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国际大学课程改革动因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作者:刘永芳




  摘要:本文在探究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出国际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动向,并提出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即强调以内生型变革为主的课程改革,凸显大学自身的创新精神;促进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合;重视对大学课程的分类指导和分层质量评价、监督与评估;吸引和动员优秀师资参与课程改革。
  关键词:本科;课程改革;动因模式;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所秉持的课程观因其隐含的教育目标的不同而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走向、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很有必要探究国际课程改革的动向,梳理出国际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脉络。“高等教育的历史,很多是由内部逻辑和外部压力的对抗谱写的。”实际上,大学课程改革正是在高等教育这种内在动力和外部要求间的恒动、对抗、妥协的过程中产生,进而牵引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结构,或者说,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拐点正是由于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目的的演进及其外化标志的课程内容、体制、结构的实质变化而呈现在世人面前的。
  
  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和模式探析
  
  处于雏形阶段的高等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统治型人才,传授和追求高深知识是大学的主要使命,为社会培养官员、医生、教士,课程内容主要拘囿于教育、神学、医学、法律、哲学等领域,大学保持着高度自治,受到外力的影响很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知识的更新、科学的发展以及哲学新思潮的出现,大学内部不断产生新的学科领域,教育内容不断增长和变化,课程知识面临进一步地选择、更新、组合,大学课程急需改革,以应对校内外的要求和压力。
  同时,国家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并且把大学作为民族振兴和国家竞争的重要工具,大学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从国际范畴看,随着高等教育的职能衍生和规模迅速放大,围绕着“精英主义与平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民族主义与普遍主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等哲学思潮,以及这些思想的激烈碰撞、交锋,通过一次次理念和现实的对峙和交融,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课程改革不断走向纵深,出现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改革模式。
  
  1、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的融和——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发生变革,选修制出现
  由于高等教育基本职能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向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衍生,大学的课程内容发生变化,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结构随之呈现出新的模式。19世纪初的欧洲大学,承袭原来的班级授课制,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权。随着社会、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原先单一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管理制度以及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得到最佳的发展。
  1810年,德国在威廉·冯·洪堡的领导下创立柏林大学,在继承原哈勒大学“学术自由”办学原则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实施改革,在注重发展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将科学和工程等学科纳入教学体系和研究范围,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帮助德国恢复社会力量、实现民族振兴。从文化上来看,德国的理性主义和新人文主义精神,为柏林大学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勾勒出基本框架。柏林大学强调以研究为基础进行教学,“教学自由”以及“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成为大学的思想核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型课程组织形式——选修制,选修制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成为一种具有教育理论支撑的较为成熟的教学制度。
  其他国家的大学课程不论从内容还是从体制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比如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呼应经济发展和国家管理体制变革的要求,出现新的大学形式——大学校,引入科学、工程等专业课程,这种改革“帮助建立了一个比较有效的文官制度和比较先进的需要学问的职业体系”。
  
  2、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抵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凸显,课程学分制产生
  1636年开始创办的美国大学效仿英国,实施固定课程制,传授古典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这种课程体系以及设置方式,提出大学要进行课程改革,主张改变传统的以古典文学为核心的、全部必修的课程结构,增加供学生自由选课的实用课程。1861年美国实施《莫里尔土地捐赠法》以后,大批农工学院在各州出现,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功能。以“威斯康辛思想”代表的大学社会服务观,使赠地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并赢得了声誉。其他大学开始增置相关的实用课程。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美国高等学校中的课程改革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哈佛校长艾略特首先确立实施学分制。艾略特成功对课程选修制实施了美国化改造并取得成功。1869年,艾略特主张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改善并推广选修制”,“争执不休地议论关于语文、哲学、数学或科学能否培养最优秀的心灵,普通文化教育应以文科为主抑或以科学为主等等课题,在今日都是不切实际的空谈”。艾略特将选修制作为实现哈佛课程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并逐步予以实施。选修制改革在哈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课程与新教师数量同时有了较大增长。为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建立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状况并可供比较、判断的统一标准,于是作为一种衡量学生选修课程学习程度的衡量单位——学分应运而生。艾略特认为,学分制与其“智力上适者生存”论相适应,人的能力、素质等有差异,大学应充分满足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殊才能。以后,绝大多数美国高等院校以学分的方式决定学习成绩或学位条件。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学分制这种新课程制度能够保证自然科学以及其他新兴学科的运用,能够把效用的观念注入美国大学的课程理念之中,学分制的建立成为美国大学向现代化大学转变的最重要的标志。
  但是,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作为新兴的课程模式的自由选修制及学分制也存有不足与缺陷。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对此曾进行过精辟分析,“内容几乎包括各种可以想象得到的科目,其中较多的是微不足道的实用科目……用算术方法简单累计‘学分’的做法,无意中起了极大地减少学生智力努力的作用。四年的课程先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掌握一小块知识比掌握知识整体要容易:学分则可一年年累积。‘分而治之’,流行的教育哲学不相信艰苦的学习。”针对自由选修制实行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缺乏连贯性以及部分学生就轻避重的选课倾向等问题,哈佛大学初期采取了一些折中方案,对学生选课的自由作出一定的限制,比如规定哈佛的本科生的主修领域、以保证重点; “分配”一定课程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以保证学生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3、精英主义与平权主义的交锋——研究生院、专业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