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

作者:温儒敏




  高中语文课改已在部分省区试行了一段,现在有各种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不少反对意见。这是正常现象。改革不可能那么顺利,如果一帆风顺,反而是不可思议的,那样或者等于没有改,或者是完全改偏了,不会构成对既有体制的威胁,人家也不用理睬。现在有较大反响,说明改革碰到“硬肋”了,碰到要害了。
  开始接触高中语文新课标时,我也有看法,甚至有些怀疑。我感到这样改革有些冒进。当时我说:“批评家已经走了12步,某些领导走了10步,我们走8步就可以了。”但现在我愿意更多地站在支持课改的一边。理由是课改的大方向没有错,那是多年争议和探究之后迈出的步伐,不能收回来。至于步子的快慢,可以在实践中调整,总不能刚开始就回头。无论如何,课改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应当努力抓住。有人说,宁可让别人先实验,自己在后面跟。这表面上很实际,其实是短视的。既然进入实验,只能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细致地搞好实验,积累经验,提高质量。这件事不能等待,不能等高考也完全来一个大变动后再考虑课改,那是不现实的。课改肯定会继续推进,而且也肯定会影响并推进高考的改革。这是大趋势,所以我主张还是积极推进,当然是在既有格局和方法基础上逐步推进,不是搞天翻地覆,一切推倒重来。下面是比较具体的几点意见:
  第一,这次课改步子较大,迈出去后,就要有些调整。局面打开了,步子不妨稳一些。要有些思想准备,随着课改深化,必然会出现许多原来没想到的困难,或者有冒进的表现,我们应当实事求是。有时进两步,退一步,也是好的。退一步可以稳扎稳打,毕竟也还是前进了。步子如何做到稳一些?我不赞成那种过分人文化、文学化的语文课改。我们不应当把新课程理解为就是加大人文性,弱化工具性。我们要弄清楚定位,要考虑国情,考虑大多数地区学生的需要,不能只盯着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多数学校包括农村一般中学的教学资源和条件。高中毕业后很多人不一定继续上大学,即使上大学,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主要不是从事中文专业的工作,那么他们对语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这是中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我主张还是务实一点,回到朴素的立场,多一些调查研究,看到底社会上多数人首先要求从语文教学中得到什么,这个清楚了,定位清楚了,再来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更有针对性。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提高读写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起码要求,先要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然后才是审美、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后者相对而言是比较“奢侈”的东西。就像一个家庭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然后才谈得上艺术欣赏等。当然,这两者很难分开,教学中应当融合在一起。在学习读写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同时得到培养。但实际上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追求又往往是有分工、有侧重的。新课程改革可能对人文性要求比较突出,希望学生对语文学习更主动、更感兴趣,这是改革的需要和策略。我们必须意识到,语文课要培养读写能力,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也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希望语文学习全都变得很快乐,或者所有学生都很喜欢,那只是一种理想。语文和其他科目一样是一门学科,有它的学习和教育的规律,有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现在据说很多人连“训练”都不敢提了,那语文怎么学?毕竟它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把语文的功能无限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到头来却可能“掏空”语文。过去我们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不能忘记。
  第二,要为语文课“减负”,不只是减轻学生学习“量”的负担,而且要减轻语文本身的负担,减轻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交给语文来承担。要求语文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审美的问题、道德的问题……这就难办了,负担太重了。更不能把现在社会道德低下、人文精神失落简单归咎于语文教育,不能夸大语文教育的功能。我们讲语文有人文性,那也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体现的人文性。
  语文课改应当有一些很实在的东西,让老师和学生心中有数的东西,背诵多少文章,掌握多少文言词汇,阅读写作大致达到什么水平,都要有一些基本的实在的要求,让大家可以把握,知道哪些是“基本口粮”,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中学语文本来就不好教不好学,缺少操作性,老师学生很容易产生畏惧感,缺少成就感。如果新课程改革还是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把工具性搞得很模糊,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抓基础训练,那么情况有可能更糟糕。
  现在有些人主张以文学代替语文,其实也是夸大了文学的功能,那大都是搞文学的朋友们的一种设想,“可爱而不可行”,不切合语文教育的实际。
  不宜笼统提“快乐教育”,所谓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不是最终目的。这方面可以参照日本的经验,据说他们也推行过所谓“快乐教育”,主要在一些公立的学校实行,结果基础训练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质量大幅下降。他们把这种实验的后果称为“分级崩坏”,就是标准混乱了,偏离了教学规律。结果家长不敢把孩子送到搞实验的公立学校,宁可上费用很高的私立学校。
  这里不妨也说说“大学语文”的改革。大学语文的情况也比较混乱。有些人主张以文学取代语文,或者以人文教育取代语文,有所谓“大学新语文”之类教材出来,里面全是人文精神讨论,“语文”不见了,那为什么还要叫“新语文”?逻辑上也是不通的。既然是语文教改,总不能丢掉“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内涵。否则可能是舍本逐末。
  第三,要关注西部和农村地区中学的语文课改。我总觉得现在新教材比较适合城市中学特别是水平较高的中学,而不一定适合农村一般中学。现在教育资源分布是很不平衡的,城乡差别并没有缩小,反而正在加大。西部教育的状况的确有所改善,但中部问题又突出了。就是一个省区,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别也可能还在加大。课改必须注意这种不良倾向。现在新的教材对城市中一些教学质量高的中学来说,问题不大,他们有的本来就开设选修课了。但是农村地区呢,有的学校师资严重缺乏,有的一所中学只有两三个语文教师,连一般主课都难以完成,怎么开选修课?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农村中学在这次课改中跟不上,我们不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那么教育的贫富差距还会加大。如果这样,我们的教改就会失败。我们的教材也要想办法帮助农村中学的老师,让他们能够上手。
  第四,如何面对高考。这是课改的核心问题。
  首先,新课程的选修课怎么教学?
  人教版有教师用书,但恐怕不一定能解决全部问题。大家都在摸索。我们也希望从大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教材更加成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选修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不主张老师多讲,而主张把更多空间让给学生;不能把选修当作必修的延伸,不宜套用必修课的教法去应对选修课。那样,学生肯定没有兴趣,而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选修课成功的主要标志。要让学生自己多阅读、多讨论,形式要丰富一些。当然,也可以先在考试问题上让学生解放束缚,指定范围的做法有一定必要,但也要考虑尽量让学生负担小一些,那样师生才能放得开。
  其次,选修课要不要考,如何考?
  我主张一定要考,而且在高考中要明确显示选修部分。如果不考,那就等于放弃选修课。选修课设置是这次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对于这个新事物,我们要主动探索,积累经验。谈到语文高考,我主张出题不拘泥于具体教材。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一种办法,即必修和选修分开,分别占不同比例的分值。必修的赋分可以占大头,比如70%,选修的赋分应该占小头,比如30%,但可以超量给题。5个选修系列都有题,学生选答。这样比较公平,那些开选修课比较少的学校就不会为难。选修的题型的“分量”可以比必修的题型小一些,以小的论述题、简答题为主。必修卷主要考基础等级能力,选修卷可以偏重考较高等级能力。当然,它们会有交叉,比如都注重考查综合能力。这样处理有一个好处,如果一个省有多种教材,板块都是相同的,出题尽量求得所谓“共同性”,可以照顾到不同的教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