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重新认识“别里科夫”

作者:周国瑞

的。”一个平时注重生活细节、严谨而有条理的人,必然会在学校里对学生也是要求极其严格的。
  循规蹈矩,遵纪守法。文中第2自然段这样写道:“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由此也可知道。“别里科夫”的自我封闭的孤僻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被当时社会的环境和现实所逼迫,不得已而已。
  为人行事谨慎而又有思想主见。还是在文中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的描述:“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这表明“别里科夫”对当时的沙皇政府并不是完全信任的,尽管他不得不“屈从”于沙皇政府的淫威和高压政策,却丝毫不“盲从”,根本不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去“助纣为虐、甘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走狗和鹰犬,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卫道士
  心地善良,虽有防人之心却无害人之意。这一点在文中表现得尤其充分,略举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第一处是:“在教务会议上,……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这里虽然表现了“别里科夫”性格中胆小怕事的一面,但同时也表现了“别里科夫”希望息事宁人的一面,他根本没有思量着怎么去偷偷地向政府当局告密、打小报告、写举报信,而是极力地试图掩盖学校和教室内发生的一些严重于扰正常教学秩序的事情。这两句“只求”:“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充分体现了“别里科夫”的心地善良,虽有防人之心却无害人之意。这能上纲上线地说“别里科夫”是“助纣为虐、甘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走狗和鹰犬,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卫道士”吗?
  第二处是:“别里科夫”“到柯瓦连科家里去”,想找女朋友“华连卡”交换一下思想认识,却逢“华连卡不在家”,只碰到她弟弟“柯瓦连科”。“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他解释说:“我上您这儿来,是为要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我烦恼得很。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索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我认为,“别里可夫”的这番解释与表白,态度是真诚的而非虚伪的。若从负面的、否定的角度来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胆小怕事、急于撇清自己的表现。但如果从正面的、肯定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种非常顾及他人、怕无端无故的绯闻影响了“华连卡”的名誉而自觉、主动地维护他人的表现。这不是一种心地善良又是什么?听听“别里科夫”那坦荡的宣言:“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我认为,这话绝非是一种虚伪和自我表扬。应该说明“别里科夫”在平时的生活中,的确是一个生活作风严谨而又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否则,怎会有“促狭鬼”要画想出他洋相的漫画呢?一个生活放荡、作风轻浮的“花心萝卜”,怎会入“校长太太”的法眼,居然要“尽力撮合”他跟“华莲卡的婚事”呢?你们说是吧?
  第三处是:“别里科夫”同“华连卡”的弟弟“柯瓦连科”的一段对话:“另外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谈一谈。我在这儿做了多年的事,您最近才来;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子!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这段诚恳而近乎推心置腹的话语,既可以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反对新事物,也可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政府当局的高压环境中能够自觉安分守己,自我保护意识强;更可以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对身边亲人的关心和提醒,仍是出于一种良好的动机和真诚的善意。总之。这个细节不能被理解成是“别里科夫”在充当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走狗和鹰犬,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和卫道士……
  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当“别里科夫”与人发生争执之后他这样说道: “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明人不做暗事,即使要向校长汇报,也是事先公开地告诉对方。这哪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小人告密行为呢?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自觉尊重他人、自觉维护领导的威信。文中写道,“别里科夫”对“华连卡”的弟弟说:“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么?”在跟比自己年龄小的舅弟讲话中,“别里科夫”使用的是敬称“您”。当“华连卡”的弟弟不讲理地说道:“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此时,“别里科夫”仍然是用十分客气的语气讲话:“您用这种口吻跟我讲话,那我不能再讲下去了。我请求您在我面前谈到上司的时候不要这样说话;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在句中,“别里科夫”始终使用敬词“您”来称呼舅弟,而且结尾那句“您对上司应当尊重才对”,是在学校领导不在场的情况下说的,因此根本扯不上是想拍领导的马屁。我认为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自觉意识,而非是一种奴性的表现!
  时刻注意保持形象风度和自我尊严。不管旁人是用怎样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反正“别里科夫”是时刻自己把自己当人的。文中这样描写道:“别里科夫”在与舅弟发生争执的过程中,被舅弟“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好一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模样!
  再从文中那句“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来看,表明“别里科夫”还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很正常的男人。正因为“别里科夫”拥有诸多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都很正常的男人。所以“别里科夫”能被“校长太太”所器重,并“尽力撮合”他与“华连卡”的婚事,而且能使容貌与家境俱佳的“华连卡”对其产生好感,成为“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这些都绝非是无缘无故、空穴来风。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