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师范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作者:李建辉
说督导工作还不能进行全面有效地监督和指导,那么,评价则是对教学活动的又一切实反映。为此,高师必须根据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要求,定期开展校内教学自我评价,包括校内的同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过程、效果的评价,也要收集社会和基层学校对毕业生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信息材料;而且,评价方式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有定量的打分表又有定性的综合意见,分析、解决教学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4)重视理论与实践研究,发挥教改决策指导功能。一些重大教改举措的出台,抑或教学制度的修订,还是教学评价指标的界定,乃至一门课程的内容改革和方法更新,都基于认真的周密的调查,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高师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教育教学研究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理论在先”原则,发挥研究机构在教学和改革决策中的咨询和参谋功能;另一方面要利用教育科学研究优势,切实为中小学改革提供咨询和服务。而作为高师教育教学研究部门,研究工作要有前瞻性,善于找准方向,捕捉信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为教学改革提供强而有力的理论指导。
(5)充实教学软硬件条件,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运行。教学软硬件条件是为教学活动及时提供人、财、物等各类教学资源的后勤保障模块,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如果说“硬件”建设是学校党政领导决策和经费投入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那么“软件”建设则是各院(系)、教学部门包括每一师生必须严格努力的具体要求。因此,高师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从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经费投入、场所和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和校园美化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并在实施建设中做到经费落实,人员到位,专家督导,正常供应,才能使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尽心尽力地投入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工作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中运行。
诚然,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机制,经历一个阶段的更新、持续改进直至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发展过程。有研究认为,推动持续改进发展的“动力机制”有两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模式:由管理层内部提高管理水平和改善质量的愿望,满足师生需要的意识,参与教师培育市场竞争的需要。这种“管理者”推动的操作程序是以“内适性的质量观”为指导,建立一个内部质量体系;通过毕业生实践来验证该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反馈和调节质量体系中的某些要素,直至建立起一个自适、自恰的质量监控体系。目前绝大多数高师采用这一模式,操作中以过程管理为主。二是自下而上模式: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动力来自受益者的直接要求——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改革日益高涨的呼声;社会与基层学校对教师专业质量标准的认同差异;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培育教师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受益者”推动其操作程序为:以“外适性的质量观”为指导,根据外部诉求的被各方认同的教师专业标准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内部尤其是外部的评价来验证其适宜性尤其是外适性;反馈和调节质量体系中的某些要素,直至建立起一个开放的、弹性的质量监控体系。该模式操作中以目标管理为主。
[责任编辑: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