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郑家茂 潘晓卉

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进行精心的设计。既要有先进理念的指导,又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支持,更要有无私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的支撑。而今大学教师承载着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等多重使命,绝大多数教师已处于超负荷状态,以任务观点对待教学工作的不在少数,因功利主义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的也大有人在,而对教学模式改革这样费时费力且绩效显示很慢的工作则积极性不高。
  (3)教学模式改革难在教学活动的惯性与教学视野的狭窄。从赫尔巴特到凯洛夫时代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教师们当学生时起,直到他们当教师后,习惯沿袭的就是这样一种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走出国门和校门,领略先进的教学模式的机会并不多。因而教学模式改革受到传统与视野的局限,内在驱动力不足。
  (4)教学模式改革难在教师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是对教学活动的规律性与多样性认识不足。认为“教什么”最重要,至于“怎么教”、“怎么学”全在个人,没有什么最好的方法;认为教学有规律,但教学无定则,不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习惯于自己传统方式的延续。二是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交流认识不足。认为“怎么教”是教师的事情,“怎么学”是学生的事情,“教”的一方不大考虑“学”的一方,极少数甚至课上照本宣科,课下总在忙自己的事情,与学生的接触交流时间甚少,互动就更加难说了。三是对教学要求的把握、对学习目标的实现认识不足。认为教材、讲义、网上资料找起来很方便,仅零散讲一些观点,谈一些思考与体会之类,让学生自己看即可。殊不知,这只能是教师偷懒的托词。四是对知识的无限性与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全面、系统、深入的知识体系,讲课生怕漏掉一点,且把课讲得极清极细,不给学习者留下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这样一种“非常认真”的讲课反而贻误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五是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对教学过程把握、对学生掌握状况的了解、对学生发展的指导等是师范类专业教师研究的问题,认为只要学术造诣高、思想性深刻、待学生真诚、就肯定能教好学生,无须做那些烦琐的教学设计。
  
  3 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1)学生的主体性。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授教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活动和学生主体活动不断实现动态转换,随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自主性逐渐扩大,教师的授教活动制约性逐渐缩小,最后转化为学生能够完全自主学习。因此,教师的主体性体现为主导作用,即引导、指导、鼓励、陪练的角色;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为自主学习、研究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过程的开放性。信息时代提供了众多的知识获取途径,课堂和教师已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自主研学、拓展训练、思维创造,给学生创造知识和能力建构拓展了更加宽松的环境,这是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要义。正如一位学生所说:坐在教室里听自己没准备好的课程,是在浪费时间;听没有水平的老师的课,也是在浪费时间。学东西关键是学这门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有些内容和细节,忘记了可以查书,但思考问题的方式,一旦领悟并加以应用后,具备的是解决更多新问题、领悟更多新知识的能力,这才是通过学习需要真正提高的地方。
  (3)评价的综合性。传统教学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最后考什么,形成一种面向考试的教学模式。一旦教学过程开放,伴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考试将不是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唯一形式,伴之而生的报告、论文、设计和讨论的地位反而越来越重要。如何衡量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就必须目标明确具体、过程充分互动、重视检验留存。国外学校对实验课和项目作业训练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作业、报告的批改也很认真,学生必须认真去做,如有抄袭,教师很容易发现,而且会严厉处罚。应按照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改革现有的学业评价制度。
  (4)手段的扩展性。学习不能仅局限在课堂内,应该充分利用名师、资料、实验、学科、专业等优质资源环境与学术氛围,把学习的场所从课堂扩展到大型实验室、图书馆、讲坛等。要扩大自主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把工程实践、课程设计、项目训练以及大学生研究训练做好做实;要将学生个体的学习扩展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社区学习等合作学习的形式;要着力提高各种课外学习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面,通过研究小组、讨论班、读书会、笔会、报告会、俱乐部、沙龙、社团等各种载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施展多方面能力和才华的舞台。
  (5)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要将以大班课为主变为大班课、小班课各司其职;要形成基础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课、社会实践课等课程链,要丰富案例课、学科概论课、研讨课等新课型,要重视开发论坛、讲座、报告会、展示会、竞赛、科研训练计划等广义的课程,给学生更广阔的创造环境。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创设提出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情境、协作学习交流情境功能的优势,拓展学生网上学习、教师网上答疑、学生网上作业、教师网上批改的新途径。
  
  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设
  
  多年来,东南大学积极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按照“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课外研学,丰富网络助学”的思路,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1 理论教学努力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建立起“课堂主讲一习题课研讨一实验课加深理解和创新一专题讲座拓宽知识N--小论文检验素质”的一整套教学模式。“大学物理”采取课堂讲授与演示实验相结合、大班讲课和小班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并建成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大学英语”实施大班多媒体授课与小班听说操练相结合、网络课程自主学习与研究生上机辅导相结合、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实现教学时空与人机资源优化组合的教学模式。“中国建筑史”以教师精讲为主,学生结合参观、调研、分析、设计等,进行自主性学习,形成了教与学相长、想与做结合、能力和知识共进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改革走在前面的课程均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学校开出80多门Seminar课程和50多门学科概论课,一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走上讲台,他们引入学科前沿内容,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求知兴趣,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他们或介绍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工程领域的最新实例,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