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湖北青年女作家创作一瞥

作者:吴道毅




  
  二、女性人性缺陷的检视
  
  对湖北青年女作家来说,女性叙事绝不仅仅只注意到女性身上光彩夺目的一面,甚至只意味着单纯去建构一种宏大的女性话语,而是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多声部的品格与色彩。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客观冷静的头脑,也促使湖北青年女作家在女性叙事中容纳更加丰富的内容。而以理性的目光,广泛从社会、婚姻、家庭、两性关系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检视女性自身的人性缺陷及其造成的负面人生后果,帮助女性总结与吸取生活的教训,给读者以某些有益的人生警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方面的代表作家当数苏瓷瓷。
  也许是缘于在精神病医院工作五年的生活经历,苏瓷瓷在小说中开辟了一个较少有人涉猎的特殊题材,这便是她已广为人知的精神病生活题材或疯癫题材写作,由此也形成了近年来湖北文学创作中一个亮点。令人惊讶的是,苏瓷瓷对精神病状或人性“非常态”的书写,并不局限于精神病院中的精神病人,还包括人们心中的正常人,比如那些专门为精神病患者冶病的医生、护士、干部与官员等等。甚至在苏瓷瓷的作品中,正常人身上所隐藏的精神疾病,比真正的精神病人更加严重。作为一名女作家,苏瓷瓷不少作品对精神病人生活的描写正是围绕女性特别是一些青年女性的精神病状而展开的。她的短篇小说《杀死柏拉图》(《作家》2005年第8期)与《第九夜》(《山花》2005年第4期)等,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杀死柏拉图》以一个精神病治疗案例为个案,描述一名青年女医生与青年女患者的心理交流,所展示的是医生与患者身上共同存在的精神隐患,或者说是青年女性身上所共同存在的心理与情感障碍,也以女性自身为焦点揭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作品中的青年女患者图图不能处理好男女爱情问题,始终没有摆脱将爱情等同于精神恋爱或柏拉图之恋的精神困扰,结果是久治不愈,自杀殒命。而作为女医生的沈郁,又何尝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多年来,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性格古怪等等,特别是因为母亲对她个性的压抑与束缚,她不但成为了一个错过恋爱金色年华的老姑娘,也成为了一个不与男性接触、缺乏男性起码的温存与关爱、心理与情感极度封闭与冷漠的女人。正因为如此,她在与女患者图图的心理交流中,竟然从一个倾听者与治疗者变成了一个倾诉者与被治疗者,角色发生了离奇的转换。至于沈郁起初对图图的冷淡乃至逃避,都可以从她自身的心理畸形中找到答案。小说告诉我们,无论是对于沈郁还是对于图图,告别柏拉图之恋不失为一剂治疗她们心理与情感疾患的良方;为了人生的幸福,女性大可不必在男女情感问题上作茧自缚,但女性要超越生存的环境,摆脱家庭、社会、文化习俗加在她们身上的束缚,走出狭小的生活天地,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九夜》写的同样是精神病院的故事,护士丁小非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吴风林似乎是一对恋人。单就丁小非来看,她也是一个心理与情感不健全、行为诡异的女性。如果说,男友吴风林因为爱的折磨变成了具有严重自杀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话,那么,貌似正常人的丁小非也在爱情的迷幻中走向了疯狂。她在自己的房间里用烟头灼伤自己的胸脯,用小刀划开自己的手臂,用淋漓的鲜血涂抹布娃娃的嘴唇,既可以理解为是要唤醒吴风林的记忆,同时也可理解为一种自虐狂,或者说为了在这种自虐中获得某些身体的快感。她趁机与吴风林在病床中欢会,在撩起对方欲望后又不让对方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则又体现出一种狡狯的施虐倾向。更有甚者,她一次又一次诱导吴风林自杀,并在看护吴风林的第九夜与其双双服药自杀,将爱情引入到死亡的黑暗之中,完全走向了爱的反面。他们的殉情,与其说是爱情的再生,不如说是人生的毁灭,或者说是一场爱的疯狂。也许作者主要是为了给我们展现出一幅触目惊心、非常态的爱情画面,但它同时也从病态心理学角度为我们剖析了女性的情感与心路历程。
  高扬低层女性的王芸,也不乏另类的女性叙事。她的中篇小说《第六指》(《芙蓉》2007年第3期)便是这方面的一部力作。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长有六指的优秀警察破案或改正错案的故事,同时主题也有些游弋不定——如另外涉及到社会对孤、残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问题。但剥开故事的外壳,深入故事的内核,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篇有深度的女性叙事,或者一言以蔽之,一部讲述女人因爱而嫉妒的故事。英语教师孙敏珍与语文教师徐菁既是同事又是好友,但当孙敏珍的男友戴明军转而爱上徐菁并与之组成幸福的家庭之后,一场精心设计、居心险恶的情感报复也拉开了帷幕。徐菁因为化学毒品——铊中毒而成为废人,生命之花瞬间枯萎,真是“生不如死”;其丈夫戴明军涉嫌谋杀妻子锒铛入狱,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而漫长的铁窗生涯也让戴明军产生“生不如死”的心理痛苦。如果不是优秀法医关宇的介入,这场事件也难以真相大白。原来,戴明军是无辜的。真正的元凶是孙敏珍。她不但暗中将铊放入了徐菁的茶杯,而且通过作伪证将戴明军送进了监狱。戴明军出狱后,孙敏珍在戴明军的挟持下终于认罪,但也被戴明军在极度愤怒中剁掉了一个手指。在一场一男两女的三角恋情中,所有的三人结果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生活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有人做出孙敏珍那样不理智的傻事。王芸的这篇小说没有专门去讲述男性之间的情场报复,而是着重涉及女性这方面的主题。它无疑告诉我们,由于人性的弱点,女性之间的情感竞争有时是十分残酷的。女性因为争夺男性而产生的心理嫉妒,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破坏性力量。女性间的爱的报复有时也会变得不可思议的工于心计。然而,这种毁灭他人同时也毁灭自己的报复到头来说明了女人的智慧用错了地方,女人也不能那么心胸狭隘地看待与处理爱情,不能让情感潮水在恋爱中淹没了理智。否则,其结果必定是适得其反。爱,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占有与获取,或一次情场竞争中的胜利,而应该是宽容,是理性的应对,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超越一时的得失。这也是《第六指》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女性独特情感的把握
  
