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课程改革论争评述

作者:黄 燕




  [摘要]本文在回顾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国际及国内背景的前提下,阐述了我国课程改革论争的起因和经过以及论争存在的主要分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课程改革论争进行评述并指出课程改革论争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但总体上是积极意义大于消极影响。所以,应该遵从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扎根于实践的沃土、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进行建设性的论争。
  [关键词]课程改革 论争 推进
  
  21世纪伊始,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国隆重拉开帷幕。它就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又简称为新课程改革、新课程。7年的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之相伴随,有关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又以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先生为代表的反对派和以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先生为代表的当权派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之争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场论争?笔者将试图从新课改的背景谈起,在弄清该论争的大致经过、主要分歧所在的基础上,提出看待和处理该论争的方法和思路。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
  
  下面简要回顾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目的是认识此次课改的必然性,坚定推进新课程的决心。
  (一)国际背景
  1. 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引发了人类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知识经济渐渐崛起。知识经济的崛起,改变了以往的职业分布和职业要求,也改变了国家之间的竞争方式。就个体来说,通过教育获得知识,使“知识改变命运”——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精神发展,更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和谐相处,更能启发人充满激情地投入生活,审慎明智地拓展自己的生活履历,欣喜地感知自我的成长,欣赏并促进他人的成长。进而,就地区或国家而言,教育使一定数量的人口负担转换为一定质量的人力资源,提升该地区或国家的竞争力。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污染、地球变暖、和平与发展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教育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教育受到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正逐渐从以往的时代追随者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先导者。
  2. 各国纷纷推动本国的课改。
  正如福柯曾经指出的,现代教育是现代社会中典型的“规训与惩罚”机制之一,教学往往成为阻抑“人”的生命活力的“人工窒息机”。立基于“以人为本”,让教育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世界各国纷纷推动本国的教育改革进程。由于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各国往往首先通过推动课程的改革来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都相继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例如,克林顿1997年2月4日在连任总统后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指出:美国将制定教育标准,该标准将反映全体学生必须在21 世纪“知识经济”中获取的内容,每个州和每个学校都必须设置足以反映该标准的课程,培训教师并进而使学生能够符合此标准。未来美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每位满8岁的儿童必须能读书,并随之发起了一场“美国读书”运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还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进行流畅交流的能力”。
  (二)国内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有的七次教育教学改革,都或多或少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然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等方面仍然严重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非常强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难以实施。因而,我国需要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综上所述,推进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我们不应该在激烈的论争面前丧失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心。有不少人看到改革之中碰到的诸多困难,便失去了改革的热情和信心,放弃了改革,畏缩不前;也有不少人在激烈的论争面前渐渐迷失了方向,不知所措。再次审视课改的背景,有助于我们辨明前行的方向,增强推进改革的勇气和信心。
  
  二、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论争
  
  2004年春,一场有关新课改的论争正式拉开帷幕。到目前为止,这场论争还在继续。参与论争的人员起先是大学的资深教授、课改专家。之后,一些普通教育理论研究者、一线教师也相继加入到论争之中。论争双方以报刊为阵地、以文章为载体,围绕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实践问题进行论争。在论争中,逐渐形成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两派观点。
  (一)论争的起因及经过
  1. 论争的起因。
  新课程改革的论争不是在实施新课程以后才发生的。实际上,在课改的准备、酝酿阶段就有着不同的声音,只不过当时不是那么激烈而已。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例如教材编制粗糙、教材内容难度降低、教学过程中课程目标难以达到、师生对新课程不适应、课程评价难以取得实质突破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暴露出来之后,反对者、质疑者的声音就逐渐高涨起来,最终汇成所谓的“新课程理论之争”。值得注意的是,论争双方都认识到,必须对我国基础教育进行改革,这是双方的交集。然而,在如何进行改革上,双方有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
  因此,论争的起因主要可归结为:双方对于如何进行改革有着不同的看法。
  2. 论争的经过。
  2004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发表《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文章长达5万字,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由此拉开了论争的帷幕。同年10月,新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等在《全球教育展望》撰文《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对王策三教授的文章进行了批驳。之后,双方继续刊文进行回应,不少研究者甚至一线教师也加入论争之中。除以上两文外,论争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还包括:《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王策三,重庆:教育学研究,2006年第1期)、《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王本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王本陆,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6日第3版)、《新课程需要“软着陆”》(查有梁,传播学论坛,2006年12月29日)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钟启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钟启泉,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钟启泉,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9期)、《义无反顾奏响课程改革进行曲》(钟启泉,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5日)、《课程认识论的冲突与澄清》(郝德永,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1期)、《“应试教育论”可以休矣》(应以俊,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9期)、《也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兼与王本陆同志商榷》(应以俊,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