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
作者:蒋 平
四是在“怎么样”上设题,如语言的表达效果怎样、有哪些特色,或比较写法、用语孰优孰劣等,浙江、湖北等卷均有此类题目。有时要求对某一语言片段或句子加以赏析,实质上是结合文本对表达效果、表达功能、语言特色等进行分析,品味语言表达之妙。如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8题:“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五是在“探究、完形与建构”上设题,这类题一般具有延伸性,要求结合文本,理解某种说法,探究文意的深度。如北京卷《湿湿的想念》第20题:“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或在语意未完处、文本空白处进行补写、续写,使之完形。如上海卷《重西湖》第12题要求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这其实是要求考生作衔接性续写,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内容、语言形式、语气语态上要与原文保持一致。或从思想情感的角度挖掘作品丰富的意蕴,如安徽卷《乡村的风》第16题。
这些题目首先注意了开放与限制结合,在一定的文本框架内适度开放;二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探究性阅读的特点;三是遵循了阅读自身的规律,在解构文本的同时,对文意或思想进行建构。如上海卷的试题,留给了考生充足的言说的空间,尊重了考生,将人在阅读中隐形的表达欲望有形地呈现出来了。
“形而下”的文本多样,考题也多样,而事实上考究了“形而上”后,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文本的阅读都是相通的,目的是考查阅读能力、阅读素养,设题的实质也相同。
现代文阅读这样设题是科学的。我们知道文本是怎么来的,就知道应该怎样去解构文本。而事实上,文本的建构是遵循了写作的双重转化律的,从生活图景中感悟出有价值的思想后,再将思想情感、生命的激情化为形象题材,借助一定的手法,如布局谋篇的方法、文学手段等,转化为语言文字,生成文章,所谓写作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在阅读时,要对文本进行解构,即确认一个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词句的意义、形象要点、题材、段落大意,等等,在把握了写什么的基础上再寻求作者是怎么写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思路怎样、具体用了哪些手法、语言表达效果如何、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等等。因此从写与读的关系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设题的科学性。
三、2007年新课程语文试卷选考内容
新课程高考在大阅读方面实行选考是语文课程性质的体现,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分别体现着课程的两个特点,当然也并不是说实用类文本就一定不具备人文性,文学类文本就一定不具备工具性,其实就所选的文本来说,选文本身就体现着这个特点。采用选考,体现了考试的个性化,有助于发挥考生的特长,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广东卷文学类文本为迟子建的《泥泞》,实用类文本为《访钢琴家傅聪》,各3小题,分值也各15分。《泥泞》抒写了对泥泞的热爱之情,引导考生思考人生苦难、民族生存的艰难。《访钢琴演奏家傅聪》虽属访谈,但内容涉及做人,“做人,才做艺术家”给考生以人生的教益。
海南、宁夏卷文学类文本为《林冲见差拨》,选自《水浒传全译本》第八回,系古典文学;实用类文本为《叶圣陶在四川》,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内容涉及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两个文本古今相映,引发考生的思考。分值各计25分,依次为1道多选题和3道简答题。
山东卷文学类文本《灯火的温情》和实用类文本《梦碎雅典》,内容均涉及人生态度,通过散文形象或新闻来引导考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分值各为18分,是4道简答题。
四个省区的考题也同样遵循了命题的规律,尤其是按新课标的精神来设题,最后一题均为探究性考题。如广东卷第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第21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这两道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要求结合文本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点,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属理解性探究。
海南、宁夏卷第14题与第18题是依据有关线索,如自勉或他评的话语来探究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胸怀等,并进行简述,是对人物心理等方面的探究。
新课程考卷提供两组试题供考生选择是课程改革理想化的表现。一方面它试图突破一种文本的形式,给考生以文本的选择权,让考生发挥优势;另一方面也给命题者在文本选择、命题预设上带来困难,命题者要苦心琢磨如何保持两种文本难易度的平衡,这是我们今后将要面对的课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