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国际大学课程改革动因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作者:刘永芳

程取向
  从美国高校的课程改革实践看,课程改革出现一种整体化改革趋势。这种取向强调如下课程改革框架:既确保核心课程内容的学习,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教育的全面性,同时也尊重个人的自由,为学生选修学科提供机会。课程变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更加严密、更具系统性。比如,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突出对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既强调人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人文教育,又重视具有时代精神的科学教育:既强调历史文化、伦理价值,又重视事实推理、批判反思。
  
  3、课程改革主要以内生性的方式进行,改革的动力机制、实质内容源自高校自身
  虽然课程改革是为了应对文化、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国际等方面的挑战,但是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方法、路径却要从大学内部寻求答案一一课程设置与学生政策、学术标准均属于学术自由的传统范畴,课程改革的最终决策权在大学,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大学的功能,使大学从事所能达到的最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从政府层面看,主要是应对课程改革给予宏观的指导性意见和政策呼吁。因为政府往往仅从国家的需要出发,从培养公民的角度来考虑课程的适切性。然而课程不仅要考虑国家的需要,而且必须符合人性,因此课程改革在必须反映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多样性特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大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思路、内容也应体现出各自的多样性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机构先后发表的多篇关于大学本科质量问题的系列报告,如《开发一项遗产:关于高等人文学科教育的报告》、《参与式学习:认识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高校课程的完善:给学术界的一项报告》、《高等教育与美国的复兴》、《保证自由的福祉》、《该有结果了:政府关于教育的1991报告》、《学院:美国本科生的经历》、《美国的必然选择:提高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引起了人们对本科质量的担忧和对课程改革的广泛关注。但从美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历程看,大学层面实施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一种连续、不间断的内生过程,从选修制、学分制、核心课程到荣誉学位课程计划等课程改革的实施,主要是大学自我选择、自我完善的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看,本科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的多元统一性,既应反映社会的整体要求、体现方向的统一性,又应反映不同大学的不同特征,体现文化多样性。
  
  三、国际课程改革模式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美国、英国等国家关于大学课程改革的创新理念和先进经验,无疑能为我国当前进行的高校课程改革提供很好的借鉴,有助于我们深层次理解和思考快速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1、强调以内生型变革为主课程改革,凸显大学自身的创新精神,改变外控型变革模式
  大学应该对课程设置、教师聘用和学生录取管理等方面具有最终的决定权,这既是西方大学学术自由的光荣传统,也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从国外课程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开展比较成功、影响深远的课程改革都是大学自身实践和创新推动的结果,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理念引导和政策呼吁层面。在我国,政府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者,这种外控型的变革模式不利于调动大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从大学自身的办学目标、定位和特点出发,同时积极呼应社会要求,才能真正制定既符合国家要求又满足学生个体要求的富有特色的课程改革计划,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2、注重课程体系的连续性、整体性和逻辑性,丰富通识教育内涵,促进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合
  在本科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内容的变革,更要关注整体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均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看,更多的是关注课程体系中课程点的建设,而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把握不够。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下发以来,各高校都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希望能够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但是,从西方课程改革历程看,自由选修课到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转变恰恰说明了知识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科学性在课程改革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具有内在逻辑合理性的课程体系才能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不断加深、拓展,使学生得到完整、严密的整体知识,而不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
  国内外大学的课程改革十分注意以培养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科学素养”教育,它不仅仅是以科学知识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或单纯以人文社科知识为目标的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的课程改革虽然也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未能很好地处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把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混淆。出现了两种情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教育成分薄弱,课程内容单一,简单地把开设一两门信息技术课程理解为科学教育,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真正蕴义;在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素质教育也相当不足,注重政治理论说教,而忽视了历史文化、伦理价值、批判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要进一步丰富通识教育内涵,促进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合。
  
  3、重视对大学课程的分类指导和分层质量评价,开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多元化质量监督与评估,促进课程改革的多元化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也必须多样化。不能再用精英教育阶段对人才和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去衡量和评估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大众化阶段仍然应当培养社会所需的精英人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其模式与方法不尽一致,因此不同类型的大学在课程改革的重点和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比如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应是如何促进科学与教学的融合,即如何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真正有效地开展研究性教学,向学生传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知识内容。正如斯坦福大学前任负责本科教育的副校长沙尔迪瓦所预示的那样,本科教育产生了静悄悄的革命:重点相对从研究转向教学,而教学被重新定义为学生参与研究。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高校,其课程质量标准则应紧密结合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确立。所以,应对大学课程改革及其成果进行分类指导和分层质量评价,这样才有现实意义。
  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校质量监控模式——通过发达的教育中介组织对高校质量进行客观、公正、全面评估,建立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监督与评估制度,逐步引入教育中介评价机制。以英国为例,其质量监督与评估可以通过大学基金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协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和英国工业联盟等机构等组织,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介进行监督与评估,泰晤士报每年一度公布的英国大学排行榜对监控大学教育质量作用十分显著。
  
  4、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吸引和动员优秀师资参与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最终成功与否的核心要素
  影响课程改革质量和成果的因素很多,优秀师资是其中的核心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可以说,没有高校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全面理解和全力支持,课程就不会取得实际成效。这是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案都必须要通过教师付诸实践。推进课程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造就大量高素质人才,“只有借助具有较高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前提下,引导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高广大教师实施和驾驭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杨裕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