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英诗赏析”公选课教学探微

作者:张 林

谊地久天长》,学生对歌曲的曲调都很熟悉,因而容易学会歌唱英文歌曲。在吟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掌握诗歌内容,能够饶有兴趣地欣赏该诗。此外,可以播放MP3格式的原版朗诵文件,学生再模仿原汁原味的英语朗诵,会兴趣盎然。这些都是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
  同样,在课堂上采用翻译比较的方法来阅读欣赏英语诗歌时,主要是学生参与,教师只是起到组织、点评的作用。比如,在讲授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的小诗“Dreams”时,教师引导学生翻译此诗,然后让同学参与点评,最后选出最佳译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很容易了解诗歌的内涵。由于该诗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教育学生要有远大理想并要为之而奋斗。师生互动还体现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即兴写诗或模仿诗歌,营造诗意的学习氛围,培养诗意的感觉,使得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由于公选课所讲授的诗歌只是沧海一粟, 难免给学生一种挂一漏万的遗憾。师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及英特网的丰富资源,课堂上,教师把自己搜索到的网址介绍给学生或者教授学生类似网站的搜索方法,让他们课下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诗歌的习惯。这样,英语诗歌赏析公选课的开设才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学生对英语诗歌赏析课的反响,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三个方面设计问题,每个问题的选项分成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所谓。全班有86名来自不同系科的同学填写了问卷。问卷调查结果下表: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所选的诗歌内容是比较满意的,说明将经典诗作与通俗诗作融会贯通起来,满足了具有不同层次的欣赏水平的同学的要求。对于教学方法,学生们普遍赞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诗歌教学当中。借助多媒体,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信息输入的同时,又能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公选课受到教学场地的限制,很难师生共同操作多媒体设备,而且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设备及相关教学软件都需要不断开发和研制。教师在课上使用的多媒体设备有时会出现故障,因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计划,这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希望教学设备能有所改善。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由于英语诗歌赏析属于公选课,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拿学分,采用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这些同学的存在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总之,通过问卷分析,高校英语诗歌公选课的开设是可行的,也是值得继续探索改进的。
  
  五、结论
  
  英语诗歌赏析是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师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这门课的开设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首先是教材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较权威的教材,这是这门课的普及的一大障碍。笔者也在加倍努力和相关老师编写教学材料,以期早日出版,能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点作用。其次,公选课的性质决定了是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为了关注教学效果,教师会适时和学生互动。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很少同学能参加到师生互动环节中来。教师采用讲座的形式授课,留给师生互动环节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大多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参与,是不利于英语学习的。再次,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每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激增,加之能够胜任英语诗歌欣赏课的教师相对较少,存在师资严重不足问题。最后,由于英语诗歌赏析公选课还没有普及,因而受关注的程度不大,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学软件也不很完善。当然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广大教师投入到这门课的研究中去,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技术,将这门课的开设普及下去。学生定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学素养,感受英语诗歌所带来的无穷的魅力。
  
  [责任编辑:陈立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