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市场中国叙事的伪个人化
作者:徐肖楠 施 军
一
以个人化写作的风尚来断定文学叙事的价值,是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鲜的精神倾向和现实意愿,人们由此产生文学叙事正在自由生长的文学生态判断。这样,个人化写作曾经前呼后拥、应者云集,曾经非常时尚化和主流化,以至对其置疑者被蔑视为落后刻板、不懂文学。但中国对个人化写作的判断始终是一种奇怪的判断:它将个人化写作目的与文学叙事生态、个人写作意愿与文学自由统一起来的同时,又以个人化替代或遮蔽了真正的叙事自由和叙事生态,因为它常常认为文学的一切都是个人化的唯一性带来的,将个人化写作放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其实在文学叙事的个性自由和多层次叙事生态中暗藏了个人化写作的霸权主义,于是这种个人化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变得可疑:它可能仅仅是一种为自己招摇过市的旗号、一种伪个人化。
实际上,个人化写作要保持的,常常是那种被视为顾及个人的现实意识,而这就是在主流化现实生存意识统治下的写作,个人化写作成为主流化市场生存意识的同谋,要求专注于个人,不能写超出个人的,否则就有非文学的嫌疑。而且,这种个人在现实中是排他的、不容许共享的个人,是利己化的个人,在文学中被放大为极端化的个人,逐渐被夸张为欲望化、身体化而排除心灵性、精神性的个人,这种个人已经变成一种市场化现实意识的主流,依附着一种意识形态的整体性而生存,具有一种与现实的一体性。
从个人化最初发生起,市场中国文学的个人化就因其普遍的倾向而形成一种蒙蔽性,无人追问其真伪。实际上,市场中国文学的个人化主流暗藏着一种“伪个人化”,它既在市场化的意识形态之中,又在市场中国文学的现实整体性之中。市场中国的文学叙事以市场化意识形态为中心来控制人们的文学叙事和文学感受。市场化意识形态的可怕之处是使人们认为它无处不在,又使人感受到它的迷人之处,因为它可以假想性地满足很多现场欲望,满足权力与资本获取的实现,于是形成一种非常普遍的市场化意识形态的妖魔化。
而市场化意识形态与主流现实生存意识是统一的。所有的个人化写作在强大的市场化意识形态中都无处可逃,它们不但不想逃出现实的控制,反而想越来越亲昵地与现实调情、越来越迷恋地对现实邀媚献宠。个人化写作并没有怎么表现出真正的文学叙事个人化,而是堂而皇之地以个人化表演和个人化现实来耀人眼目,又遮遮掩掩地藏着整体性意识形态。
同时,这些生存意识又与写作意识是统一的,一种审美意识就是一种生存意识,市场中国的生存方式就是写作方式。那些不同的个人化,大多是一种引人注意的招摇或命名。真正的个人化叙事并没有成为个人化写作的主流,伪个人化写作常常借个人化文学叙事展现了市场化现实与个人欲望的一致,抛弃了精神命题、灵魂追问、历史思考、人性同情。
另一方面,文学写作者常常借个人化写作来完成自己的个人利益。文学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资本的实现:市场利益、市场份额有力地控制着伪装的个人化写作,而市场宣传、广告效应、名人炒作成为写作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美女作家”、“欲望写作”,还是“身体写作”、“80后写作”,无论城市文学还是乡村叙事,都在恰到好处地迎合着市场的口味,以求获得最大限度的市场份额和利益感受。这常常成为市场中国文学作品产生的一种控制意识,使艺术品的创造沦为市场产品的生产。
因此,市场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和个人叙事,个人化写作不再承担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也就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和个人叙事。个人叙事与历史叙事、人性叙事、精神自由叙事在文学中本该一体化,由于个人化写作对个人现实的过分关注和迷恋,疏忽了自由的追求和诗性的表达,也疏忽了历史和人性的深藏。
于是,这种个人化叙事生态可能是虚假的,在个人化的笼罩下,每个对话的出现都可能是虚假的,因为由此被肯定的叙事生态只有一个,就像身体写作只有一个身体一样。这是哪里来的个性和自由的文学叙事?这是什么样的文学叙事生态?只能写个人不能写别的了,还有个性的文学叙事和自由的文学生态吗?这样的伪个人化写作为什么能如此张扬?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观看这样的个人化表演?
一方面,很多作家都要标榜自己沉浸于内心而脱离历史控制,由个人化去追求一种精神性自由。个人化写作使市场中国的文学叙事在很大程度上披上了精神自由叙事的伪装,这是它们能与历史叙事和人性叙事相抗衡而遍地风流的一个原因。卡夫卡在市场中国受到精神自由叙事典范的推崇,他深刻地探求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灵状态,代表了一种精神化的现实,成为市场中国一些作家的精神流放地,也成为另一些作家追逐个人化的理由。虽然市场中国文学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对精神自由叙事的真正追求,像残雪、林白、陈染等的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都更加倾向于精神自由的诗性表达,但在市场中国的大部分个人化叙事中,精神自由被狭隘化了,精神自由叙事被误解为排他的个人精神自由叙事。
另一方面,可以猜想,阅读市场中国这样的个人化作品时,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把他们相似的个人经验融合进去,把别人的私人空间当作自己的空间而自由进出。这可能让他们感到新鲜、激动、兴奋,进入别人就像进入自己一样。比如说在这样的作品中展示身体的时候,阅读者会觉得就是自己的身体在展示,或者他可以自由进入别人的身体空间,或者他可以任意观看别人的身体,就像观看自己的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把别人的当作自己的时候,读者就会蜂拥而至。这也就不难解释中国的个人化写作为何能掀起从性自渎、性自虐的展示,进而到展示下半身的演变,再到整体性个人身体自由的招摇等时尚潮流,让整个市场化阅读都为之激动、颤抖和疯狂。它们中的大多数虽然以文学叙事的名义来标榜自己,却远离了文学叙事,以至于任何充满现实欲望的赤裸文字都可以攀附在个人化写作上。
其实,这种个人化就是要非个人化而赫然让大家看的,个人或私秘或身体是一种标榜、一种吸引、一种包装。从某些写作的内底里看,就这么回事,是把个人化极度夸张是进行公开表演的一种必要前提。所谓个人生存、个人空间可能是一种需要、一种假象、一种伪个人化,假如真的这样彻底个人化了,干嘛要把这种私语私密发表出来呢?我们不相信这种个人化写作的真实存在,我们不相信这样一种纯粹留恋于个人内心的作家,假如果真如此,这样的作品就不要出版、不要发表,留着自己享用或者藏之枕下,那才真正符合这样一种远离历史的标准、这样一种自我化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