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高考考场作文审题方略举隅

作者:程立海

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结合我们当今的时代现实,有许多人是“好心办坏事”,为什么呢?父母硬要孩子上他不感兴趣的补习班,花了钱,费了时间,反而没有成效;教师一厢情愿地免费替学生补差补缺,到头来,学生不仅不领情,还恨老师剥夺了他们的休息时间……因此《海龟·老鹰·好心人》这则材料,实际上是让考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施于人”这个中国人大都认同的基本伦理规范和待人处世方法的道理,进而思考为什么“人们往往好心办坏事”。
  4 虚实“相生”法。所谓虚实相生法,就是虚题实写,实题虚写,即由实写虚,由虚写实。一般说来,虚题都是比较大的题目,实题都是比较小的题目,因此,这种审题方法也可以理解为大题小作法和小题大作法。
  比如《挺拔的树》、《无名的草》、《清香四溢的花》这类题目,从表面看,题目实实在在,范围小,可以说是典型的实题和小题。运用虚实相生法审题,我们就会明白,这类题目不能就事论事地写树、草和花,而必须采用实题虚写的笔法,通过歌颂树的挺拔精神,赞扬无名小草的默默无闻的顽强生命力,讴歌花的“俏也不争春”的可贵品格,进而来写具有这样思想境界的人。
  与实题虚写相对的是虚题实写。有些题目,从字面上看来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要运用虚实相生法审题,将虚题写到实处。比如《理解》这个作文题看起来让人不着边际,但是将虚题写到实处,就比较容易写了,可以写子女对父母的理解,上级对下级的理解,各行各业之间的互相理解等,可以叙述为主,也可以夹叙夹议。
  再如2008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根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也同样如此。把诗句中的意象、情景,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采用虚实相生法就很容易写了。
  同学们,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提出了不设审题障碍的观点。但也并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在所给命题、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审题写作,不可抛开所给范围地“随心所欲”,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要求。
  总之,殚精竭虑地审题是非常必要的,拥有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与本领也是十分关键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因此,笔者建议同学们,每当作文时,尤其在高考考场上,在审题上花5-6分钟的工夫,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运用以上的不同方法,审清题后再行文。有的同学一看到文题即奋笔疾书,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此,同学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对审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因小失大,否则后悔莫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