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戴连成




  B.道县玉蟾洞遗址发现的三粒完整的稻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标本。
  C.道县玉蟾洞遗址发现的那保留有野生稻、籼稻和粳稻的综合特征的稻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标本。
  D.因为道县玉蟾洞遗址发现的那粒稻谷保留有野生稻、籼稻和粳稻的综合特征,所以它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标本。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周易·系辞》、战国中期《尸子》以及《续三皇本纪》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前炎帝神农氏族从陕甘迁入澧阳可能是在史前八千年左右。
  B.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史前八千年左右的稻谷和大米两万多粒,是全世界史前稻作谷物发现最多的地方。
  C.据文献记载,神农时代的建筑一般是台基式建筑,其中礼仪中心房基的中间主体部分高出地面,四角向外伸出呈犄角状,平面呈海星状。
  D.从旧石器晚期始,先民们陆续进入澧阳冲积平原,并且于八九千年前就发明了后来成为文字的表意符号、表意绘画和图腾。
   9.不属于神农氏族文化特征的一项是()
  A.木制农具。
  B.成熟的制陶工艺。
  C.先进的医药文化。
  D.规模化的稻耕文明。
  10.下面论断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一致表明,湖湘文化是在神农中心氏族的心脏地区发展起来的。
  B.根据湖南考古发掘,道县先民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开拓稻作文化的先驱。
  C.湖湘文化中的陶文化历史可上溯到旧石器晚期的道县玉蟾洞文化,新石器时代多种形式的釜、白陶和彩陶的出现则标志着陶文化的成熟。
  D.炎帝神农氏族活跃于长江中游,其后与兴起于黄河流域的黄帝氏族联合,从而开创了一个世界上民族和人口最多、垂数千年、稳定统一的文明古国。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扌干(音汗)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唯梁最亲为艰难。 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亻宅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悉见梁使,厚赐之。其后梁王益亲欢。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名由此显,结于汉。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县名,属梁国也)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僭于天子僭:超越
   B.唯梁最亲为艰难艰难:处境困难
   C.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案责:审察,查问
   D.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责望:抱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驱驰国中,以夸诸侯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太后喜曰:“为言之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C.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必餍酒肉而后反
   D.名由此显,结于汉今王田猎于此
  1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
   B.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
   C.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
   D.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羽和韩安国都是汉代名将,他们都骁勇善战,曾协助梁王阻击吴楚反军,并最终为击败叛军立下了战功。
  B.太后知道皇上不好对付,所以就迁怒于梁国派来的使者,拒绝接见他们,认为他们没有辅佐好梁王。
  C.韩安国认为梁王在国中让车马来回奔驰,向诸侯炫耀,确实是犯了礼节,但梁王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喜爱他。
  D.韩安国曾遭狱史羞辱,但他能不计前嫌,反而提拔了狱吏,表现出了开阔的胸怀。
  
  第 Ⅱ 卷
  
  四、(18分)
  15.将文中画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死灰独不复然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 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野哭千家闻战伐,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4) 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1] [3] [4] [5]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