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阅读教学要以少总多
作者:晏乾坤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是一段好的对话,我们可以由说话看出人来,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妇女机智伶俐的性格特点,第二个妇女爽朗率真的性格特点,水生嫂妇女谨慎的性格特点,第四个妇女快人快语的性格特点,第五个则是忸怩含蓄的性格特点。
鲁迅曾经说过:“从喷泉里喷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这是比喻,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就说什么样的话,有什么思想性格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文章里的人物总是通过语言和别人交流思想,也总是通过语言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老舍说:“在写话剧的时候,我总期望能够实现‘话到人到’。这就是说,我要求自己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性格与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人物形象的轮廓来。”因此,好的语言描写总能让我们从人物的语言看出人物来。名著或名篇中比比皆是。从“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可以看出曹操是为了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奸恶之人。从“既生瑜,何生亮”可以看出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性格特点。从“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们可以看出宋江深受封建正统“忠”、“孝”思想的影响,又有一些愚忠的性格特点。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不仅表现为说什么,还表现为怎么说。“说什么”体现了共性,“怎么说”则又体现了个性,所以思想、观点相同或相近的人,语言也常常不同。所以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怎么说”来把思想、观点相同或相近的人区别开来。泷川龟太郎在《史记会注考证》中说:“陈胜曰:‘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高祖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也!’三样词气,三样笔法,史公极力描写。”陈胜、刘邦、项羽三人各言大志向,这是同,同中之异是:陈胜出身于雇农,胸怀天下志却深受社会统治者的压迫与剥削,使他具有了一种对封建统治者本能的仇恨,在迫害逼到生死攸关之际,便对统治者的正统发出了否定的呼声。刘邦出身地方小吏,伪饰仁义,实则自私贼滑,一心想往上爬,对高官厚禄更是垂涎已久,故见秦始皇耀武扬威的派头,津津不胜有“嗟乎”的羡慕感叹。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剽悍暴戾,对秦有灭国杀祖之仇,故对秦始皇有“彼可取而代也”之誓言。三种语言来自三种不同人物之肺腑,三种语言各具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水浒传》中的武松、李逵、鲁智深都是反对宋江的招安的勇猛豪爽英雄,但是又各有个性特点。在“菊花会”上反对招安时,他们的表现是这样的:“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他们三人都坚决反对招安,但武松显得比较清醒,说话有深度;李逵显得性急鲁莽而无所顾忌;鲁智深既能看清问题的实质,又有出家人的那种超脱随意。一语定性,不能互易。这就是个性化语言的魅力所在。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语言呢?〈1〉、人物语言要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年龄等。这是写好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出身,经历,教养,职业,这必然在他的语言中打上烙印。儿童的语言与成人的语言,工人的语言与农民的语言,农民的语言与教授的语言都会有极大的差别,即使是同一个性格,由于身份的不同,他们的语言也不相同,即使同是老师,其语言也会因年龄,资历,专业等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见到王熙凤时说的一句话:“你老拔一根毫毛比我们腰还壮呢!”周瑞家听了,以为“说的粗鄙”,忙使眼色制止。而“粗鄙”恰恰符合出身乡野的刘姥姥的身份,这是高度个性化的语言。所以,我们在写人物的语言时,就不要忘记了这个人的职业、年龄、地位等特点,让他们“各说各的话”,使读者由人物的语言推知,他的职业,地位,文化层次等等来。决不能让人物说“外行话”。〈2〉、人物的语言不仅要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年龄,还要表现人物的性格。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表现。如“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样半通不通,半文半白酸溜溜的语言就是孔乙已的个性化语言,表现了他迂腐滑稽的个性。我们在写人物语言时,重要的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勿使浮泛。”(《李笠翁曲话》)什么样的人就让他说什么样的话,努力使人物语言和人物性格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3〉、人物的语言还必须符合人物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大家还记得焦大的一句“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这句话是焦大在喝醉酒的情况下的特殊语言,很多人认为活画出醉汉语无伦次的特点。笔者却不这样认为,俗话说酒醉心不迷,又加之脂砚斋批这一句时说:“忽接焦大一段,真是惊心骇目,一字化一泪,一泪化一血珠。”这一句话有深意寓焉,他以酒遮脸、壮胆,倒出了平时窝在心里的恶气。他对贾府的日益腐朽没落深感忧虑,对贾府的“一代不如一代”的畜牲们更是痛心疾首,所以急不择言,才说出这句有悖常理的话。同样,《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当听到狗的主人不是将军时,表示要好好教训他们一顿,骂狗是条“疯狗”、“下贱胚子”、“弄死它好了”;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时,立刻吓得浑身发热,继而周身发冷,马上换了一副嘴脸,一种腔调,把小狗奉为“名贵的狗”、“娇贵的动物”,称赞它“怪伶俐的”。甚至想通过将军家的厨师去向将军和他的哥哥献媚,打“哈哈”、逗“呜呜”地直接讨好小狗,奴颜媚骨,丑态毕露。对话描写就依据狗的地位不同,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对狗的褒贬,处置以及对被咬伤者和狗主人的态度瞬息间迥然相异,反复揭示他专横跋扈、欺压百姓、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走狗个性。〈4〉、人物语言应当高度个性化。鲁迅先生强调写人物语言时“要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取各人有特色的话来”(《看书琐记》)。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中人物的语言,而要将生活中人物语言进行提炼和典型化。人物语言必须简洁,精炼,准确生动。〈5〉、描写人物对话须与人物的语气,表情,神态的刻画等其他手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最后,把总结出的规律运用到实践,指导学生们阅读或写作,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能抓住的只是规律性的知识,不可能猜准复杂多变的试题,但是我们只要抓住规律性的知识,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解决灵活多变的试题。下面我们就运用学到的规律来解决高考题。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在第17题中就考查到了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题是这样出的:划线部分(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妆,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能听到。)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我们从行吟阁“江山如画”、“万籁俱寂”可以看出行吟阁秀美、宁静的特征,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以秀美的山河烘托屈原、闻一多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二是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这种方法教学符合人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首先,通过教材和大量的名著或名篇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然后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最后把规律性的结论运用于实践、来指导实践。不过,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要求老师不仅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还需要有较轧实较深的专业知识。知识面越宽广,越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越能概括出普遍意义的观点来,越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平时不但要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善于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海正因为水积得深厚,才托起了万吨巨轮,希望我们教师都成为“海式”的教师!
晏乾坤,河南潢川信阳第二实验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