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国际大学课程改革动因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作者:刘永芳

学院从本科教学层次中的分离是高等教育化解精英主义和平权主义思想矛盾的举措,顶峰课程和荣誉学位课程计划出台
  美国高教系统内部,与外部压力——政府倡导成立的赠地学院相对抗,或者说最终相适应的结果,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恪守传统大学理念的老牌私立大学内部出现了一种更高级层次的高等教育——研究生院,以追求真知、科学研究作为己任,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精英人才,从而把自身与赠地学院之间划出了一条界线。其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美国成立研究生院。
  到了20世纪60年代,全球范围内发生了第一次变革浪潮,主题是民众要求更大的平等——在入学的机会、管理、专业地位等方面,这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和构成发生变革,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体系总体上由传统深厚的精英主义办学模式向现代化民主化多元化模式过渡。比如,英国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罗宾斯原则强调国家办学的方针首先是使那些有能力有条件有愿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由于传统的精英大学内部坚厚的壁垒,各国主要通过增设高教机构作为应对大众化的手段,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挪威的地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纷纷成立,以响应劳动力市场要求。这些高中后机构实施的平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的民主要求对大学的精英教育的冲击。意大利的精英教育则由于没有其他缓冲路径而剧烈扩张,使本国整体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伤害而一蹶不振。
  当更多的研究型大学把注意力转向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时,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背景下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优秀与公平、精英主义与平权主义的矛盾、“冰河时代”的恐惧,再一次呈现。高校把课程改革作为解决高校质量问题的突破口,更加注意学生的普通教育、职业准备、创新能力和发展成长的环境质量。此外,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采取了顶峰课程和荣誉学位课程计划来吸引优秀本科生,这是为精英学生而设立的精英计划,鼓励优秀学生参与到研究中。在项目选拔中,十分重视学生知识基础、参与热情、感知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综合品质。通过类似的高深课程计划,大学在本科层次选拔和培养了具有较高研究素养、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4、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碰撞——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弥补两者间裂痕的黏合剂,导师制、核心课程方兴未艾 “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或“博雅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一个概念。通识教育是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必要途径。只有具有宽广的知识基础、通晓多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人,才能发现和把握创新的方向,并超越前人。从近百年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看,其中交叉学科占获奖项目的比例很高,由最初的36.2%到近50%。所以说,通识是产生交叉思维的必要前提。
  大学课程改革经常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孰轻孰重的天平中摇摆,本质上,也是人类社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哲学思想斗争的结果。
  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伟大教育思想家如纽曼、艾里奥特、罗伯特·赫钦斯、詹姆斯·科南特、德里克·博克等人,均在不同程度上阐明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付诸实践。例如,哈佛校长科南特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将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他认为,大学应该使学生参与理性文明的“伟大对话”,这有助于使之成为真正的人,成为负责任的优秀公民。在科南特领导下,哈佛大学在1946年开始试行通识教育课程教育。德里克·博克出任哈佛大学校长后继续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改革形成“核心课程”,否定和排除了全部自由选修和按科目内容分类的普通教育模式和为满足市场需要而以职业教育和专业训练为导向的本科教育模式。他认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为避免学生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必须将本科生的课程列入一定的框架,使学生可以在这个框架里适当地实施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1977年,哈佛发表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被美国高教界称之为“半个世纪以来重建本科生课程中知识的连贯性和合理性的最有力的一个步骤”。核心课程取代了“通识教育”课程。1981年,哈佛大学公布了《公共基础课方案》,核心课程的体制基本形成。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包含科学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五项原则以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推理、定量推理、自然科学、社会分析”等七大类别。
  英国虽没有实施核心课程改革,但有人认为牛津大学等大学实施的导师制隐含着通识课程,诸如本科生参与研究、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批判性思维、顶峰课程、合作学习等都成为“一揽子工程”迎刃而解。虽然核心课程也受到种种质疑,但是,核心课程依然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其他高校纷纷效仿,悄无声息地采取了类似的课程改革实践。
  
  5、普遍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交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国际化课程受到瞩目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国际交流增加,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既要积极融入国际化潮流,又要保持独立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生活学生,并使他们充分理解不同文化,分享其他文明成果。
  发达国家不仅在课程合作上采取了多种形式,而且在课程内容上空前重视和发展国际维度。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际教育法》,美国大学十分重视课程的国际化问题。许多大学从课程入手进行国际化,开设大量国际方面的课程,并开展国际研究项目,扩大人文学科国际化基础。吸引留学生来校做国际项目;与其他国家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内容丰富,包含全球共同的社会问题课程,专门的国际主题课程,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高层次的地区研究课程,追踪国际最新研究成果。欧盟采取“欧洲模块课程”和“整合式语言课程”来实现高等教育一体化。
  
  二、国际背景下的本科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在过去20年中,许多国家作出了不懈努力以改善高校课程体系。总结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课程变革实践,可得出课程改革的如下趋势。
  
  1、课程改革是为了应对文化、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国际等方面的挑战
  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和政治的国际化、全球化,对教育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另外,社会发展不断产生新的理念、新的价值观,如民主和平等观念,需要更加重视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任何满足非传统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多元的社会需求背景下,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改革强调了个人发展、社会协同和经济振兴等方面的目标,课程改革是为了有效适应国际、国内变化,以及日益增多的地方需要。
  
  2、本科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经验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