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作者:程 尚




  写树的系列,从自己动手栽树到“享受绿荫”,从“从人蛛大战”保树的成果,从对山坡上最上边的一棵树的顽强的生命力,发出了“做为一棵洋槐树的生命的全过程”的礼赞,无不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审美愉悦。
  作家陈忠实文学创作动力来源于童年的“心理压抑”。他的文学成就,依我之见,主要是来自他锲而不舍的文学崇拜。《兴趣与体验》堪称陈忠实的“创作宣言”,这一篇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白鹿原》书上做了序言:
  “到了50岁才捅破一层纸,文学仅仅只是一种个人兴趣”……
  “到50岁才捅破一层纸,创作实际上也不过是一种体验的展示”……
  “刚刚交上知天命的50岁时,写完了《白鹿原》。写完这部长篇,关于文学和创作的两层纸捅破了,也发觉自己固执于独特体验的已见了。”……
  这正是写作的揭秘,这正是文学和创作的诗的礼赞,这正是活生生的文艺理论,这正是文艺创作的真谛。他的这种“三重体验”的理论也成为他近年来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别人作品的视角。
  (二)关于陈忠实的陕西艺人题材散文
  这组散文可以鲜明地窥视到作家陈忠实对艺术体验的乐趣和审美愉悦。
  陕西作家传统在现当代文学史里是厚重的。陕西为什么能出大作家?是传统?是精神?是环境?再一次证明了经济与文化并不同步的原理。
  柳青、杜鹏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蒙万夫……,探究陕西作家的作品,探究陕西,探究秦晋文化。陈忠实的作品甚至激起读者对西安的向往。
  仅《告别白鸽》散文集中收入作者6篇叙写陕西文化人的散文。事实上,陈忠实的每一篇这样的散文都成了通向文学殿堂的一次深刻的艺术体验的展示,从中思索,从中升华自己的艺术之魂。《刀声》写陕西作协青年版画家郑文华的艺术经历;《秦人白烨》给人一种“细活”,“老少皆宜男女皆宜”的印象;《柳青的警示》使读者明白了“作家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解读徐岳》让人记住了“十个老陕九个通,一通便成龙”;《虽九死其犹未悔》,为纪念50猝逝的陕西作家邹志安写的,在短短几年写有几百万字,其生存境遇很差,不足100元工资,要维持一家8口人生活,自己吃的是酸黄菜,真可谓“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再一次说明,英雄磨练和成功靠勤的真理。《朋友的故事》从抓到“贿”,表达了作者高度的悟性。
  陈忠实笔下的人性美,人情美,真实的独特的体验无不令人濡染。
  其实,每读一篇杰出的作品和每写一篇好的作品,都应是一种艺术体验,每一天都应是一种艺术体验,每一天都应是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
  艺术灵气从中而来!创作实力从中而来!艺术修养从中而来!
  (三)关于陈忠实的国际视野题材的散文
  这组散文可以说是作家陈忠实走出“黄土高坡”,走出国门接受中西文化碰撞的一次次最好的文化观念的思索和体验。这种体验对于扩大作者文学视野和转变更新文学创作观念甚至是解读社会历史、文化生活无疑是影响深远的。
  《告别白鸽》散文集中一共收录7篇,《口红与坦克》是由美国一尊雕塑引起的。“意大利”2篇中,《中国餐与地摊族》是对中国人在意大利生存现状的思考,《贞节带与斗兽场》是关于人性、妇女问题及世界和平的思考。“美、加”3篇,分别对生存环境对北美历史的感悟,在国外不会外语的感受。《秦国掠影》则好象不值一提。
  总之,陈忠实散文不在卖弄知识上,而在视野上下功夫,而始终以厚重的生命体验与思索为主线贯穿其中,别具匠心,别具美学韵味。
  (四)关于陈忠实的一组“关中辩证”散文
  “小说可以批量生产,散文不可复制”(作家刘庆邦语),道出了散文创作需要亲历实感的不同于小说独特之处。年过花甲的著名作家陈忠实新世纪以来的创作,则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继《白鹿原》引起强烈反响之后,2004年,他的散文集《原下的日子》,名列文学排行榜榜首,散文成为陈忠实创作的又一道诱人的风景。
