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从“扶杖而行”到“自我去势”

作者:马 潇




  《英雄》等大片在“挥刀自宫”的同时,也使得为民请命的大侠们远离“重然诺、轻生死”的风范而更近于“七侠五义”中那些处处为官府着想的“鹰爪”式侠客。尽管“这种悲剧性的历史体验及其重构历史的创作动机,只有在个人化、个性化的作者电影实践中才能得到相应的理解和重视”,{18}但号称武侠片的《英雄》,实在是离武侠精神最远。
  
  结语
  
  对于张艺谋等占据强势话语权的一线导演放弃精英立场,很多人深感失望。大片是新世纪中国电影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与潮流。在其表面的眩目景观背后,潜伏着日渐步入狭路的危机。这是一部分中国电影人主体精神的虚弱所致。他们陷入了漠视现实与消费历史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因为现实关怀的缺失,也因为历史认识的浅薄乃至悖谬,更因为迎合西方的潜在动机,造成了中国式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一次饮鸩止渴般的拯救行动。
  当然,《英雄》等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起码在吸引观众、拉动票房、带动电影业的商业化发展上,以张陈为代表的第五代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 “《英雄》以其完全符合商业规律的市场化运作手段,真正拉开了中国电影‘大片’的序幕,并成为中国内地电影类型化与产业化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对于这点,在批评的同时也应当予以肯定。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①“大片”概念来自美国的“高概念”影片。简单讲,就是高投入、全明星、大制作、超常回报的商业电影。1996年,陈凯歌借用日本资金开始筹拍《荆轲刺秦王》,据称,该片耗资6000万以上。《刺秦》在历尽艰辛的拍摄、修改后,1998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首映式。
  ②十余年来所谓的大片有:《墨攻》(张之亮)(2006)、《无极》(陈凯歌 2005)、《十面埋伏》(张艺谋 2004)、《英雄》(张艺谋 2003)、《天地英雄》(何平 2003)、《荆轲刺秦王》(陈凯歌 1998)甚至《秦颂》(周晓文 1996)。尽管有媒体报道“古装历史巨制”《赤壁》正在拍摄,但古装大片令人沮丧的表现无疑已经使中国电影进入一个“后大片时代”。
  ③新生代电影人贾樟柯回忆如何会走上电影之路:1992年的某一天,在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中,他走进了放映《黄土地》的电影院,结果深深被迷住,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他一边看一边流泪,看完之后,发誓一定要当上导演。在经过连续三年的落榜后,终于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学生。参见新华网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5/09/contet_6073964.htm。
  ④王一川《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视觉流<英雄>与视觉凸现性美学的惨胜》,《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⑤郝建《硬作狂欢》,第49页,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月版。
  ⑥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79年第1期;张暖忻、李陀《论电影语言的现代性》,《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
  ⑦⑨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上)》,《文艺争鸣》2004年第4期。
  ⑧李尔葳《张艺谋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10}第五代发轫作《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分别改编自郭小川同名诗歌和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2000年前,陈凯歌电影只有《大阅兵》、《和你在一起》是原创编剧。而张艺谋影片无一例外都改编自当代小说。
  {11}《荆轲刺秦王》编剧陈凯歌、王培公;《无极》编剧陈凯歌、张炭;《英雄》故事原创张艺谋、李冯、王斌,编剧李冯、张艺谋、王斌。《十面埋伏》编剧张艺谋、王斌、李冯;《黄金甲》编剧张艺谋、王斌、卞智洪、吴楠。
  {12}关于吕不韦是嬴政生父的说法,见于《史记》。据《吕不韦列传》载,嬴政的父亲子楚是“秦诸庶孽孙”(不是嫡妻所生之子),在赵国做人质,“居处困,不得意”;而秦国当时太子安国君恰无嫡子。大商人吕不韦认为子楚“奇货可居”,便“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待其有身孕后,献给子楚后即生下嬴政;吕不韦同时资助子楚,并为其西游秦国,上下活动,使子楚成为安国君嫡嗣,得以继承王位(即秦庄襄王),而嬴政亦被立为庄襄王太子,庄襄王死后,嬴政继任秦王。
  {13}从此,为帝王涂脂抹粉、表现暴君“菩萨心肠”的“古典主旋律”影视作品络绎不绝,且大多是第五代导演所为,除周晓文《秦颂》(1996)外,《荆轲刺秦王》(1998 陈凯歌)、《雍正王朝》(电视剧 1998胡玫)、《英雄》(2003 张艺谋)等莫不如此。另外,陈家林《康熙帝国》的主题也与上述作品如出一辙,表现的同样是“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有道是人间万苦人(帝王)最苦”(《雍正王朝》主题歌歌词)的主题。
  {14}《荆轲刺秦王》可能创造了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一个大投资的商业电影弄出了三个版本:1998年10月8日人民大会堂版,国内的恶评如潮大多基于这个版本;流传甚广的日文版;1999年8月6日发行的供内地的放映版。参见郝建《硬作狂欢》,第47页,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月版。
  {15}吴迪《中西风马牛》,第17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6}参看《英雄》正式公映前制片方发布的一部名为《缘起》的纪录片。其中,张艺谋因美国“911”事件改变了影片的拍摄思想,发表了自己对“世界和平”的看法。
  {17}李尔葳《在反思中前进——<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谋、编剧刘恒访谈录》,《论张艺谋》,第27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18}{19}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第435页,第44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