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读书日”在行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对于北岛来说,母语是他的剑,然后变成了他的盾牌、他的密封舱。他在漂泊中与语言之间那种隐私的、亲密的关系,变成了命运。他是命运之子,他站在世界的高度回报了自己的母语。他在时间深处点燃了一盏《青灯》:“故国残月/沉入深潭中/重如那些石头/你把词语垒进历史/让河道转弯//花开几度/催动朝代盛衰/乌鸦即鼓声/帝王们如蚕吐丝/为你织成长卷//美女如云/护送内心航程/青灯掀开梦的一角/你顺手挽住火焰/化作漫天大雪//把酒临风/你和中国一起老去/长廊贯穿春秋/大门口的陌生人/正砸响门环”这是北岛献给著名汉学家魏斐德(Fred Wakeman)的诗,为纪念其退休而作。
  其他书目:路遥《平凡的世界》、王安忆《长恨歌》、陈忠实《白鹿原》、钱锺书《围城》、刘海军《束星北档案》、陈祖芬《成年人的童话》、韦君宜《思痛录》、鹿桥《未央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伏尼契《牛虻》《古文观止》《世说新语》《文心雕龙》《红楼梦》《鲁迅全集》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张颐武教授认为,在“世界读书日”这一活动契机下,读者最应纠正一个阅读习惯——改变阅读越来越实用的现状。他指出,中国人应该重新建立自己的读书生活,中国人现在读的书并不少,但其中大量是与个人工作和生活相关的功利性强、实用性强的图书。而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能陶冶性情的“闲书”却极大地减少了,这是目前最大的隐忧。他建议,中国人应该每天至少要读20分钟的“闲书”,这些书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质,甚至关系到文化价值的传承。对于张教授来说,也许这些“闲书”就是心中的好书,而下面各学界的几位名家心目中的好书各是怎么样的呢?尽管答案丰富多彩,却有一种共同的美好期盼——
  
  他们心中的好书
  
  王 蒙—— 读书与人生互相发现
  读书不是我的长项,聊以自慰的是我读书能消化,读书能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我常说读书的快乐在于从中发现人生,而人生的快乐之一是从中发现了书卷。
  读书与人生是互相发现,互相证明,互相补充。
  所以,第一我喜欢读经典,因为经典百读不厌,时有新发现,如读《老子》,如读《红楼梦》,如读《唐诗》,如读康德或者黑格尔。
  我还特别重视工具书与百科全书,各种大词典我都有。
  我喜欢读自己不完全能读懂的书,例如英语书,能懂50%我就可以拿起来读,因为它是挑战,也是刺激,一定读有所获。例如今年就读了多丽丝·莱辛英文原著。
  我喜欢杂志,特别是非文学杂志,我的知识面太窄了需要扩充。
  我浏览一下现今青年的书,白领,小资,明星,叛逆,粗犷,都接触一下。
  有些怪人的书我也看,例如湖南的学过哲学、做过拍卖、服过刑的浮石的小说《青瓷》与《红袖》,并希望他能逐渐提升格调。
  我还读了王海的《天堂》,他写的陕西农村,令我笑破肚皮。
  
  张汝伦——启人心智的书最值得读
  中国人习惯把知识分子叫做读书人,读书人就要读书,不读书就不是读书人。但是,一个成天只看武侠小说和连环画的人,一般人们也不会称他们是读书人。可见,传统并不认为只要读书(不管什么书)就是读书人,而是对读书人所读之书,心照不宣地有所认定。这种不言而喻的认定体现了一个社会和民族健全的良知和心智。然而,当印书出书与商业利润结合在一起时,传统的标准就难以为继了。不过,个人还是可以坚持自己读书的要求与爱好。
  在我看来,最值得读的书是启人心智的书,即能破除心中的种种偏见和误解的书,能打开一个新的精神领域或精神世界的书。人最容易被自己头脑中种种错误的思想、认知和成见所蒙蔽,因而无法看清真理,反而固执地拒绝接受真理。最好的书就是能破除人心执迷与魔障的书,也就是能解放思想的书。“解放思想”说起来很痛快,可实际上不容易。启人心智的书是让人于无疑处有疑的书,是让人觉今是而昨非的书,是让人恍然大悟的书,是让人深思不已的书。这样的书,一定不会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之书,而是体大思精、远见卓识的原创著作。这样的书,一定不是文人舞弄风雅或小资红男绿女之书,而是关怀人类和文明命运的忧患之书。这样的书,也一定不会是十分好读的书,好读的书多数比较浅薄。启人心智的书要能破我们心中的迷障,一定是初看会觉得不容易理解或不好接受。但我们想都不用想就能接受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心中已有的东西,就谈不上启人心智了。
  我还喜欢看用心,而不仅仅是用头脑写的书。尼采说他喜欢看用血写的书,大概也是指灌注了作者生命之书吧。就像哲学一样,有的哲学后面有哲学家那个人,有的哲学后面则没有。现在很多书只有所谓客观知识,却没有作者本人对知识的体贴和融通。作者仅仅是用头脑在写书,而没有同时也在用心在写书。不知怎的,我对这样的书总提不起兴趣。也许人们会笑我不知学问为何物。不过依我浅见,司马迁的《史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大概还是可以算是有学问的。
  
