是在平面扩张。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阅读,不论你把它描绘成什么,首先都必须接触文本,都必须认读文本的文字,弄通、理解文本的意思,哪怕是局部的。没有这一点,就不是阅读;离开了这一点,就是谬误!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一项研究,或者一个使命,都只能完成它所能够承担的使命,任何夸张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我国,人文学科研究还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惟外国理论是尊。写文章或者讨论问题,要罗列一大堆的洋名字、洋名词,还有人甚至不管自己到底是不是认识,还要弄一堆洋字母置于文中或罗列其后。拉大旗作虎皮,挂羊头卖狗肉,很少自己认真地考察一点实际问题。在别人那里无非只是众多理论流派中的一种罢了,可是到了我们这里就成了大家公认的指导纲领。从若干年前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到今天的所谓多元智能、建构主义,包括与本文相关的解释学、文本理论、接受美学等等,无不如此。大家不妨放眼看一看,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众口一词,千人一面,谈到教育问题就离不开多元智能,少不了建构主义,讨论阅读问题就言必称解释学、文本理论?这是不是很可笑?这说明了什么?这并不能证明我们先进,也不能表示我们开放,只能说明我们的愚昧和无知!
《再论》的作者明确说“阅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什么是“创造”?作者没有阐释。什么是阅读中的“创造”呢?作者也未正面讨论。我们只能从行文看作者的理解。作者指出,“任何阅读都是创造性的,都包含了读者自己的意见和感受。”(1.1)这句话可以简单地说,读者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就是创造。“只要提高了自己的一般文化素养,包括增加自然和社会知识、丰富人生体验和提高人格修养,创造过程也就完成了,阅读的目的就达到了。”(2.3.2)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提高文化素养、增长知识、丰富人生体验、提高人格修养等都是阅读的“创造”。“‘教学性阅读’既是‘创造的阅读’,更是‘阅读的创造’,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创造性阅读创造学生的‘阅读素养’。”(2.3.2)这句话等于说,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也是“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创造的本质就在于:学生在寻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结构与文本的结构的共同点的过程中,他与文本相互之间因为吸取对方的一些元素而发生了一些‘变异’,出现了一些新的元素。换一句话说,阅读的创造本质在于:阅读过程建构了一个新的意义结构;这个意义结构既不同于原来的‘我’,也不同于原来的文本,而是分别从原来的‘我’和‘文本’中吸纳了原有的元素;这两个来自不同系统的意义元素融会贯通,诞生了一个新的意义结构。”(3.1)这是全文中惟一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作者在后面打了一个比喻,“就像两个泥人,打碎了,和成稀泥,重新被捏成一个新泥人”(3.1),这的确是“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