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雪泥鸿爪念旧事 教学相长寄后人

作者:孙继成 沈 弘




  一、教会中学
  
  1944年秋,我升入中学。当时人们都以进教会学校为荣。不同背景的教会学校教学也各有侧重,圣约翰大学着重英文,震旦大学教的是法文,同济大学则以德文见长。这些学校的附属中学以及圣芳济中学、徐汇中学、中西女中、清心女中、培成女中、圣玛利亚女中、晏摩士女中等都是从初一便开始以英语、法语、德语等授课的。每个学校都有外国老师。
  我所念的中学是欧洲天主教会办的圣芳济中学,原名圣芳济书院,英文名叫st.FrancisXavier'sCollege。在虹口校区的通称外国圣芳济,主要面向外国侨民,也就近招一些中国学生,北京大学东语系的李宗华教授即是毕业于该校的。以中国学生为主的校区在法租界的福熙路(今延安中路),一般叫做圣芳济中学。除了解放前的上海外,澳大利亚、港台等地都有圣芳济中学。
  除了开设国文、音乐、体育和公民课外,圣芳济中学的英语、算术、化学、物理、代数、几何、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等主课都用英文讲授。我们的外籍老师是一些天主教会的修士,俗称“相公”(Brother,如BrotherPastor,Brother Vincent等),他们是德国人、法国人、匈牙利人,因为天主教在这些国家信徒较多,当修士的也多。英语对这些老师也是外语,因此这些修士的英语带有浓厚的欧洲腔。
  高中时的英语课本主要是Charles Lamb和他姐姐Mary合编的Talesfrom Shakespeare和美国散文家Washington Irving的The Sketch Book。语法书是为印度学生编的Nesfield Grammar。当时给我们上课的中国教员中,陆佩弦先生的教学水平最高,解放后他在圣约翰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以研究密尔顿闻名。另一位是童鉴青先生,解放后在北京外交学院任教。
  上中学时,我对英语缺乏兴趣,对语法更是缺乏认识,特别害怕填介词的练习和考试。但我的英语书法在班上得过第一,我可以用蘸水笔摹写十七、十八世纪的花体字母。其次,每堂课几乎都有听写测验,这对我的听力和拼写很有帮助。我家中有一台美国Underwood牌的打字机,我的打字速度和正确率数十年来总是居于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高中时整理的笔记本,每一个英语生词或短语居然都是自己用英文整理的。
  抗战胜利后,到处放映美国电影,有原版的,有中文字幕的,也有租的“译意风”,也就是今天从耳机里听到的同声传译。一些高班同学常去看,这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很有帮助。但我家在徐家汇,附近没有电影院,我年纪又小,去得不多。因此,我就攒钱逛书店买书而不去看电影。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后,我高二就要念完了。我们全年级同学联合起来,以准备考大学为名,把英语课给废掉了,因此我中学实际上只学了5年英语。
  从英语教学看,欧洲教会办的学校,洋人自己的语音不纯:数理化课程都用英语讲,就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包括本人)对这些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我印象最深的是,1950年报考华北区统招时,省立上海中学和南洋模范中学分别有60多名和40多名学生考入国立清华大学,而圣芳济中学只有8人,而且其中3人考取的还是外文系。直到解放后,我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典型的买办教育。但后来,我又发现外交部和外贸部中的一些领导和翻译,以及高校的一些资深英语教授不少也是从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圣芳济中学、中西女中等教会学校毕业的,我才意识到教会学校也培训了一批人才。
  
  二、初入清华园
  
  一进清华园,我们就接受了老学长们宣扬的“清华园是革命家庭,外国语乃斗争武器”的革命教育。这时,我才知道外语原来是外国人在中国培养洋奴和买办的工具,如今,我们可以调转枪头,使之成为我们与帝国主义作斗争的武器。
  当时,学俄语的学生总觉得他们才是革命的,而我们学英语的,都是崇洋媚外的资产阶级公子小姐,思想没有他们进步。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后,我发现,党组织对那些俄语翻译们进行反修教育,大批学俄语的大学生开始改学英语专业,这时,我才也不免体会到他们当年的那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我在清华大学学了两年,1950年秋至1952年秋。老师有解放初期的海归派,比如在耶鲁大学深造过的李赋宁先生,他连续两年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翻译老师有著名的希腊文学专家和翻译家罗念生先生;口语老师是归国华侨徐锡良先生;语法课老师是老清华的杜秉正先生;俄语教师是李相崇先生和一位白俄老太太,助教为何士侯先生:教大一国文的是朱德熙先生。
  当年清华的语言教学有不少特色。首先,教学中要求最严的是写作文,不论是李赋宁先生的英语,或是朱德熙先生的大一国文,我们每两周都得写上一篇作文。李赋宁先生始终认为“英文写作是科研的最重要的基本功”。
   第二,学生听课很自由,那时清华聘请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蒋荫恩先生给四年级学生讲“新闻学”,我这位外文系一年级的小阿弟居然也能与毕业班的学兄学姐平起平坐,毫不胆怯。
  第三,各班委会自发地举行多种口笔语并重的课外活动。如不时开展口语运动,鼓励大家操练口语;也定期编英语墙报。我没贡献多少稿子,但班委会让我负责打字。
  第四,清华已有较先进的教学设备,老师为我们录音,让我有生第一次品味到自己的蹩脚发音。我总觉得,学英语单靠老师,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如果学生自觉操练,就会取得更好效果。
  第五,教学领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第一学期年幼好玩,逛王府井、踢足球、打桥牌,周末去西四天主教礼拜堂与辅仁大学的学生教徒辩论人是从猴子进化的;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以至脾气很好的李赋宁先生忍不住常用两个眼睛盯着我。第一学期末,系主任吴达元先生专门找我谈话,要我端正学习态度。对此,我多少有所触动,表态要用功学习。
  但后来在学习上我仍然没花太多功夫,随后就和同学们投入到谁都无法预料的各种政治运动中去了。我先是去北京郊区敲锣打鼓地宣传抗美援朝运动。接着是参军(我第一次因家里反对,没有报名;第二次报名装甲兵部队,因高度近视而未被录取)、土地改革、思想改造、三反五反(我在北京和上海工作了五个月)等运动。
  
  三、转学北大燕园
  
  1952年,我们清华英语专业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参加了亚太会议的翻译工作。这一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了巨大的震荡。为了学习苏联的专业化办学经验,清华和交大等学校改成了理工科大学,北大和复旦等大学改成了文理科综合大学。清华外文系的学生在开学后统统转入北京大学,与老北大、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西北大学的外语系学生合成一系。因为参加亚太会议,我和一些同学当时不在学校,所以我们在清华的行李都是由留校的同学代为打包搬到新北大的。
  亚太会议结束后,大部分同学上新北大报到,而我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