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朱家雄博客选载
作者:佚名
验,而且在儿童期通过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获得的经验对一生而言是重要的。儿童的脑(brain)所经历的不仅是此生此世的事情,而且儿童的心智会记住上生上世的事情。……因此,心智的学习与通过脑的学习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心智的经验比通过脑的学习复杂得多。”
Ven.Phra Sriyanasobbhana指出,儿童发展会经过许多阶段,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就好比爬梯子,要通过许多阶梯:(1)信息的可利用性‘(2)获取一般的信息,并能通过信息进行学习;(3)通过案例学习;(4)通过研究学习;(5)寻找直接经验;(6)尝试错误,辨认真伪;(7)获得技能;(8)理解经验;(9)运用知识;(10)成为智慧的人;(11)具有脱离苦海的智慧。
Ven.Phra Sriyanasobbhana坚决反对“以儿童为中心”的说法,他认为儿童来自成人,自然应以成人为中心。
我尊重佛教,虽然我不懂佛教,也没有研究过佛教的教义。我只知道佛教属于东方文化,佛教源远流长,佛教深不可测。听了Ven.Phra Sriyanasobbhana关于儿童观的阐述,让我想起了皮亚杰,想起了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按理说,两者似乎风牛马不相及,但是细细想来,却多有异曲同工之处:
1.两者都在讨论心智的发生和发展;
2.两者都认为心智的发生和发展不只是后天学习而获得,都认为遗传和环境都很重要(只是对遗传的理解不同);
3.两者都认为后天的经验,特别是直接的经验对于儿童的发展很重要;
4.两者都给予试误过程以关注。
有如此多的共同点,却导致了“以儿童为中心”和“以成人为中心”的不同说法,这真让人有点“一头雾水”。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理论是一种假设,是自圆其说的解释;
2.是“以儿童为中心”,还是“以成人为中心”,更多取决于理论创始人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
3.关于“以儿童为中心”和“以成人为中心”孰是孰非问题的讨论,本身没有太多的意义,这就好比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
4.对“以儿童为中心”与“以成人为中心”的争论,最终导致两者的妥协和平衡;
5.对“以儿童为中心”和“以成人为中心”讨论的过度关注会有被某些有其他目的的行动所利用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