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高考考场作文审题方略举隅

作者:程立海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可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确定文章的立意、选材、主旨和体裁等。特别是在高考考场上,审题不但要求对作文题目把握得准,。而且要求速度快,没有富余的时间可供利用,因此,要做到“快刀斩乱麻”,力争准确、深刻。
  所以说,审题这一关如有闪失,就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不堪结果。那么,如何审好作文题呢?现就以上三类作文的审题分别作简要分析。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共十九道,“命题作文”有八道,所占比重之大不言而喻。可见,写好“命题作文”非常必要。那么,命题作文审题的实用方法有哪些呢?
  1 准确“扫描”法。这种方法对考场作文尤其重要与有效。扫描法就是看到作文题后,逐字逐句地“扫描”过去,以快速把握作文题的题意内涵、写作对象、题材选择、构思立意、体裁定位、详略安排、主题呈现等方面的问题。
  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的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考生首先要审好题,明白是什么让人感动。重要的是受到感动后是如何“出发”的,如果仅仅是受到了感动,而没有出发,就没有扣紧题目的要求。所谓的出发就是有了行动,并且这样的行动是受到感动以后自觉的行为,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说,感动之后该做什么,如何做,是重点记述的内容。比如说农业税免了、上小学和初中不收学费了,农民及其子女带着感动出发,加倍努力地搞好农业生产与学习,报答国家和政府,等等,都应该在审题时“了然于胸”。
  2 关注“题眼”法。就是关注和提取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的信息、内涵、对象、范围等,如《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教室里”和“一件事”很关键,此题限定了事情发生的空间——教室,数量——一件事,所以在构思时只能把故事放到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展开。同时要注意,既然是写“一件事”,体裁自然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辅以议论与抒情,这件事,应该是特殊的、典型的、难忘的而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与中学生活最为密切。选材的难度似乎不大,但由于过于熟悉以至熟视无睹,要找到典型性、故事性、难忘性和意义性兼备的材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因而既要精心选择能够表现当代中学生思想主流的素材,又要善于进行艺术加工,把事情写得生动曲折,引人入胜。本题虽然只能写一件事,但时间与人物没有限制,用第几人称行文也没有规定,写起来就比较自由、灵活。再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就要重点关注“触摸”与“感受”,实际上就是在城市与乡村的对比与关联中亮出考生的理解和感受。
  3 厘清“关系”法。有的作文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词组并列或从属构成的,如《伟大与平凡》、《成功与失败》、《想和做》《老师的关怀》等。遇到这类作文题时,就要运用此种方法,廓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如2008年北京高职的高考作文题《得与失》,就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论证得与失的关系,有时候得就意味着失,而有的失则预示着得,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 独辟“蹊径”法。有些作文题,按照惯常思维审题,会感觉视角不够新颖,立意不够独特,往往会落入窠臼。每当此时,就要独辟蹊径。突破思维定势,改从逆向入题,这样,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比如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两题任选一题写作,很显然,两道题目,一正一反,前者从正面立论,后者从反面说理。这样的题目审题不难,但如果把题目改为《浅议“近墨”》,让我们自己来立论,独辟蹊径写“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就能更高人一筹。
  命题作文采取以上四种方法,基本上可以应对考场作文了。
  
  二、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宽泛性,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去审,必须认真仔细地审题。
  1 利用“素材”法。有的话题作文会给出一段简明的“素材”,其作用是对考生审题、拟题、选材等提供帮助。因此,一定要认真审读,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这对拟题后的审题非常重要。
  同学们知道,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构成,其中的材料是引出话题,“提示语”是对审题、立意的范围作了限制,“话题”则是审题立意的核心和源泉,“注意”是引起考生写作时引起重视的事项。话题作文被定型为“三自”模式,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以,利用好所给“素材”,是话题作文审题的关键一环。如2008年高考宁夏海南卷的作文题: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乌,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俩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这其中的“我和小鸟”的故事,通过一段“素材”就说得非常明白:人与鸟类(动物、自然界)应该友好、和谐相处,据此拟题、审题一定是符合要求的作文。
  2 添加“元素”法。因为话题作文的写作内涵与外延非常宽泛,因此,写起来比较困难,有时会一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比如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心”的范畴实在是太大,可以写上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字的鸿篇巨制也未必能将其讲深说透,那对于在考场上,时间非常有限的同学们来说,怎样才能够很快地找到有效的切入点,从而快速拟题、审题作文呢?那就可以采取添加“元素”。化大为小的办法来快速入题。
  具体地说,可以在所给话题的前、后或中间,通过添加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或短语,将话题范围缩小,进而达到缩小写作对象的目的,如“心”这个话题作文,就可以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化大为小,拟题为“我们的爱心”、“宽容的心”、“感

[2]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