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先后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作者:佚名




  二、抓紧被救伤病人员的救治工作。一是已经到达灾区的应急医疗队伍要全力开展有序、有效的救治,保护伤员生命安全;对少数医疗队伍尚未进入的乡镇,要尽快安排空运进入,迅速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争分夺秒地抢救受伤群众。二是通过空运、陆运等方式把重伤员转运到省内城市医院实施救治。同时,统筹周边省、市的医疗资源,适度分流、转运、收治受伤群众。三是增派有经验的专家,调集急救设备,加大对重灾区以及偏远地区医药器械、药品供应力度,确保救出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尽全力减少伤员致死、致残。
  三、着力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一是认真解决好吃的问题。在继续抓紧向灾区调运方便食品、瓶装水等生活物资的同时,要组织向灾区调运粮食、食用油等物资。国务院决定,在三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民政部和财政部要立即制订具体规定。二是全力解决好饮水问题。做好应急饮用水保障工作。加强对城乡水源地进行监测和过滤;加快对损毁工程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供水;修建小型应急集中供水系统;对恢复供水困难地区要把分散的水井作为临时水源,并做好临时水源卫生检验和防护。三是切实解决好住的问题。再组织生产调运70万顶帐篷。现有帐篷生产厂家加班增产,同时组织有条件的其他工厂临时转产生产帐篷,边生产边调运,尽早运达灾区。抓紧组织生产、调运、安装一批活动板房和简易房,重点解决临时课堂、卫生院和安置群众的用房。活动板房和简易房的建设要统一规划,合理选址,尽量集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投亲靠友、对口安置等,动员社会力量安置群众。四是认真解决好穿的问题。要紧急采购和调运一批衣物和棉被,同时组织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动员大中城市向灾区捐赠衣被。五是搞活商品物资流通。有条件的商场店铺尽快恢复营业,并在受灾群众临时集中居住点开设小卖部等。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物价基本稳定。六是做好抢险救援队伍的组织和保障。地方政府要全力协助保障部队、公安、地震、卫生等救援队伍的后勤补给,做好境外救援队伍的接待和保障工作,有效利用各方力量,为抢险救援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四、全面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要把卫生防疫作为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要增派卫生防疫队伍,覆盖所有受灾县乡村,指导开展防疫工作。已经进入灾区的防疫人员要分片包干,合理设点,巡回指导,落实责任制。一是当务之急要尽快做好尸体的消毒和处理。二是搞好灾区水源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三是做好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以及垃圾、粪便消毒等环境卫生工作,保证消杀药品供应。四是加强疫情监测,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五是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防止传染病流行蔓延。
  五、妥善做好遇难者善后处理工作。一是做好遇难者遗体的身份辨认和火化、埋葬工作。二是做好遇难者家属的抚慰工作,舒缓情绪,向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发放抚慰金。三是做好灾区孤儿、孤老、孤残的安置工作,确保基本生活。
  六、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地震部门要密切跟踪震情发展,做好趋势分析判定,准确把握主震区及全国震情变化;在灾区增加流动观测组,及时了解各地区地震征兆,全力做好余震防范工作,坚决防止余震造成新的人员伤亡。
  七、严防次生灾害。重点防范由于降雨和强余震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滚石,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重点防范水库、水电站、堤坝、堰塞湖破坏,引发水灾;防范恢复通电时可能引起的火灾;抓紧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军工科研生产重点设施的震灾受损情况的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八、做好灾区稳定工作。要严密防范、严厉打击趁机进行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以赈灾募捐名义诈骗敛取不义之财、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
  会议强调,抗震救灾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四川省等受灾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指挥机制,落实责任分工,保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确保抗震救灾工作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国务委员孟建柱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5月17日,回良玉连夜在成都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前方指挥部会议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形势,细化实化工作方案,把抢救被困群众、救治受伤人员、安置受灾群众、防治次生灾害、抢修基础设施和恢复重建准备等工作抓紧、抓实,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5月18日下午,温家宝在中国地震局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会议要求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做好灾害评估,开展地震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会议听取了中国地震局关于汶川地震有关情况的汇报,并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加强监测,努力准确把握震情发展趋势。地震部门要加强余震监测和趋势分析,加密、强化现场流动观测,把握震情的发展变化,及时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做好余震防范工作,防止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同时,要统筹安排力量,科学部署,做好全国其他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
  第二,做好地震灾害评估工作。要结合灾区实际,抓紧做好地震灾区灾害评估,为人员搜救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加强科学考察和研究。总指挥部成立“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由全国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开展地震的科学调查、总结和专题研究,为抗震救灾和地震预报提供科学支持。
  第四,继续发挥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在抢救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马凯、孟建柱等出席会议。
  5月19日下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次会议,听取被困人员搜救、伤病员救治、遇难者善后处理和灾区卫生防疫等工作情况汇报。会议议定以下事项:
  第一,扩大搜救范围。部队要克服一切困难,确保24小时内进入到所有村庄。
  第二,做好防疫工作。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医药器械物资要覆盖到所有灾区。尚无医疗防疫队伍进入的地区,要安排空运医疗防疫人员和药品。根据灾区防疫工作的需要,在5天内,每天增派卫生防疫人员500名,并派出1000名卫生监督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从全国各地调运防疫物资,在四川或附近省市企业组织生产消毒杀菌药品。普及防疫知识,紧急印制500万份宣传材料,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设专栏。加强信息沟通和统一报送,已制作的400台带有疫情报告软件和GPS定位系统的手机要尽快发往成都,开展网络直报系统工作。
  第三,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认真执行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关于“5.12”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在遗体发现后尽快完成相关鉴别程序,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同时,做好家属抚慰工作。做好孤儿、孤老、孤残的救助安置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国务院决定,3个月内,为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民政部要抓紧核实确定“三孤”人员身份,采取就地安置和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进行安置。
  5月20日下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受灾群众生活安排、防范次生灾害等工作。会议议定以下事项:
  第一,近日再向灾区紧急调运4万顶帐篷。从5月30日起,每天运抵灾区3万顶,一个月内新增90万顶。同时,另有80万顶简易棚支援灾区。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