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面向工程 打好基础 全面发展
作者:杨叔子 吴昌林 张福润
性,导致学生走入歧途,缺乏乃至丢失社会责任感,后果极为严重。
三、实施两个教改,扭转“五重五轻”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针对“五重五轻”这一严重倾向,又充分计及:一是科技高度发达与高速发展,科技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人才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二是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回避;三是我们是重点高校的工科专业,是培养高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而提出了如下的教改指导思想;第一,加强基础,提高知识起点;第二,降低重心,扩大专业面向;第三,因材施教,发展健康个性;第四,抓紧“三改”,加强实践教学。“三改”指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显然,第一点主要是适应科技高度发达与高速发展而提出的,必然将高等教育置于信息化网络化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置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一发展之中,置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必然走向交融这一时代呼唤之中。第二点主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而提出的,必须要使学生能适应市场经济多变性的需要,而且我们这个专业是同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有关,又同处于制造业核心地位的装备制造业有关,适应性一直较广,当今更不应面向太窄,相反,还应大为加宽。第三点显然是为了突破我国这几十年来在教育中过强的共性约束,坚决贯彻“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开拓人的灵性,启迪思维,发展富有创造力的个性,这在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今天,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至于第四点,既为了把实践、把方法提高到在培养人才中应有的地位,又是为了学工科专业必须姓“工”,必须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将理论化为技术而付诸实施。
正因如此,我校机械专业在1996年至2000年完成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此项目成果的基础上,2000至2005年完成了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综合实践的研究”。
前一个项目,着重解决知识作为文化载体这一基础中存在的问题,即着重解决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安捧、教学时数分配以及文化环境问题。重点放在前述教改指导思想的第一点与第二点上,集中体现在课程体系改革与学时分配上,专业课程特别是专门化课程学时大量压缩,专门化课程学时压缩到总学时的10%以内,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作了较大调整、扩充与提高,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以不同方式进入有关课程,特别重要的是,将人文教育引入课程体系,进入课堂,全面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此即:一方面设计人文教育课程7个模块,自大一上至大四上,每学期一个模块,有必修课程,有与之配合的选修课程,此外,还有相当多的课外人文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学院大力提倡与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学校专门采访与编集了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进行人文教育的典型事例,我们学院也提供了典型入编。到目前,我校已逐步形成了“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三个层次”就是:第一课堂,教学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六个方面”就是:(1)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进入教学计划,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实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辅修专业与双学位制;(3)实行一年一度“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4)开设“人文讲座”与“自然科学讲座”;(5)开展多种校园文化、科技活动;(6)开展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后一个项目,着重解决“因材施教”、建设实践环境以及因之而求的培养工程创新能力的问题,显然,重点放在前述教改指导思想的第三点与第四点上。在此项目中,我们提出: “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创新之根在实践”。我们努力的目标是:进一步贯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交融的思想,努力营造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条件,积极建设有利于创新的各种实践环境,以培养学生工程创新的能力。为此,从2000年至2006年,如前所述,我们总结了经验,进行了理论探讨,先后发表有关“创新之根在实践”的学术论文4篇。在论文中,我们反复阐明了“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这一观点,这同从文化角度考察,认为“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方法是根本”这一看法,两者完全一致。学习首先是同知识紧密相连的,学习主要是学习知识,当然也包括学习如何学会学习,如何获取知识,其实,广而言之,如何学会学习,如何获取知识,即有关思维、有关方法等的“知识”,也是知识。思考是同思维紧密相联的,思考是思维方式的具体实现;积极思考,不懈思考,才有可能发展思维。实践是同方法紧密相联的,方法就是为了实践,实践过程是方法的具体体现,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发展方法。我国有着极为优秀的传统,强调“博学,睿思,笃行”,强调只有这三者的紧密结合,方能成人成才。
实践是根本。“创新之根在实践。”这也是王夫之讲的“躬行为启化之源”。世界的一切创新,归根结底,首先是知识的创新,是认识的创新,这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知识、认识源于实践,知识、认识还要回到实践,有赖于实践的检验。人的素质是先天遗传基础上在后天的各种实践中形成的,从而能力、“才”源于实践,精神、“德”源于实践。显然,创新源于实践,终于实践,实践贯穿创新的始终,并为继续创新开辟道路。实践就是“做”,就是“行”,就是动用一切可以而且应该动用的人体器官,去接触、感受客观事物,去测量、获得客观事物的有关信息;这里,既包括了动“手”(动手、动脚、动口、动眼、动耳等),又包括动脑;只有如此,才可以主客观交互,才可体验客观事物的有关信息。不然,将只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知,嗅而不觉,食而不味。动脑,是动“手”这一实践的继续实践;只有如此,大脑才可以做下一步工作:思考,即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处理。
思维是关键。没有思维内涵的知识,是僵死的知识;没有思维的文化,也是僵死的文化。孔子讲得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应该补充一下:“思而不行则罔,行而不思则殆。”罔,枉然,空惘,白费劲;殆,危殆,危险,出大问题。思将学与行紧紧联在一起,并进而三者融为一体;在学中思,思中学;在思中行,行中思;此即在学中行,行中学。“人为万物之灵”的“灵”即在于此。
在第二个项目中,着力于创新教育,培养工程创新能力。这里,第一,突出了“因材施教”,采取措施:总学分约200学分,课内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83.5%,课内教学必修学分又只占课内教学总学分的59%;鼓励学生选修大机械类专业其他课程;鼓励学生攻读第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等等,充分引导学生发展其健康个性。第二,突出了实践教学,强化工程训练,采取措施:跟踪学科发展,改造原实验,开设新实验,规划增设实验;依据认知规律,将实验划分为基础型、创新型、提高型等不同的层次;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