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也谈“创造性阅读”

作者:余彤辉




  我们不妨简单归纳一下作者“创造”的含义。在阅读过程中,意见和感受是创造;获取知识是创造;提高修养、丰富了人生体验也是创造;形成了新的意义结构更是创造。
  《现代汉语词典》对“创造”的解释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辞源》的解释是,“发明或制成前所未有的事物。”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所谓“创造”,必须以“新”为特征,以“前所未有”为基本点。
  因此我以为:
  把握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这不是“创造”,只能叫“再现”。
  浏览报纸,了解了国内外的新闻,这是“接受”,不是“创造”;
  阅读了一篇介绍现代武器的文章,增长了一些知识,并且禁不住发出一声感叹:“哇,真厉害?选”这是“获取”,至于这声感叹好像也不是“创造”。
  但是,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有了新的理解(与众不同的,否则不能称为“新”),可以称为“创造” ;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想法,这也是创造。但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吗?
  我反对把人的创造活动神秘化,把它描绘形容得高深莫测;也反对把创造活动庸俗化。无论如何,把人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等称之为“创造”,甚至把读的“感受”也称之为“创造”,我以为是不妥的。
  创造可以分为有意识创造和无意识创造两类。有意识创造就是事先有明确目的的创造活动;无意识创造则是随机产生的,事先没有明确目的或要求的创造活动。创造和阅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阅读和创造是两个不同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不一定要阅读,阅读不一定导致创造。对于创造过程来说,阅读只是其中获取信息、获取启发、得到灵感的途径之一。对于有意识创造而言,创造者可能会通过阅读来开拓、启发或印证自己的思路。这里只是阅读过程和创造过程交织到了一起,作为阅读过程本身仍然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对于无意识创造而言,创造者可能在任何情况下,受任何外界刺激启发从而获得创造灵感,阅读仅仅是外界刺激的一种,创造者可能被文本中的任何一点信息所启发而获得创造灵感,可以是与文本主题相关的,也可以是毫不相关的信息。
  什么叫做“创造性阅读”呢?目前流行的所谓“创造性阅读”是一个含义十分模糊的提法。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以为,大致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指“具有创造(性)特点”的阅读;二是指“以创造为目的”的阅读;三是“导致创造性结果”的阅读。“具有创造(性)特点”实质是语焉不详的。因为,到底哪些特点是创造活动所独有的呢?比如联想、想像、发散思维等等,我们说,创造过程包含其中某个或某些特征,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有这些特征就是创造。一个人联想丰富,想像力强,善于发散思维,只能说明他能创造或想创造的或然性,并非必然性。“创造”也是人类很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其实至今并没有真正研究清楚。我个人以为,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目的性或创造意识(即想创造的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当这个前提与联想、想像、发散思维等等品质结合时才可能导致创造,所谓“创造”应当是以结果论英雄的。因此,第一种理解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只能是第二或者第三种理解。第二种理解是从读者的主观目的出发,在这种理解下,获得无意识创造灵感的阅读就不能包括在内。第三种理解可以包容第二种理解,“获得无意识创造灵感的阅读”也就包括在内。我以为,如果一定要使用“创造性阅读”这个名词的话,严格说来,只有在“以创造为目的”这个前提下成立。如果接受这个结论,我们就应该明白,“创造性阅读”(以创造为目的的阅读,下文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只是人一生全部阅读活动当中的一小部分;即使按照第三种理解,把“获得无意识创造灵感的阅读”包括在内,也只能是人终身阅读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
  “创造性阅读”是—种特殊的阅读。—般阅读的注意中心是获取作者文本中的信息,创造性阅读则是要以一般阅读为基础,要在别人信息基础上创造新信息或新构想的阅读。
  
  二、三类不同文本的阅读
  
  从内容的角度,我把阅读的文本大致分为三类,文学文本、科学文本和一般文本。
  文学文本指各种文学作品。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灵活性。首先,他的“文本所指”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样的客观对象由不同的人去描述,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或不同的心情下去描述,都不会相同。其次,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是作者对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感受,是作者的主观世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因此,作者不同,他的阅历、学识不同,对同一客观世界的反映自然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作者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者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态下都不会相同。第三,描述的语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语言风格,都有自己的描述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文本增加了一层虚幻的色彩。文学的目的不是揭示概念,而是用文字塑造形象,为此,有时作者甚至故意违背语用原则,这使得文本更增加了一种天然的不确定性,给读者留下相当的想像空间。正是由于文学文本的这些特点,造成了文学文本的“空白点”“未定点”,于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阅读文学文本也必须首先认读理解文本,一千一万个人读的哈姆莱特都是莎士比亚所创作的惟一的哈姆莱特!文学文本带给你的喜怒哀乐来自于对文本基本的理解和把握。弄懂文本才能谈不同的感受,先读懂莎士比亚文本中这惟一的哈姆莱特,才能在头脑中构建自己的哈姆莱特。
  科学文本我再进一步细分为纯科学文本、准科学文本和泛科学文本三类。纯科学文本主要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著及教科书,也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一些交叉学科,例如数理逻辑、教育统计学等等。目前市面上大量的计算机教学指导书可归入这一类。这类文本兼具了确定性、精确性和严密性{11}几大特点。首先,它的“文本所指”是确定的,这类文本要描述的是人们通过研究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或原理,客观准确地描述这个规律或原理是这类文本起码的要求。第二,这类文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可重复性。你的数据、证明或试验等必须能够被他人重复,如果不能被他人重复,你的准确性就可能存在问题,就会受到质疑。可重复就意味着可验证,这正是自然科学科学性的要求之一。因此,纯科学文本必须有惟一正确的理解,不允许一千个读者造就一千个哈姆莱特。这类文本如果像《再论》作者转述的那样,“阅读即‘误读’,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正读’”(1.1),那么科学家之间就无法交流,也就不会有科学技术的今天。如果阅读过这类文本,尤其是自学过这类文本的话,那么你就会知道,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你要做的只有理解和接受。你必须用心去理解每一个词所表达的准确含义,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例如你自学计算机,在看书的时候你只能理解和接受,否则你就无法成功地操作。甚至有时你一时无法理解,你只能接受,记住操作程序。在这里没有“创造”可言,如果把这样获得的操作技能称之为“创造”的话,那就无异于胡言乱语了。你熟练掌握基本操作以后可能会自己创造一些技巧,但这是后话,与我们这里讨论的已经不属于一个问题了。在阅读这类文本的时候,读者也会“立刻直觉性地调用自己的所有积累进行联想、补充、猜测”(3.3.3),但这时的“联想、补充、猜测”绝不是为了创造,而是为了理解,为了弄懂、吃透文本。注意,不要把联想、补充、猜测等同于创造。创造可能需要联想、补充、猜测,但联想、补充、猜测不是创造。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犯混淆概念的错误。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