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析
作者:黄 丽
二、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专门的解说。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同时当代学生的视野是相当开阔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而语文教材只是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境,教师要敢于并善于对教材进行“裁剪”,要引进工具书、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知识载体,甚至全球事件也可以引入到文言文教学中。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关注伊拉克战争,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曹刿论战》、《公输》、《子鱼论战》等一系列描述古代战争的文言文;赏析乐府民歌《木兰诗》,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美国动画片《花木兰》,比较诗作和动画片的相同和不同点。创造性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打破了学科界限,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使古代的文化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性。这样,文言教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而且可以将教室由“课堂”转变为“学堂”,将学生由“学会”带入到“乐学”“会学”上,充分发挥“大语文”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是塑造中国人文化灵魂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尽在其中了。老教育家张中行谈到文言文阅读的“量”,认为量必须足,这很切中肯綮。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更谈不上创新精神,这跟学外语差不多,有一个过关的问题。不过关,学了就忘,等于没学,所以不管补充的这些内容,考试是否有用,都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因为这是我们民族文化长达几千年的可贵积淀,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底肥;底肥不足,还谈什么创新。更不必说,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屈原列传》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言文,司马迁一改理性冷峻的史家笔法,叙屈原生平,竟掩抑不住引以为同道的身世慨叹;述诗人篇章,却径直倾诉仰慕之情。屈原的忧愤,司马迁深有同感,诗人的愤世嫉俗,史家备加推崇。于是便有了千古流唱的精美评述。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不幸人生的缩影,更是正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屈原的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一盏明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呐喊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李太白,感愤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子美,谆谆告诫儿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无不在屈原精神的影响下艰难而努力地跋涉人生。由屈原的精神长灯伸发开去,让学生调动旧有的知识储备,反复诵读,含英咀华,读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品出“三月不知肉味”的读书境界,让学生口齿留香,终身难忘。这才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审美价值,也是创新拓展的不懈追求。也许是自己当年人生阅历不足,也许是功力不到,没有能拓展开去,打动学生,颇以为憾。
三、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注重学生学习的内化过程。新课标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做了专门的解说,其中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提倡“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为文言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空间。
如学习了《论语》、《陋室铭》、《爱莲说》等可以让学生分析我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多样性;学习《曹刿论战》向学生提出“鲁庄公是个笨伯公”的疑问;学习《鸿门宴》,可以研究《史记》塑造了哪一些悲剧人物,这和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有何关联的问题;学习《公输》可以探究现代战争战前的准备是否适用于古代战争……一个个问题的探究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鼓励学生批判创新,不迷信古人,不盲从教参、教师,同时引入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引导学生阅读时产生疑问,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探究,扩大阅读面,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使学生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识、精神境界、人生态度等方面得到升华。尽管学生的答案可能会缺乏很强的说服力,但我们说的探究性学习本来就是强调过程,不要求答案规范、统一,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鼓励学生从阅读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悟出自己的收获,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要尊重学生思考和体验、感悟的多元性,探究中有感悟,感悟又促进了探究。
促使学生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成果,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目标。课改后的文言文阅读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教学之路需要更深入地探讨。
黄丽,教师,现居浙江义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