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作者:许金辉




  生:他们的理想志向都无法实现,心情都很痛苦烦闷。
  师: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在第三段中客人的叙述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里有人生的彷徨,有人生困顿、人生虚无的感慨,有人生短暂、人生渺小、人生无奈的感慨,如果我们把这些感慨再概括一下,就是这样三种心情:第一种是对建功立业既渴盼又怀疑的矛盾心情,第二种是由人生的短暂与渺小而带来的无限感慨,第三种是由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而造成的无限痛苦。由此引发了无尽的悲情,那么苏子又是如何劝说的呢?在这一段中客人说他羡慕长江的无穷,而在第四段中,苏子却说“而又何羡乎”,那么,为什么苏子会认为我们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呢?
  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天地也不能停止一瞬间;如果从不变化的角度来看,万物和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他是从辩证的角度来思考的。
  (生笑)
  师:回答得很有哲学色彩呀。你的意思是说从改变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转瞬即逝;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物与我都是无穷无尽的。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那我想问个问题。物的无穷无尽似乎可以理解,月亮永远高挂天空,江水永远奔腾不止,但是人呢?我作为一个人,顶多活一百年,一百年之后我就game?摇over了,我还能长存吗?我怎么能够永恒呢?
  生: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点,一个人的基因可以遗传下来。
  (生大笑)
  师:用《愚公移山》中的话,那叫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是这样吗?
  生:第二点,他的精神可以永存,像苏轼,虽然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且处在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但他可以达观地看待自己的处境,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像现在非常流行的韩剧一样,可以让我们学到一些可贵的品质。
  (生笑)
  师:张力文说得非常好。为什么我们可以永存?他的回答有两点:第一,我们的基因可以永存;第二,我们的精神可以永存。我觉得张力文的第一点看法足以证明婚姻的重要性。
  (生大笑)
  师:我们一起来思考他回答的第二点。对于“物与我皆无尽”的理解是多重的,有一种比较积极的理解,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一段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最高层次我们要树立一种德行,其次可以建立一份功业,其次可以树立一种言论,这样的话,即使我们死了,它们也会长久地存在下去,不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从这个角度看,似乎苏轼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我们如何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如何克服生命短暂的忧虑呢?可以创造一种永恒的价值,当我们创造了某种永恒的价值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可以得到一种延续。这样看来,长江无须羡慕,天地也无须羡慕。
  (生表示同意)
  师:但人生总会有痛苦,会有无奈。那么,当我们遇到这些痛苦与无奈时,怎么办呢?苏轼又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他认为有一个地方,会永远向我们敞开怀抱,慰藉我们的心灵。什么地方呢?
  生:大自然。
  师:课文是如何写的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好,针对前面客人的叙述,苏子告诉我们可以创造永恒的价值来延续生命,可以寄寓身心于自然,忘却痛苦。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这两段中,似乎客人很悲观,而主人却很旷达?那么是不是说,这悲观只属于客人,而苏子只有旷达呢?
  生:不是,其实苏轼也很难过,因为前面提到“苏子愀然”,如果他心里没有悲观的因素就不可能在听到箫声后这样难过。
  生:我觉得也不是,因为苏轼唱的是一支伤感的歌,那首歌有一种茫然痛苦的感觉。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这篇文章采用的是主客问答的形式,作者巧妙地借客人的叙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观,可以这样说,主客问答反映的是苏子本人在痛苦无奈中挣扎与超脱的过程。这种理解大家可以接受吗?
  (生表示同意)
  师: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提炼一下,会发现它由三个要素构成,有“赤壁夜景”,有“客之悲情”,有“主之旷达”,咱们一起考虑一下这三个要素都有何作用,好吗?
  生:好。
  师:文言文讲究简洁,那么咱们看看能不能再简洁一下。我怀着一种极其勇敢的精神想挑战一下苏轼,我做了一个尝试,我把描写“赤壁夜景”的内容删去了。开头我这样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夜,观江上之美景,感慨良深。”之后直接写:“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大家看,这样改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我觉得这样更简洁,简洁就是美,简洁就是力量呀!
  生:我觉得写景这一部分非常重要。因为人在这里是由景生情的,景色的描写确定了感情的基调,而且没有景色描写,后面的内容会显得有些突然。
  师:你的意思是说,景色描写在这里渲染了氛围,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并引出了后文,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大家看还有其他作用吗?开头描写了风、月、江,后面与它还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觉得它成为作者表达自己看法的依据了。
  师:也就是说它成为作者阐明自己情感态度的论证资源了。
  生:是这样的。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看来这一部分不能删去。那咱们看看“客之悲情”这一部分。它太悲观了,太消极了,不行,我们得把它删去。在“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后紧接着写“苏子叹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大家看,这样总可以吧?
  生:我觉得“客之悲情”是万万不能删的。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上面的“主之旷达”是通过“客之悲情”引出来的,如果“客之悲情”这一部分删去,那么主人的观点直接出现,就会很突兀;第二个,这个“客之悲情”不仅是客人的感情,也表达了苏轼自己的悲伤。
  师:这反映了他内心悲观的一面。
  生:对,实际上苏子是借客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不能删去,这是我的想法。
  师:就是说,这样一来,苏子内心世界会展现得更全面、更真实,而后面理性的升华会更有基础。
  生:对,是这样的。
  师:张好说得非常好,思维很有层次。我不知道大家读这一部分时是什么感受,我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内心非常沉重,因为它太真实了,这种真实的情绪可以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因为许多人都曾考虑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或许曾经,或许正在为之迷茫、痛苦,这一段正好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而且这些负面情绪的表达为此后的理性升华做好了铺垫,成为之后论证指向的靶子。
  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很有特点,我把我的理解做了这样一个概括:首先“以景感人”;之后“以情动人”,这种情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是负面情绪的表达;之后“以境启人”,就是结合景物描写设置情境,启发读者,引领其思考,得到理性的升华;“各抒己见”,让不同的观点在文章中充分展现出来;“明的放矢”,明确靶子再射出箭。结合这种理解,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生:好!
  (师朗诵《松涛阵阵》):
  穿过密密的松林,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站在一块裸露的岩石上,眺望那由亿年前地壳运动塑造而成的连绵不断的群山,以及由强烈的生的渴盼汇聚而成的无边的密林。灿烂的阳光播撒千里万里,风儿一意驰骋奔向远方。那饱含着希望与活力的绿色,在这天地间荡漾着、翻滚着,在风的拨弄下,肆无忌惮地袒露着自己的筋骨、深沉如海的胸怀、无法扼制的欲望,在光与影的变动中,展示着自己的野性与张扬。
  那美感染了我们,以至于我们情不自禁地放声长啸,听着自己的声音慢慢沉没在山谷里,直到喊累了,方才坐下。风掠过我们,掠过岩石,掠过石缝中的青草,呼呼而去。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