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独具岭南特色的地理教育在广东的发展
作者:周顺彬
一、地理思想的发展
地理思想主要是指人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与地理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人类在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同时,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而这一地理思想在各代的方志、舆地游记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 地理思想在方志中的体现
方志作为地方百科全书,论述了各级行政区域的历史沿革、地理面貌以及人文经济等综合情况,与地理学关系十分密切。广东方志的渊源,可追溯东汉番禺人杨孚所撰《异物志》。到宋元时期,方志的体例日臻完善,可考的宋代广东各类著作共195种,其中各类方志(亦称图经)59种。基本上是州有州志,少数县有县志,广州有11部、韶州和南雄州各5部、琼州6部、如宋王靖《广东会要》、陈岘《南海志》、孙密《南雄州志》、储翟《霄州志》等。明清时期,广东修志达到鼎盛时期,据中山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统计,所修志书近540种。这些方志反映中国传统地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第一,人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如:区域所在政区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山川分布、河流湖泊水文状况、物候寒暑变化、动植物种类分布等地理要素,深深影响着当时的农业生产。
第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如:在方志中,通常设“祥异”、“瑞异”、“灾异”、“杂记”、“怪异”等条目,专门记载当地发生的水旱、霜雹、台风、大风、冰冻、潮灾、蝗灾、地震、山崩、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一般包括其发生时间、地点、危害程度,社会经济损失等。这些记载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时空分布的认识水平,更反映了人们利用认识防灾减灾的措施,从而实现适应、利用、改造自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三,人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如:明正德《琼台志》就对海南岛上自然资源论述甚为得当,详略分明,反映海南无愧为祖国宝岛。在该志《土产》卷下开列岛上生物、药物、矿物等资源甚为可观。计植物有谷9种。菜50多种,花59种,果39种,草38种,竹25种,木73种,藤8种;计动物有畜10种,禽52种,兽17种,蛇55种,鱼47种;水族19种,矿物12种,药物115种。其所记的各种动植物、矿产等资源,不仅为了解它们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提供物证,而且通过它们数量和分布历史变化,看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关系,导出人地关系发展线索和规律,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了基础。
第四,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口与田地的发展。而从人口地理学来看,人口地区分布和人口密度是衡量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的标尺。如:广东自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以来,历代志书都有人口资料,如据上书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南海郡(约今广东大部)为19613户,94253口。按此计算每县平均3268.83户,每户4.81人,人口密度为1.0人/km2,在岭南地区属最低。说明广东沿海、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尚处于蛮荒或低度开发状态,远逊于粤北、西江中游、南、北流江所在的桂阳郡、苍梧郡和合浦郡等。
2 地理思想在舆地游记作品中的体现
舆地游记作品主要有殷商时期(前16——11世纪)的《逸周书。王会解》、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海外南经·大荒内南经》和《吕氏春秋》、西汉时期的《史记·货殖列传》、东汉时期的《异物志》、晋代的《南方草木状》、北魏时期的《水经注》、三国时期的《抱朴子·内篇·黄白卷》、隋唐时期的《岭表录异》、宋朝时期的《萍洲可谈》和《岭外代答》、明朝的《除霞客游记》、清朝的《做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明清时期的《广东新语》等,它们在作品中,分别从自然、经济、文化、民族、城市等方面来反映人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元代的《岛夷志略》,除介绍印度洋沿岸和南海诸岛事物以外,还把“万里石塘”作为南海诸岛地貌系统的总称,指出:“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越海诸国,俗云万里石塘。”“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勃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仓之地,盖紫阳朱子谓海外之地与中原地脉相连者,其以是屿。高度概括了南海海盆的地貌形态,并把南海诸岛也视作一个地貌系统。
二、地理教育体系和配置的发展
1 地理教育初兴时的体系和配置
广东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时代思潮重点地区,在接受西方近代地理学,并使之传播邻近省区的同时,也颇注重地理教育,在这方面居全国先进地区之列。1818年英国传教士在南洋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其中即有使用英语讲授的地理、历史、数学等课程。1843年英华书院迁来香港。至1856年停办,香港遂成为西方地理教育在我国最早一个基地。
中国人自己办地理教育实始于道光四年(1824年)两广总督阮元在广州创建“学海堂”,其“不课八股”,而以经史词章为主,兼及天文地理,这比1867年设于北京“京师同文馆”,先后开设“讲各国地理”,“航海测量”、“地理”等要早加多年。1887年创办广雅书院,设置大量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其中包括舆地,历算等,为我国书院教育制度改革先声,对普及地理知识,也功不可没。
广东作为戊戌变法策源地,新式学堂接踵而起。到1909年全省新式学堂多达1694所,学生86437人,地理教育在各级学堂中立足和发展,推动地理知识扩布。
2 明国时期地理教育的体系和配置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即在政府内设立第一个专门性地质机关一实业部矿政局地质科。1921年4月,中华民国政府在广州成立,广州成为首都,称“穗京”,有利于地学发展。与地学关系十分密切水文水利机构也在广东建立。19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