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者吾喪我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

  子綦(qí),《成疏》:“楚昭王之庶弟,楚莊王之司馬,字子綦。”這段話錯得一塌糊塗。楚莊王是楚昭王的曾祖父,西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楚昭王是西元前515年至前489年在位,兩者相距將近100年,曾孫怎麽可能到曾祖朝中去作司馬呢?

  但成玄英這樣疏也言出有據。《讓王》篇中,有楚昭王與吳國交兵,敗而失國,次年返國,命司馬子綦給跟隨他逃亡的屠羊說封官的事。成玄英想來根據這個“司馬子綦”,寫下這段疏,可惜把“楚昭王之司馬”錯成“楚莊王之司馬”。

  但是,他把這裏的“南郭子綦”與“司馬子綦”認爲是同一人,卻又錯了。“司馬子綦”,在《左傳》作“子期”,晉朝杜預《集解》:“子期,昭王兄公子結也。”這個人,在楚昭王十年(西元前506年)隨昭王逃亡時,立下了大功。楚昭王逃到隨國,吳國派使者至隨,要隨侯交出楚王。子期挺身而出,說,我的面貌和楚王相似,你們把我當楚王交出去,可以使楚王逃過這一關。還虧他過去的家臣鑪金替他在隨侯面前說話,隨侯才拒絕了吳國。這件事,《史記》中也有記載,寫作“王從臣子綦”,可見“子綦”與“子期”是同一人。這個子綦,後來與令尹子西搭檔,爲楚昭王的股肱之臣。他在楚惠王十年(西元前479年)的一次宮廷內亂中,奮力搏鬥而死。而“南郭子綦”,在《徐無鬼》篇中又作“南伯子綦”。這兩段話,開頭部分幾乎一模一樣,因此,可以斷定“南郭子綦”就是“南伯子綦”。但《徐無鬼》中,後面有,“田禾一睹我,而齊國之衆三賀之”語。“田禾”即田姓齊國的創始人太公和。田和遷齊康公于海濱,自立爲諸侯,是在西元前386年。那時,楚國的司馬子綦已死了近一百年了,這兩個“子綦”怎麽會是同一人呢?在《徐無鬼》篇中,還有一則有關子綦的故事,從內容來看,這兩個“子綦”應是同一人。此故事說到子綦的兒子梱後來做了齊渠公的看門人。史無齊渠公之名,孫詒讓說:“‘渠’,當爲‘康’,形近而誤。”但我在一本《莊子》中,竟沒有查到一個“康”字,這是令人很奇怪的。“康”在古代是個通用的表示吉祥的好字眼,既有“大”義,又有“美”義,又有“健”義,可用處很多,怎麽莊子會對它這樣冷淡呢?從“齊渠公”之例,似可看出些端倪來。“康”有“大”義,“渠”也有“大”義,以“渠”代“康”,似是避諱。郭象生活在晉武帝司馬炎時,《莊子》中除本篇“大言炎炎”(曾被改作“淡淡”)外,無一“炎”字。《天運》中“有炎氏”改作“有焱氏”,可見郭象在注莊時是作了避諱處理的。晉武帝有幾個重要年號“太康”(西元280~289年),“元康”(西元291~299年),還有懷帝司馬熾的“永嘉”(西元307~312年),在《莊子》中無一“永”字,《大宗師》篇中“子祀”,崔本作“子永”,也像是避諱改。“元”字除用於專名“宋元君”、“元水”、“元端”外,不見一字。“嘉”除用於人名“申徒嘉”外,唯“嘉孺子”一例。“太”除用於專名“太一”、“太子“、“太子悝”、“太山”、“太公調”、“太宰蕩”、“太牢”、“太息”、“太虛”、“太沖”、“太清”、“太初”、“太極”外,僅寥寥數條(“太和萬物”(《天運》),“比與太澤”(《則陽》),“得无太甚乎”(《漁父》),“其爲人太多,其自爲太少”(《天下》)),而且,《莊子》中又有將“太一”、“太子”、“太山”、“太息”、“太初”作“大一”、“大子”、“大山”、“大息”、“大初”的,“太一”等似乎是傳抄時的漏網之魚。“康”、“永”、“元”、“太”、“嘉”,都是常用的好字眼,恰巧在《莊子》中同時受到冷處理,事頗蹊蹺。但我只知道有避帝名字諱和父名諱,沒聽說過有避年號諱的。或許郭象曾想在這上面有所創新也未可知。

