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写作教学的四个转变
作者:王家政
三、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是“以文为本”,“以文治教”,因而一切“教”与“学”的行为都是指向写作的最后结果“文”,表现出鲜明的重写作结果而轻写作过程的特点。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作文教学,实际上只训练了学生“起草成文”这一个环节的能力,而忽略了观察感受、积累认识、立意构思、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修改加工等写作全程各个环节的能力训练,从而造成学生一篇文章产生过程各阶段所需能力素养的缺失。写作过程各阶段各环节能力素养的缺失,使得学生无法完成相应的写作活动,但却要求学生最后必须写出文章来,这就好比要学生一步登楼而无需拾级而上一样,学生实际上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学生每次面对作文题目,总是感到千难万难,无法动笔,久日久之,便视作文为畏途,“厌其学而疾其师”。这种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作文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写作兴趣,积极主动性受到严重挫伤,只会导致失败的结局。我们不能不说,重结果轻过程的作文教学观是造成写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老大难”问题的又一症结所在。
语文新课程的课程标准改传统的作文教学为写作教学,其中所包含的又一个意义就是要求我们明确“写作”是一个活动过程,必须重视写作过程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努力提高学生完成写作全程所需的各项写作能力和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项中,要求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在“教学建议”项中要求“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在“评价建议”项中,要求“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的写作教学目标,就是按照观察、思考、表达、修改等文章产生的写作过程的主要环节,逐项提出要求的。在“教学建议”项中,强调“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写作过程相关环节不可缺少的几种重要能力的培养。从以上引述可以看出,语文新课程对写作过程是高度重视的。正在深入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所有课程都必须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建课程目标体系,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写作教学重视写作过程的理念是由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观所决定的,它是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在写作教学要求上的具体体现。
四、由重文章技法转变为重感受认识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以文章学理论知识为指导的写作教学活动,因而对学生写作学习的指导,一切都是从“文”出发的。文章的构成、文章的体裁、文章的技法、文章的语言便成了主要教学内容,甚至是唯一的教学内容,觉得似乎除了这些内容外就没有别的内容可教了。所以,师生月复月,年复年总是围绕文章应是怎样审题立意,怎样选材组材,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怎样设置悬念、进行对比、烘托映衬等诸多“写法”的问题纠缠不清,颠来倒去,翻来覆去,犹如进入了一种魔界,无休无止地变着文字戏法,教师“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可学生的写作能力却并不见长,仍然觉得写作千难万难,苦不堪言。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呢?症结在于“写作”不等于“作文”。这种所谓“作文”,没有抓住写作的关键,违背了写作的本质规律。
写作作为一种社会交际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表达过程,认识是表达的基础。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感受认识客观世界、社会生活,认识自我,需要通过观察、调查、访问、对话、搜集等一系列的活动,占有大量有关的事实材料,通过思考、想象、联想,能动地获取思想认识成果。这一阶段是写作的基源,对写作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二阶段是创造性表达,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和相应的表达方式,高度个性化地表达能动获取的思想认识成果。它以第一阶段感受认识为基础,但同时又是感受认识的深化,仍然要以认识为核心。第三阶段是交流,使文章发挥社会交际作用。它是写作目的意义的最终体现,实质是写作认识价值的全面实现。这三个阶段的相承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写作的本质就是认识的产生、表达、交流过程,“认识”才是写作活动的关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的写作目标中第一项要求就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由此可见,从“作文”到“写作”,我们必须由重文章技法转变为重学生的感受认识,否则语文新课程的上述写作教学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王家政,湖北长江大学文学院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