  除了张扬女性的生命价值和检视女性的人性缺陷,湖北青年女作家还把笔墨深入到女性生活的幽微之处,注意把握女性隐秘而独特的情感世界。虽然这些作品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时下流行的身体写作,但相对前两类作品,它们却似乎具有更加鲜明的女性视角或女性色彩,特别是为读者展示了女性生活鲜为人知的一面,演绎了女性光怪陆离与别有意趣的情感世界。这里,仅以姚鄂梅的《妇女节的秘密》(《芳草》2006年第2期)与苏瓷瓷的《亲爱的弟弟,我爱你》(《花城》2006年第2期)为例做些具体分析。
  《妇女节的秘密》是女作家姚鄂梅一篇构思极为奇特的中篇小说,所谓构思奇特也正在于它以“妇女节的礼物”为叙事枢纽有效地展开了小说的女性叙事。小说中,身为某商场部门经理的丽杨,是一位年过三十的单身大龄女性,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开放、率性而为的都市白领。妇女节这天,性格外向、想象丰富的丽杨盼望收到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比如某位男友的电话,乃至大街上某位陌生男子的邀请。作为回报,丽杨则乐意陪伴邀请她的男子到旅店开房欢度所谓“一夜情”。随后,丽杨真的收到两件节日礼物,一件是她的男性伴侣体育老师的到来——对此礼物她并不满意,另一件则是她中断音讯多年的男友——陈阿根自上海送来的准考证。也正是这两件礼物串联起了丽杨过去独特的情感历程,同时也为读者诠释了丽杨那种都市女性游戏情感的人生态度。当初,丽杨曾是一位梦想追求爱情幸福的姑娘,然而生活的轨迹却没有按照她的意愿发展。丽杨的一位女友的男友被丽杨的美貌“征服”之后,丽杨也在恋爱中享受到一种胜利者的喜悦。可不久男友却又被另一位女友的容貌所“征服”乃至与之结婚,而另一位女友不过是一个各方面与丽杨都相差甚远的女子。失望的丽杨决定自杀,旅途中她遇到了被人称为“陈总”的上海人陈阿根,一位已有妻室的男人。但冥冥之中到来的救命恩人、商场大腕的翩翩风姿,让丽杨在想像中找到了爱情的归宿,也决然放弃了自杀的举动。何况陈阿根还生活在现代都市上海,具有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在农家那简陋的床上,丽杨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陈阿根。陈阿根给予丽杨的灵肉之爱,为她设计的考研之路,让丽杨感受到生命在飞翔,同时也更加奋发了人生的拼搏精神。二人分手之后,丽杨在陈阿根打来的电话中享受爱情的幸福。特别是在去上海考研与陈阿根相聚的日子里,丽杨在与陈阿根的欢爱中更是产生了“昏厥”的感觉,爱情似乎也抵达了人生的巅峰。然而接下来陈阿根热情的减退、考研的失败、陈阿根渐渐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又将丽杨带进了茫然的境地。也是在这时候,他不相爱的体育教师走进了他的生活。但在潜意识里,丽杨根本无法剪断对陈阿根的情愫。毕竟,陈阿根已经让她的爱情刻骨铭心,使她人生的梦想如花绽放。只有当在妇女节这天陈阿根送来礼物——丽杨当年考研时丢失的准考证时,生活的谜底才在丽杨的面前揭开。原来,陈阿根根本上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而已,而且后来还下了岗,日子过得非常窘迫。他的所谓老总的称号,不过是当时同事们旅游中相互间开的玩笑,大学生身份则是他自己编造的……一句话,他是一个骗子。丽杨的准考证,也是陈阿根当时在旅馆趁丽杨不注意有意偷走的。其动机乃是由于害怕丽杨考上了会看不上自己,结果则是让丽杨考研化为梦影。只不过是,考研的复习让丽杨顺利通过晋升部门经理的考核。心性一向高傲的丽杨,多年孜孜以求的爱情神话不过是一个骗局,她的神圣爱情大厦无疑也在妇女节这天轰然坍塌。然而丽杨这时似乎没有过多地责怪情感骗子陈阿根,似乎也不在乎对方对她编造的谎言。她的心,仍然系在这个骗子身上。这也正好应了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女性,尤其是被女性视为精神生命的爱情,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姚鄂梅的这篇小说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思考空间。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