  这得益于作家对生活、艺术和生命的持久的兴趣和深刻体验,得益于作家厚重的生活和执着的信念。少儿时代的寒酸压抑产生的文学崇拜情结至今依然挥之不去。六十岁的时候,作家向上帝唯一的祈求是“给我一个清醒的大脑”,作家固执地在老家孤独地写作,那是他生存和生命运动的“最佳气肠”,“散文”成了厚积薄发的陈忠实式的情感宣泄的最佳通道。这里,不必说他的谈个人创作经历的系列散文,也不必说他的“三大情人”之一的足球系列散文,单说他的一组关于“关中辩证”的7篇散文。
  这组散文写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前后不到三个月时间,可以断定,陈忠实这段时间的文创的兴奋点集中在他生活了60多年的脚下这片土地上,是对于陕西关中特质的思考,是对于陕西地域的一番打量探究,是对于地域文化的一次反思和批判,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也是一组地域文化散文、随笔。收入广州出版社出版的《陈忠实文集》(第七卷)一共有7篇,分别是《为城墙洗唾》、《粘面的滑稽》、《遥远的猜想》、《孔雀该飞何处》、《乡谚一例》、《也说乡土情结》、《两个蒲城人》。本人仅抓住几个要点进行评析:
  关键词1:“乡土情结”和“中心情节”
  作者把陕西这块土地放在全球性话语时代背景中进行思考,其视野是开阔的,这与作者多次出国考察和关注世界是分不开的。其实,如果说陈忠实的国际题材散文是现场耳闻目睹的话,那么,他的足球系列散文也是一种特殊的国际视野的内容和话语,正因为这些经历和体验,使陈忠实的这一组散文多了一些丰富人生阅历之外的思维“穿透力”。作家对原来司空见惯的“乡谚”,就放在中西文谚语比较中进行观照,并以此来解读历史现象。在《也说乡土情结》中,作家用一种开放和发展的观念及广阔的视野看“乡土情结”,他认为,陕西人“抱着一碗面不离家”,这是“落后”、“僵化”甚至使陕西发展“滞后”的“乡土情结”,是应扬弃的,同时作家用现代化的眼光看“三峡移民”或“世界移民”现象,在我看来,作家这种真实情感的表达才是真正的人文情怀。
  《遥远的猜想》仅从制题上讲,让人想到了文化名星余秋雨文化散文《山居笔记》中的《遥远的绝响》那种意味,作为陕西“十三朝国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置”的“失落感”,看似子民对历史的“怀旧感”,愚以为实则是对现实的一种“不适应感。陈忠实在足球系列散文中透视历史和文化的娴熟技巧,让我们随着这位滔滔不绝的花甲老人穿行在厚重的陕西历史文化空间,从那条深邃的历史文化隧道中,看到的是世事沧桑,随着陈忠实式的释怀,阅读快感从宣泄中产生。
  关键词2:“古城墙”和“粘面”
  古城墙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于西安,但作为“封闭”思维和文化一说的对应物,并非仅仅指向陕西。作者立言《为城墙洗唾》意在扬长抑短,叫人自信。同样的文化情怀,作家在《粘面的滑稽》中,对“粘面”的象征义“保守”进行了辩证地否定,“影响一个地区人的群体性思维方式和观念新旧的关键性因素”,是“眼睛看取了什么脑袋里装进了什么,而不是嘴巴吃进了什么”,这是陈忠实的见解和智慧。
  关键词3:陈忠实式的解读和比喻
  陈忠实散文是小说家散文,他的文辞气势是激情、豪放和“宣泄式”的。他的散文尤其是他的长篇散文无疑有一些小说化倾向。陈忠实创作后期主要研读一些外国名著,尤其是拉美作家的小说,这不得不对他的文本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在陈忠实的散文里常常出现独具个性的陈忠实式的叙述个性,如“多年以后”、“许多年过去”、“一千余年之后”(见《遥远的猜想》)、“中国后来的历史进程和结局”(见《两个蒲城人》),等等,这种表达是一种大的“时空”观,作者也常常跳出文中,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审美距离”,想想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