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阅读教学要以少总多

作者:晏乾坤




  以少总多本来是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即艺术创作总是以部分显示整体,以特殊表现一般,通过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通过一雕栏、一画础看到整个宏伟的殿堂。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同样可以适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讲授阅读的时候,不仅要善于发现每篇文章的个性,而且还要善于通过个性总结出共性,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以少总多。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就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养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阅读教学怎样才能以少总多呢?首先要从宏观出发,通过分析比较,见出靓点;其次,再由靓点拓展迁移,推广到面,总结出他们的共性,即规律。最后,把所学规律性的知识用到实践,指导学生们阅读或写作,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下面,我就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谈谈这种方法的运用。
  首先,要从宏观出发,通过分析比较,见出靓点。也就是说,从全局整体出发,把一定范围内的同一体裁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见出每篇文章的侧重点,即靓点。其实,编者在编教科书的时候,每一篇都是有侧重点的。只是我们部分老师缺乏高屋建瓴的知识或意识,不善于发现罢了。怎样才能拥有一双慧眼?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不能一课一讲,而是站在一个阶段的高度,至少应站在一个单元的高度,通过分析比较,见出侧重点,即靓点。如我们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的第一单元,即小说单元,虽说都以刻画人物为主,但刻画人物的方式是不同的:《祝福》的作者抓住了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以“画眼睛”的方法为主;《边城》则侧重于环境烘托和心理刻画;《荷花淀》以细节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见长;《装在套子里的人》则以夸张漫画式的手法和戏剧性的情节取胜。
  其次,将靓点拓展迁移,推广到面,总结它们的共性,即规律。这就要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去把握。广度方面,即由点带出面,从名著或从名篇中找到与之相类似的材料,反复加以印证,丰富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这种方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人们的认识一般来说是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但是光有广度这个方面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度。这就要求老师把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到理性认识上来,因此,老师还必须在深度上下功夫,把这一点讲细、讲深、讲透,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出规律。因为毛泽东说过,感受过的东西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受它。这样学生的认识才能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深刻。我们以《荷花淀》为例,由上文可知,《荷花淀》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我们首先来看看细节描写。当水生嫂得知水生要去参军的消息时,课文是这样描写的——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是一个出色的细节描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一细节描写足以让我们透视到人物内心复杂而激烈的情感活动。丈夫要参军到大队上去,这在意料之中,但“明天”就走,又出乎意料。这消息无疑使人震动——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震动”的反射——一时间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几年的夫妻恩爱、可能的不测风云、可恨的鬼子、可爱的家乡……激烈的情绪冲撞,使她几乎难以自持,但她终于能够自持——“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受到的震动,那是软弱的表现;她不能因家中的困难而“拖尾巴”;她不能因对丈夫的小爱而舍弃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就这一个细节描写把一个虽然对丈夫有绵绵情意,但更能识大体、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也就这么一个细节,传达出了水生嫂对丈夫的情和对祖国的爱,内涵十分丰富。诸如此类,在名著或名篇中比比皆是。如《儒林外史》第五回和第六回记述了严监生弥留时的景象: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子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人在弥留之际,有许多身后事需要郑重交代,要说的必然是最关心、最放心不下的事情。严监生却为点了两茎灯草迟迟不肯咽气,并且从被里伸出两个手指头,摇头、睁眼、闭眼,用尽最后的生命执拗地抗争,而他抗争的却是一盏灯点两茎灯草而浪费了油。随着三次发问而做出三种不同的回应动作,也是铺高垫平的过程,如同相声艺术的“三番四抖”。人们郑重的提示均被否决,抖开包袱临死前的遗嘱却是为了一根灯草。吴敬梓通过“一茎灯草”这个细节描写把守财奴的悭吝、啬刻,刻画得入骨三分。再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临死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语,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地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至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读到这个细节描写时,谁又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的劣根性?又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嘴边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性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的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栩栩如生。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形象特征、动作、语言及所处的环境和场面等那些细微而极富表现力的环节或情节所作的特写或描写。常见的细节描写的种类:〈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比如,鲁迅《祝福》里,“我”在河边遇到祥林嫂时,有这么一段描写:“……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一肖像眼神细节描写,表明它长期遭受严重打击的折磨,已陷入极度的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神经已经完全麻木了。〈2〉、行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入细致的描写。如:“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排”字活灵活现地提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要摆阔的迂腐性格。〈3〉、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如:“母亲常常说:‘只要这一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这句话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因于勒的经济地位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回来。充分地表现出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4〉、心理细节描写,即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如:“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当小弗朗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5〉、服饰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描写。如:“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破又脏,长期不补不洗,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个服饰细节描写,提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可谓形神兼备。〈6〉、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进行细致的描绘。比如鲁迅《药》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包好,包好!这样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样的病都包好!’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这一脸上表情的变化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具有迷信思想的华大妈既忌讳‘痨病’,又惧怕康大叔威势的心情。〈7〉、事物细节描写,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鲁迅《藤野先生》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籍,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在我北京寄寓的东墙上,书桌对面”。这段事物细节描写,从收藏讲义到保存照片,突出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怀念。〈8〉、场面细节描写。如《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娜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这个场面细节描写,写出了太守家办喜事的热闹、豪华、排场,显示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和不为荣利所动,也形成了太守家的喜与兰芝、仲卿的悲的对照,以乐衬哀,强化了悲剧性,同时在结构上造成一种紧迫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9〉、景物细节描写。“我们上轮船,离开了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黑影”(《我的叔叔于勒》)。这两句景色细节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进行烘托。前一句较明快,表现了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后一句较灰暗,显示了他们希望落空后的失望和沮丧心情。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