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把文学审美熏陶落实到词语上
作者:孙绍振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和上述的倾向相反,还有一种脱离话语空搞看来非常人文的花样。最流行的做法就是把经典的文本,用当代观念加以解构。例如,愚公何必移山,项羽如果杀了刘邦,更有甚者,代表刘兰芝和代表焦母的进行辩论。等等。这些做法,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的功能,但是,也有一种可虑的倾向,那就脱离语言文字。我听过不止一次公开课,双方激辩常常限于愚公为什么不把家搬到山的前面去,这固然不乏机智,但是,辩论往往脱离了文本中的关键词。本来最突出的是,文章从正反两面,歌颂移山的顽强毅力和奋斗精神,可以说是一首英雄精神的颂歌。但在这首颂歌里,正面人物被称之为“愚公”,反面人物却称为“智叟”。情节中的肯定的,在字面意义上却是否定的,而情节意义否定的,在字面意义却是肯定的。如果当时就有标点符号,这两个字,应该是要加上引号的。彻底读懂了这两个字,就不难发现,这首英雄颂歌中还交织着反讽和调侃。这样,才能既领悟其人文精神,又领略其语言的精彩。
当前教改的主要矛盾,无疑就是教师的水准普遍赶不上形势。本来形势逼人,应该急起直追才是,可是,有些老师,却缺乏起码的紧迫感。身为语文教师,不爱读书,不喜写作,不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水准,知识结构残缺,写作水平低下,上课就把一些一望而知的“知识”,作死板的重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误人子弟者,比比皆是。 晚报上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学生写了一篇题目叫做“过了一把当班长的瘾”的文章。说是,老师觉得班长不能老是一个人当,应该让全班同学轮流当,让大家都得到平等的锻炼机会。轮到那一天,对之盼望已久的孩子,一早上第一个到达课堂,拿起班长的教鞭,指指点点,模拟着执行任务的姿态,过了感觉良好的一天。他觉得自己终于“过了一把当班长的瘾。”我知道,在当前,学生的文章交上去,大抵就是石沉大海。而这位老师的评改,相当细致,既有总评又有眉批,还有字词句的订正。我不能不对其敬业精神肃然起敬。但是,认真读完以后,心情却十分沉重。作文的标题有这样的评语:“‘过了一把当班长的瘾’,不妥,瘾是贬义词,如,烟瘾、毒瘾、赌瘾等。当班长是锻炼自己提高为同学服务的能力。应该先查字典。要学会准确用词。”为了准确用词,先查字典,当然有道理,但是,这只是片面的道理。字典是工具书,只有工具意义。这种意义,在无限的语境中,会发生无限的变异。字典上的注释,就是把无限多样的语境意义相同的那部分概括出来,可以说,是无限多样的语义的一个最大公约数,把不可胜计的可能,都给省略了。作为工具书,它的功能决定了它只能这样。然而,作为心灵的表达,恰恰不能离开那些被提炼掉了的语义。不用这个“瘾”字,用符合字典意义的字,那就只可能是,“体验一天当班长的心情”。那不是大煞风景了吗?老师在评语最后还说:文章写得还通顺,但是缺乏童趣。其实,最有童趣的就是这个“瘾”字。这个孩子的才情,就是把字典语义中是贬义的词,带上儿童心理的特殊感情,使之带上褒义,生动地表现了孩子的天真、期盼、调皮、热切的心情。这里既有孩子体验不同于平常自我表现的欲望、对荣誉的向往,又有乐意服务的冲动,还有超越自我的自豪,否定了过瘾,就扼杀了孩子的美好的童心。对这么活跃的内心的审视和珍惜正是人文精神,审美情感。老师辛辛苦苦地扼杀童心,好心办坏事,这样的悲剧,难道不是在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吗?。这种警钟的令人惊心就在于,普遍水平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而是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能有希望提高的。