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戴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作品由山水而文人而文化,使山水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化的深度;表达了对先贤的敬服,也有对现代人在自然面前灵性退化的担忧。
  B. 浯溪既不宏大,也不苍凉,是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其实,陶渊明笔下的南山和柳宗元笔下的愚溪也是这样的所在。
  C.“中国所有的地方都会在你单调和乏味之时就会冒出一个这样的文化驿站”夸张地写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其中的“单调和乏味”是说山水常处于偏远的角落、蛮荒的地域。
  D.第三自然段提到南飞的大雁“到了衡阳便徘徊不前了,雁群在秋风之中飞回低鸣……”这是另有寄寓的:历代文人在遭贬落魄时仍难以放下世俗功利,处于既想超脱而又矛盾的尴尬处境。
  E.元结一来到浯溪就觉得自己“在天地之间变得那么渺小”。这里的“渺小”既指元结在大自然面前感到自身形体上的渺小,更有个人名利在美丽的自然山水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感慨,因此,他不悲反喜了。
  
   六、语言表达(12分)
  
  22.读下面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东北三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统计表,然后做题。(4分)
  全国 东北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工业企业景气指数134.4 138.45 150.37132.35 133.81
  企业家信心指数 134.7 137.9 140.6136.9 136.2
  该表数据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二季度东北三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统计可以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太阳能窗系统”下定义。(4分)
  (1)太阳能窗系统可有效满足一幢建筑的供热、制冷和照明需求。
  (2)它运用了最新开发的太阳能科技,将阳光热能转化为可贮存的能量。
  (3)这一系统被设计成遮阳天窗的形式,既可以在新建筑中加装,也可在旧建筑中加装。
  (4)太阳能窗系统是一种新型能源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意完足,语气连贯。(4分)
  善良,是黑夜里的松明,总能点燃生活的热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良,是一道春风,吹绿了爱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可以没有让人惊羡的姿容,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甚至长时间渺小如蚂蚁一般,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俗语说:“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莫称王,人无脊梁莫做人,做个饭袋装米粮。揣一腔正气做脊梁,擎起人间大太阳。”
  鲁迅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以“脊梁”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档dànɡ 肖xiào)
  2.B(A “曲”应为“屈”;C “碳”应为“炭”;D“谨”应为“瑾”)
  3.D(“协调”为动词,指配合适宜,“谐调”为形容词,指和谐;“度过”用于时间方面,“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推托”是指借故拒绝或推辞别人请求的事,“推脱”是指开脱、推卸与己有关的事,使与己无关,多为责任或错误;“基于”主要表依据或根据,“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的有关经验教训的事)
  4.A (“炙手可热”常用来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不知所终”是指不知道最终到了什么地方;“差强人意”多用来表示比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5.C(“同期”与“同比”语意重复,“同比”即跟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之意)
  6.B
  7.C(A 原文为“发现的最早的” ;B 不是三粒,而是其中的栽培稻;D 因果关系不成立)
  8.A (B原文为“澧县八十垱遗址”,不是“澧县彭头山”;C不是文献记载,而是考古发掘;D对原文“文字发明前的表意符号、表意绘画和图腾”理解有误 )
  9.C (原文并没有把“医药文明”当作一种神农氏族的文化现象来论述,更没提及“先进”)
  10.D (原文是说 “奠定”文明古国的基础,而非“开创”)
  11.B(艰难:名词,当阻难解)
  12.A(A项两个“以”均为目的连词,当“来”解; B项两个“之”一个为代词,一个为音节助词;C项“而”一表递进,作“并且”解,一表顺接,作“就、然后”解 ;D项“于”,前者作“和”解,后者作“在”解)
  13.B(A 项“从”通“纵”,“乡”通“向”;C项“直”通“值”;D项“而”通“尔”)
  14.C (A项韩安国“持重”,非“骁勇”;B项“太后知帝不善”中的“善”应当“满意、高兴”解; D项“提拔了狱吏”是无中生有)
  15.(1)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下的忠心,竟然不能明察呢?
   (2)(天子)摘下帽子向太后认错说:“我们兄弟间不能互相劝教,竟然给太后您增添了忧愁。”
   (3)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
   [文言阅读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后适居睢阳。曾经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东线抵御吴国的军队。因为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
  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窦太后很宠爱他,允许他有自己推举梁国国相和二千石级官员人选的权力。他进出、游戏的排场,比拟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景帝听说后,心中很不高兴。窦太后知道景帝不满,就迁怒于梁国派来的使者,拒绝接见他们,而向他们查问责备梁王的所作所为。当时韩安国是梁国的使者,便去进见大长公主,哭着说:“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下的忠心,竟然不能明察呢?从前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时,从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军,只有梁国与皇上关系最亲,是叛军进攻的阻难。梁王想到太后和皇上在关中,而诸侯作乱,一谈起这件事,眼泪纷纷下落,跪着送我等六人,领兵击退吴楚叛军,吴楚叛军也因为这个缘故不敢向西进军,因而最终灭亡,这都是梁王的力量啊。现在太后却因为一些苛细的礼节责怪抱怨梁王。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所见到的都是大排场,因此出行开路清道,禁止人们通行,回宫强调戒备,梁王的车子、旗帜都是皇帝所赏赐的,他就是想用这些在边远的小县炫耀,在内地让车马来回奔驰,让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喜爱他。现在梁使到来,就查问责备。梁王恐惧,日夜流泪思念,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下忠心,而太后竟不怜惜呢?”大长公主把这些话详细地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高兴地说:“我要替他把这些话告诉皇帝。”转告之后,景帝内心的疙瘩才解开,而且摘下帽子向太后认错说:“我们兄弟间不能互相劝教,竟给太后您增添了忧愁。”于是接见了梁王派来的所有使者,重重地赏赐了他们。从这以后梁王更加受宠爱了。窦太后、大长公主再赏赐韩安国价值约千余金的财物。他的名声因此显著,而且与朝廷建立了联系。
  

[1] [2] [3] [5]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