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韵律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能力

作者:徐 峰

略、观看、洗涤、阅读”等。这类复合词与相应的单音词在韵律和风格上形式互补,具有浓重的书面语色彩。
  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实际上远比人们预想的要大。一般来说,书面形式用词越短,越是典雅。语言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冯胜利在2006年的一次演讲中就举过这样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文白对转的例子:
  [白话示例]她偷偷地爱班长爱了好长时间了,可是一直不敢跟他说。
  [词语对译]偷偷地爱—暗恋
  都好长时间了—已有多年
  可是—但
  一直—始终
  跟他说—明言
  [书面结果]她暗恋班长已有多年,但始终不敢明言。
  对于现代汉语受韵律强力制约这一突出特点很多人未必有清醒地认识,也就很难有意识地从这一点出发去设计语文的教学和训练。像前面的这种对转写作训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恐怕是少之又有少,很难见到。
  
  2 韵律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语文教学首先是训练和培养学习者韵律语感的过程。叶圣陶(1982:163—164)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感觉。”吕叔湘(1985)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对语言的直觉,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接触、学习、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韵律语感,指的就是对词语节奏规律的语言直觉。
  语感的获得有两种方式,一是母语习得,通过大量接触言语,浸染其中,言语规则在儿童大脑中不断积淀,逐渐形成一种语言结构。二是语言学习,在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言语材料和语言知识,通过强化训练,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学习者的心理行为结构模式,直至成为一种言语习惯。
  语感的获得和形成机制,可用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加以说明。语感与语感图式的形成遵循由言语输入再到言语输出的发展顺序与活动规律,在与外部言语世界的交互作用中,无论是对言语世界的解码输入(听读)还是编码输出(说写),实际上都是一种主要运用同化与顺应的机能对言语信息进行加工的认知机制。
  “同化”是听读主体利用原有图式对言语对象的辨认和区别,是原有图式向言语对象的移植,通过同化将其整合到原有图式之中,形成一个派生的新图式。而“顺应”则主要解除自我中心,克服语感图式和言语对象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使其具有客观性。简言之,语感同化的过程就是识别的过程,语感顺应则是两种语感格式的互补过程。(参见王尚文,2000)二者都是言语刺激——反应框架中的过程环节,当言语行为经过不断的多次调整平衡达到默契时,这种反应就成为一种习惯性条件反射。“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吕叔湘1963)
  需要强调的是,但凡语言学习,学习者语感的形成和发展,靠的都不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而主要是靠语言运用的实践,在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一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不断进步,韵律语感的获得和发展自然也不例外。
  节奏韵律的语感是对言语深层的解读和认知,包括停延、重音、句调、基调和节奏等,存在于音节、音步、气群、句调、句调群、段落和篇章等各个不同层次之中。因此,语音语调只能在语流中学习、领会和把握。
  当前语文教学中,因为韵律感知和表达能力欠缺而出现的语言错误并不少见。实际上,不少学生遣词造句以及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不是不“通”,而是“通”而不“顺”。语义和句法搭配都没问题,惟音律不合而佶屈聱牙。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关注韵律,就绝对不能忽视听说,即便在中学语文教学阶段也应如此。道理很简单,因为韵律是语音,听说不足、训练不够都将无法领悟汉语书面的真知实谛。
  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尽管小学生在入学前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听说能力,但那只是一种非常基础层次上的语感,距离准确把握汉语的内在韵律,熟练组配汉语音节,使之赋予顺畅与和谐的音乐性还非常遥远。没有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韵律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 训练语文韵律能力的必由之路
  
  目前的语文教学成效不够显著和突出,一方面固然与语文学科课程的综合性、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强调教学设计必须注重从汉语自身特点出发有关。现行的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忽视了语言知识转化语言技能的要津——训练。即使有一些训练,也多偏重于书面练习。对节奏韵律这一实为现代汉语之根本的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在最能体现现代汉语韵律特点的诗歌和散文的教学上,往往只是注重内容、意象、情感和思想方面的分析、解释和欣赏,内在的韵律结构仿佛变得可有可无。须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另一个弊端还表现在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分离教学上,客观上将二者对立起来,似乎它们毫不相干,完全看不到其中的有机联系。众所周知,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中常用双音节词汇大都由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汇演变而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文白的对立就是单双音节的对立。
  现代语文,通篇白话和通篇文言都不是最好的,前者太近,看得一清二楚,后者又太过疏远,无法引起共鸣。就文辞来说只有文白相间才是最好的组合。远的不说,只要看看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祺等人那些令人击节赞赏的佳作,哪一个不是文白相间,韵律天成,锵锵然作金石之声?之所以如此,恐怕与他们自小所受的严格声韵训练密不可分。
  如何进行现代汉语韵律节奏的训练,传统语文教育其实已经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和推行的教学方法:一为诵读,二为对句。
  所谓“诵读”,就是熟练地、大声地、声情并茂地读,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诵读实质上就是一种语音强化训练,即用高强度的、富于变化的语音刺激,通过反复的朗读甚至记诵来建立学习者对于语音模式的心理感知,并强化构建节奏韵律图式。
  现代语文教学尽管也把朗读视作语言训练的常规方法之一,但很多时候都缺乏有效的示范指导管理,流于形式。“朗读”二字只剩下一个“读”字,变成了简单的识字和流利度的训练,甚至被偷换为“阅读”,原本训练学生对语言韵律把握的主要功能反倒退居其次,甚或不见。学生朗读的时候,有气无力,斑驳杂乱;有口无心,该停之处不停,不该停处常停。至于抑扬顿挫与声情并茂就更谈不上了。此种情形非但不能达到强化语言韵律节奏训练之目的,反倒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很久以来,“背诵”被当成了“死记硬背”的同义语,为人所诟病。但是实在不应该轻看背诵在语言学习和训练中的作用,背诵既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语言输入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是主动建构的结果,熟练的背诵不仅能把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将“语”与“文”紧密结合起来,而这对于语言韵律的把握极为关键。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