  “子綦”在本書中還見於《人間世》、《寓言》,與南郭子綦似應爲同一人。齊國隱士子綦是莊子筆下一個見道的哲人。他的四段議論(《寓言》篇中有名而無論),各有側重,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他非但不求聞達於世,而且害怕聞達於世。世人視爲福份的名利,他視爲傷生的禍患。他之所以能有這樣的見解,就因爲他對“道”有了初步的體證。本節著重說的,就是他從“道”高度,對“物”的一種客觀通達的認識。

  “隱機而坐”,“隱”,安定的意思,這個“隱”現在寫作“穩”。引申爲放鬆、舒坦、慵懶。“機”,《今注譯》引近人李勉說:“‘機’爲靠椅,似床,可以靠背而坐臥。《禮記·曾子問》:‘遂輿機而往’。《疏》云:‘機者,狀如床。’可資爲證。”“隱機而坐”,就是“放鬆地靠坐在機上”。《成疏》爲“憑几坐忘”,好像他在結跏趺坐,入定沈思,這是美化子綦了。

  “仰天而噓”,《成疏》爲“仰天而歎”。陳鼓應先生認爲此疏不妥,他據《釋文》:“吐氣爲噓”,解釋爲“緩吐出氣”。本來,把“噓”解爲“歎”,也很常見,且與“吐氣爲噓”並不矛盾;陳先生特地指出此解不妥,是因爲他覺得,這樣就與他對下一句“荅焉似喪其耦”的解釋配不上。他把這兩句解釋爲:“仰頭向天而緩緩地呼吸,進入了超越對待關係的忘我境界。”他這樣的譯解,其實還是依據《成疏》而來。“耦,匹也。爲身與神爲匹,物與我偶也。子綦憑几坐忘,凝神遐想,仰天而歎,妙悟自然,離形去智,荅焉墮體,身心俱遣,物我無忘,故若喪其匹耦也。”但陳先生認爲,既然已經到了忘我境界,那還歎什麽氣呢?所以,他特別要將“歎”糾正爲“緩吐出氣”。

  歷來注家,對這句話幾乎都是這樣理解的。《莊子解》:“昔者子綦之隱几,嘗有言以辨儒墨矣,至是而嗒焉忘言,……夫論生於有偶……故我喪而偶喪,偶喪而我喪,無則俱無,不齊者皆齊也。”《論釋》:“子綦坐忘,自言喪我”。其實,《莊子》的原話,根本沒有那樣地玄而又玄。“耦”,匹偶的意思,這裏就是指的妻子。《左傳·桓公六年》:“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荅焉似喪其耦”,就是說,沈下頭好像死了老婆。像歷來的注家那麽解釋,是違反一般的思維規則與修辭法則的。“似喪其耦”是個比喻句,比喻是爲了讓讀者對所喻的東西覺得形象可感。這裏所喻的是子綦當時的精神狀態,莊子稱之爲“荅焉”。“荅焉”是怎麽個樣子,要靠“似喪其耦”這個比喻凸現出來。如果“喪其耦”正像陳鼓應先生說的“意指心靈活動不爲形軀所牽制,亦即意指精神活動超越於匹對的關係而達到獨立自由的境界”,請問,有多少人讀了以後能體會到這種狀態,莊子以此來設喻,不是存心跟讀者開玩笑,不要別人明白他的話嗎?修辭的法則,喻體必須是人們熟悉的、可感的、具體的、明確的。我們說:“忘我的境界像秋天的晴空”,不會說:“秋天的晴空像忘我的境界”;我們憑什麽認爲莊子會說“荅焉就像物我雙忘的境界”這種昏話?

  “似喪其耦”既然就是“像死了老婆”,那麽,“荅焉”也就不像郭象注的什麽“解體”貌,而是一種極度沮喪的樣子。《說文》:“荅,小尗也。”即小豆。《廣雅·釋草》:“小豆,荅也。”後來有了厚重的意思。《漢書·貨殖傳》:“荅布皮革千石。”顔師古注:“粗厚之布也,其價賤……荅者,厚重之貌。”怎麽從“小豆”引申到“厚重”義的,想不出來,只能猜測爲通假。也許當時口語已有用“荅”來表示“重”、“垂”的意思,莊子要形諸文字,想到了豆莢垂挂下來的樣子,音義兼取,就用了“荅”。在現代口語中,還有“羞答答”、“戇答答”(憨厚,“答”有厚重之義)、“耷拉著腦袋”等說法,可作佐證。“荅焉”,就是沈下腦袋。