  周国平—— 好书使人精神发生变化
  我心目中的好书有以下特点:
  一、读了以后,会使我产生强烈的冲动,自己也想写点什么,哪怕所写的东西表面上与这本书似乎毫无关系。它给我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种合宜的气候里,心中潜藏的种子因此发芽破土了。
  二、一本好书会唤醒我的血缘本能,使我辨认出我的家族渊源。书籍里是存在亲族谱系的,同谱系中的佼佼者既让我引以自豪,也刺激起了我的竞争欲望,使我也想为家族争光。 遥远谱系中的好书不会使我产生仿效和竞争的欲望,但会使我感到欣赏的愉悦,就像欣赏一种陌生的异国风光。
  三、有分量的好书往往使人的精神发生变化,在多数情况下是继续生长,变得茁壮和丰盈,在少数情况下是摧毁然后重建。
  四、卡尔维诺列举经典作品的特征,有两点最为精辟: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可以用这两个尺度来鉴定那些最好的好书,即伟大的书。
  
  汪家明—— 好书有益又有趣
  我心目中的好书是怎样的?想了想,也许可从买书说起。
  读大学时,手中缺钱,买一本书往往掂量好久,有时拿起、放下、又拿起,反复多遍。不是好书,不会买的。渐渐形成一个习惯:先到学校图书馆借书读,读后认为确有价值,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才去买。大学毕业后,我在一所偏僻小城的中学里教了一年书。小城生活十分乏味,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去书店,寻找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常常找不到,乐趣却在其中了……后来手头宽裕了,买书随便起来,凭着直觉去买;忙忙碌碌,读过再买也做不到了,甚至买后再读都难做到,常常是捧回家去,束之高阁,留待将来。直到有一天猛然发现,屋子全被书占满了!于是重拾早先的标准。“值得反复阅读”,可视为我对“好书”的唯一要求。
  
  陈子善——不必迷信“好书榜”
  在我看来,“好书”应该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原创的,而不是拼凑的。
  二、独立思考的,有真情实感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虚假的。
  三、至少在该书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内受到同行的关注,而不是虽然列为这个重大项目那个重大项目,获得这个大奖那个大奖,却仍无人问津的。
  四、经得起时间淘洗,而不只是一时畅销的。
  五、装帧与内容相匹配的。(前面四点或能得到认同,这一点也许会有争议。但我固执地认为,作为“副文本”,书籍的装帧同样十分重要,内容虽好但装帧不佳,仍不能跻身“好书”之列。)
  窃以为这些基本条件对专业性书籍和普及性书籍,对虚构类书籍和非虚构类书籍,都是适用的。以此标准衡量(哪怕只符合其中一条就行),我们现在每年出版的新书中,能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称得上“好书”,已是上上大吉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图书只是可以看看而已,离让读者击节叹赏,得到心智的启迪、知识的拓展和性情的陶冶还相去甚远。
  因此,我们每到岁末都会对过去一年的出版进行盘点,对未来一年的出版进行展望。各类推荐书榜也会层出不穷,我自己就未能免俗,参与过年度“十大好书”的评选。其实,对每个具体的阅读者而言,“好书榜”推荐的“好书”,固然有各种各样充分或比较充分的理由,值得留意,却未必都适合自己。每个读者的阅读范围、兴趣和爱好等等都是不同的,他人眼里的好书,很可能我会觉得不过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又主张凡是适合自己的书,真正引起自己阅读冲动的书,就是“好书”!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