  這樣再回過去看,“仰天而噓”,就是擡頭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理解爲歎息也未嘗不可。反正,決不會是“進入了超越對待關係的忘我境界”的標誌性動作。從上下文來看,寫“仰天而噓”,就是爲了引出“荅焉似喪其耦”,這是那個狀態的標誌。陳鼓應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一定要改爲“緩緩地呼吸”,以與後面的坐忘境界相符。這上面,顯出他比成玄英來得縝密。但是,即使把“噓”解爲“緩吐出氣”,也還不是坐忘的標誌。就算古人練功時有用“噓”、“呵”、“嘻”等調息吐納法,但在噓氣有聲時必然還沒進入坐忘境界,何況再加上“仰天”這個動作?真到了坐忘境界,呼吸微弱,幾乎一絲沒有,稱之爲“龜息”;人也寂然不動,形同槁木,怎麽會突然昂起頭來呢?“仰天而噓”,與其說是坐忘入定,倒還不如說“出定”來得確切。

  其實,這句話,倒真可以說是描寫了一種類似“出定”,從沈思中脫出來的狀態。

  這句話的三個分句,寫了“出定”的三個動作,先是很放鬆地靠坐著,好像在打盹;忽然,擡起頭來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接著,又沈下腦袋,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悲傷之中。“荅焉”已不是“隱”坐,儘管在表面上很相似。這就像人已經一覺醒來,卻懶洋洋地還不肯睜開眼睛,還在回想著剛才的夢境。旁邊的人能覺察到這種區別,就因爲有“仰天而噓”這一動作。所以接下來,侍立在旁的顔成子遊就向子綦發問。倘若子綦在坐忘的定中,子遊怎麽能開口問話呢?驚擾定中之人,是可能惹出大禍來的。那些注家在說什麽“坐忘”、“入定”,卻連這點起碼的規矩都不懂;可見,就是要美化莊子筆下人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麽,莊子爲什麽把子綦的悟道狀態,比喻成好像死了老婆一樣悲傷呢?

  我理解,大概有如下三條理由:

  其一,從外部的情態來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與死了老婆,萬念俱灰的深切的悲哀非常相似。人們對喪偶之痛有直觀、能想象,故而拿它作比喻。比喻總難以全面,只能取其一點,莊子在此取的就是如死寂一般的感情。

  其二,得道之人,在其初時,會感到非常的孤獨與寂寞,這種心情,與失掉了終身相伴、朝夕相處的配偶極其相似。不要說子綦,就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悟,成正等覺後,一開始也有這種心情:“我法妙難思,不信云何解”,“辛勤我所證,顯說爲徒勞”,“寧願不開演,速急入涅槃”。這是一種原來的知識體系已經崩塌,而新證的妙道無法對人言說的困惑。妙不可言,既是一種大樂,又是一種苦惱,這唯有得道之人才有深切體驗,旁觀者覺得很不可理解。

  其三,莊子在這裏描述的子綦的悟覺境界,並不是至高、圓滿的境界,他剛剛開始在理上破我執,還沒有體證大道。用佛家術語來說,他好比是剛想通了“四諦”、“八苦”、“十二因緣”的道理,産生了厭離世間之心,連初禪那種身心輕安的喜樂滋味還沒嘗到,離開無餘涅槃還遠著呢。我們都知道“不破不立”,但並非“破就是立”,乍破而未立,會出現一段精神上的真空,産生類似極度恐懼與巨大悲傷的失落感。有人甚至因爲預感到這種情感危機,産生了放棄對生活真諦作繼續探求的念頭。“我本來活得好好的,不管是成功還是挫折,都覺得蠻有味道;一旦我知道這一切都是沒有什麽意思的,是虛假的,我活著就沒勁了。所以我不要知道真相,知道真相又有什麽意思呢?”因此說,求道的過程,是個艱難的過程,是個痛苦的過程。如果求道的過程始終充滿愉悅,那麽世人自會趨之若鶩,孔子也不會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荅焉似喪其耦”的情狀,在求道過程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這三條理由,第一條是這比喻的形似方面,第二、三條是這比喻的神似方面。不要看這比喻很通俗,似乎不雅致,沒有求道方面的真切感受,還真說不出來。各家之注,看似拔高、昇華,其實是“大而无當”,真是畫鬼容易畫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